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馬氣候變化大會加時32小時后閉幕 中美分歧加劇僵局
關鍵字: 利馬氣候大會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巴黎氣候大會減排巴黎協(xié)議明年的巴黎氣候大會注定舉步維艱。12月14日凌晨,經(jīng)過13天密集磋商和緊張談判,又加時32小時之后,一年一度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閃電”閉幕。由于中美兩國出現(xiàn)分歧,談判陷入僵局,達成的最終決議文本已經(jīng)是幾經(jīng)弱化的版本,這背后是發(fā)達國家令人失望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中國家更多的妥協(xié),但也有難題被推給了2015年的巴黎氣候大會。
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解振華14日表示,利馬氣候大會達到了中國代表團的預期,達成了一個相對平衡的結果,中國不十分滿意但是可接受。
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12月1日來到秘魯首都利馬,試圖達成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這將成為明年巴黎峰會的全球氣候協(xié)議的主體。原本各方預計中美元首的減排共識能夠推動會議取得進展,事實并非如此。人類何時肯真正為解決氣候問題攜起手來呢?
12月12日上午,來自不同國家的數(shù)十名環(huán)保人士橫臥在利馬氣候大會會場地面上,集體抗議氣候談判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進展遲緩。當天,利馬氣候大會已進入會期最后一日,但關鍵進展仍未顯露。
加時31小時沒結果
14日凌晨,久旱的秘魯利馬難得地灑下幾滴雨水,然而原定12日結束的利馬氣候大會在“加時”31小時后,仍未迎來“及時雨”。
13日晚11時半,《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閉幕大會重啟。閉幕大會將決定ADP(德班平臺)新文本草案的最終命運,并通過本屆利馬會議的決議。
13日凌晨,ADP聯(lián)席主席推出了一份修改后的文本草案,但由于未充分照顧非洲國家等國家集團的關切,遭到多方反彈,只能宣布休會至13日上午10點再議。
13日上午,各國均陳述了談判分歧所在。中國代表團認為,凌晨給出的文本草案較之此前有所改進,但仍然很不平衡,沒有充分體現(xiàn)“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沒有傳遞加強2020年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緊迫性等,需要進一步修改。中方呼吁,需要形成一個“利馬共識”。
印度也投了反對票。印度代表指出,任何的氣候行動都有成本,需要付出代價,而印度本已很窮,需要一個包含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的平衡的解決方案。
分歧難以彌合,該份文本草案無法通過。大會主席比達爾在13日下午與所有國家集團展開磋商,并在當晚的會上再次給出了一份新的ADP文本草案。
有了當天凌晨ADP聯(lián)席主席只給30分鐘審議時間遭來“嗆聲”的前車之鑒。在對新文本稍作介紹后,晚上11點50分,比達爾表示,立即休會,給各締約方1個小時的時間研究最新文本。
“我們已經(jīng)進入加時賽,時間不在我們這邊,我敦促各位看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泵绹鴼夂蜃兓瘑栴}特使斯特恩說。
鑒于上一份文本草案遭到較大反彈,比達爾13日晚多次強調(diào),此次給出的文本草案是一份“平衡”的案文,是多方努力的結果,盡可能體現(xiàn)了各方的關切。
會場外,一群環(huán)保人士舉著標語,在雨中大聲抗議,“不公正的協(xié)議,不如不要!”
中方:不十分滿意但可以接受
最后一天的談判持續(xù)了四十多個小時。
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會后說,最終決議滿足了發(fā)展中國家的一些要求,達到了中國代表團預期的成果,雖然不十分滿意,但可以接受。他同時強調(diào),明年談判的任務還很艱巨,需要各國既要有決心、雄心,還要展現(xiàn)出更大的靈活性。
解振華說,在大會主席的主持下,經(jīng)過各方積極努力,最終達成了相對平衡的結果,基本滿足了發(fā)展中國家的要求。
190多個國家計劃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簽署一份新的全球協(xié)議,對2020年以后全球氣候治理做出規(guī)劃。
解振華說,利馬會議進一步細化了2015年協(xié)議的要素,為各方明年進一步起草并提出協(xié)議草案奠定了堅實基礎,向國際社會發(fā)出了確保多邊談判于2015年達成協(xié)議的強有力信號。
他透露,明年還有很多場談判。除了所有國家參加的談判外,還有多場雙邊、區(qū)域、集團的談判。而且“明年的談判都是實質性的,會更艱苦”,需要各國展現(xiàn)更大的雄心、信心和決心,展現(xiàn)最大靈活性。
他表示,希望各方遵循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集中精力圍繞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等要素展開談判,盡早就協(xié)議案文達成共識,確保巴黎會議如期達成“大家都不滿意,但是都能接受”的結果。
他同時表示,期待發(fā)達國家進一步展現(xiàn)領導力,切實落實公約下率先減排和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的義務,不斷提高行動力度,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提振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和雄心。
中國代表團指出,盡管發(fā)達國家落實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指標的進展仍然有限,2020年前行動力度仍有待提高,但會議還是就加速落實2020年前巴厘路線圖成果并提高力度作出了進一步安排,有助于增進各方互信。
利馬氣候大會外的抗議者裝扮成發(fā)達國家領導人,諷刺他們沒有拿出實際行動。
中美分歧加劇僵局 歐盟歡迎結果
無論如何,本屆大會還是取得了三個主要成果:一是重申各國須在明年早些時候制定并提交2020年后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并對其所需的基本信息做出要求;二是在國家自主決定貢獻中,適應方面的要素被提到更顯著位置,國家可自愿將適應納入自己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中;三是會議產(chǎn)生了一份巴黎協(xié)議草案,作為2015年談判起草巴黎協(xié)議文本的基礎。
而據(jù)BBC報道,在利馬氣候變化大會的“加時賽”中,但由于中美兩國出現(xiàn)分歧,談判陷入僵局。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梁福龍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62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42“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6“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81最新聞 Hot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
法國稱“真沒藏毒”,扎哈羅娃嘲諷…
-
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實際一半都不到”
-
印度還慶祝上了,全國大賀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廳拒絕接待中國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
跟著特朗普去中東推銷星鏈,馬斯克賺大發(fā)了?
-
美國特務們的“噩夢”…
-
“好萊塢都是騙人的,真后悔…”
-
歐盟:中美邁出正確一步,但…
-
“英美貿(mào)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眼瞅著中美談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祝好運
-
“不夠啊,巴西還是比美國有優(yōu)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