-
尹伊文:委內瑞拉問題的癥結是什么
關鍵字: 委內瑞拉問題石油財富查韋斯經濟模式直接民主優(yōu)主政治石油財富如何造就了70%貧困人口?
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高居世界第一位,比沙特阿拉伯還要多,雖然油質不如沙特,但仍然是一筆令人羨慕的巨大財富,其人口數量和沙特差不多,都是3千1百萬左右,不過,人均GDP兩國卻很有差距,沙特是高收入國家,委內瑞拉只屬于中高收入國家[1]。
委內瑞拉最初發(fā)現石油的時候是在軍人獨裁時代,漫畫中的這位軍人是戈麥斯(Juan Vicente Gomez,1857-1935),他統(tǒng)治了委內瑞拉30年左右,在他任內開發(fā)了第一口油井。委內瑞拉的街頭有大量政治漫畫,很多水平相當高,這就是其中的一幅。
委內瑞拉的第一口油井于1912年開發(fā),那時是軍事強人獨裁時期;1958年以后,委內瑞拉進入民主政治時代,實行西方式的兩黨競選的代議制;1999年查韋斯競選獲勝,開始推行左翼民粹主義的政策。縱觀委內瑞拉這一百多年的歷史,可以看到石油對委內瑞拉的經濟和政治產生的深刻影響,既帶來了滾滾的金錢,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石油給委內瑞拉經濟帶來的第一個大問題是“荷蘭病”,這是許多石油生產國的通病。它主要有兩大癥狀:一是非石油行業(yè)的萎縮,二是通貨膨脹。這兩個癥狀在委內瑞拉都非常嚴重。非石油行業(yè)的萎縮造成了大量的失業(yè),這些失業(yè)者很難進入石油產業(yè),因為石油是資本密集型行業(yè),能吸納的就業(yè)很少。于是,一邊是石油暴富者,另一邊是非石油的失業(yè)者,社會向兩極分化?!巴ㄘ浥蛎洝备又亓藘蓸O分化的程度,面對飛漲的物價,低收入者、失業(yè)者的生活愈加窮困,陷入了赤貧。在查韋斯當政之前,委內瑞拉的貧困人口高達70%,他的左翼民粹主義對窮困者有極大的吸引力,這是他能夠競選獲勝的重要原因。
除了“荷蘭病”,石油還給委內瑞拉經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財政赤字大增。石油本應該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但由于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使不善于規(guī)劃未來的政府適得其反,“因福得禍”。當石油價格高漲時,財政收入大增,政府大手大腳花錢,還推出許多建設周期很長的大工程;國庫的豐盈又使得近水樓臺者很容易貪污,腐敗之風彌漫開來。當石油價格猛然下降之后,政府收不住自己的手腳,那些未完成的大工程需要繼續(xù)投資,蔚然成風的貪污行為更剎不住車,國庫驟然虧空。政府只好借債來填充國庫、繼續(xù)維持開支,因此造成了大量的財政赤字。從1970年到1994年,委內瑞拉的外債從GDP的9%增加到53% 。
石油給委內瑞拉的經濟帶來的是病痛式的問題,給委內瑞拉的政治帶來的則是一個更可怕的毒瘤式問題。石油收入造就了一個龐大的相關利益集團,他們成為委內瑞拉的政治經濟精英的核心,主宰石油工業(yè),也主宰政府。他們和貧困的民眾兩極分化,形成了不能溝通、沒有共識的兩個階級。在這樣的階級權力結構之下,他們掌握的政府總是推行優(yōu)先保護他們自己利益的政策,而以犧牲普通民眾的利益為代價。當經濟受到巨大震蕩的時候,這種犧牲會把普通民眾推入無法承受的境地,引發(fā)觸目驚心的結果。1989年的撤銷價格補貼引發(fā)的搶超市暴亂,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80年代石油價格大跌,政府財政收入巨降,委內瑞拉貨幣貶值,某些精英乘機利用貶值時期的外匯政策來貪污投機,結果造成國庫徹底虧空。1989年初,在國庫虧空的窘迫情況之下,委內瑞拉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借款,來應付財政問題。IMF信奉市場原教旨主義,以推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著名。它的核心宗旨是,讓市場決定一切,政府不要以社會效果、貧富調劑等等為理由來干涉市場。它堅信市場化能最有效地推動經濟快速增長,不要怕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只要蛋糕做大了,窮人最終也能分到一杯羹。
向IMF借款,就要實行IMF主張的政策。其主張的一條重要政策是:政府撤銷對民眾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補貼,因為這能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涉,也能減少財政赤字。委內瑞拉政府實行了IMF的政策,撤銷了一些民生必需品的價格補貼,譬如汽油、面包、牛奶、通心粉等等。霎時間,汽油的價格上漲了一倍,公共汽車的票價提高了一倍,食品的價格也大大上漲了。這些商品的漲價,對精英們的生活影響不大,因為這些東西在他們日常生活開支中所占比例很??;但對貧困大眾來說,則傷害極重,這些商品在他們的日常開銷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若要漲價一倍,他們根本無法支付。這次撤銷補貼的漲價引起了暴亂,貧民窟的群眾搶劫食品超市,政府派出軍隊鎮(zhèn)壓,結果在首都加拉加斯造成了至少二三百人的死亡。我在委內瑞拉的時候,好幾個當時在貧民窟生活的人向我描述過這次事件,他們都有認識的朋友被打死打傷。
這幅漫畫描述了委內瑞拉自1959年建立民主體制后的狀況,左上角叼煙斗者是貝當古(Romulo Betancourt,1908-1981),被稱為“民主之父”,委內瑞拉的民主體制很快發(fā)展成為兩黨腐敗分肥的“盟約民主”。圖的右中下部表現了1989年在加拉加斯發(fā)生的食品漲價引發(fā)搶超市而槍殺貧民的事件,大眾對這個事件的不滿醞釀出查韋斯的玻利瓦爾革命。
- 原標題:委內瑞拉問題的癥結是什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宋煜昊
-
美企急電:快取消越南、印尼訂單,轉回中國 評論 109“無論承認與否,硅谷精英變成‘中國必勝論’擁躉” 評論 88拿中國說事,美高官想攔下這筆交易 評論 101中哥走近,美國又跳出來 評論 64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