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駕 | 比亞迪銷量擔當用上DM-i技術之后
最后更新: 2021-05-31 11:00:54定義插混
盡管DM-i是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但此次試駕的宋PLUS DM-i車型在出發(fā)前電量僅有19%,也就是說,全部行程都處于電池虧電狀態(tài)下進行,也就是最檢驗燃油經(jīng)濟性、以及動力輸出性成色的“地獄”模式。此時,宋PLUS DM-i的動力就完全依賴發(fā)動機和電池的協(xié)調與配合。
在城區(qū)、以及高速上達到速度的高速閾值之前,電池虧電情況下,宋PLUS DM-i的動力全部由電池輸出電力,發(fā)動機在最高效的工作狀態(tài)下為電池補能,發(fā)揮電力驅動高扭矩的特點。此時,能感受到宋PLUS DM-i的動力輸出線性直接,油門響應干脆利落,尤其是車輛起步、超車時的急加速階段,動力響應媲美純電車型。
尤其是宋PLUS DM-i在EHS電混系統(tǒng)加持下的先天優(yōu)勢下,完全沒有傳統(tǒng)燃油車換擋的頓挫感。而對于頓挫的考驗,只在一個關鍵點:達到速度的高速閾值時,發(fā)動機驅動的直接介入是否順暢。事實證明,發(fā)動機和電機的彼此轉換在高速的駕駛過程中,從沒有被察覺,或者說真的不存在。
宋PLUS DM-i底盤則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傳統(tǒng)組合,在德系底盤大師漢斯·柯克親自調教下,宋PLUS DM-i在坑洼路面上行駛,濾震非常干脆;高速狀態(tài)下底盤擁有越級的沉穩(wěn)表現(xiàn),開起來感覺像是中大型SUV,幾乎沒有多余的跳動。整體表現(xiàn)穩(wěn)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宋PLUS DM-i在操控上造詣頗深,麋鹿試驗通過車速≥76km/h,整車不僅側傾小,剎車靈敏線性,并且指哪打哪。此外,雖然整車軸距達到2765m,但宋PLUS DM-i的轉彎半徑僅僅只有5.55m,這使得該車型在正常變道和掉頭時會更為輕松。
NVH是新能源汽車相較燃油車的一大優(yōu)勢。值得肯定的是,宋PLUS DM-i即便在虧電狀態(tài)下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靜謐性,發(fā)動機噪音、風噪和胎噪都被過濾地很到位。這得益于該車型針對NVH測試進行的大量增配,包括前排雙層隔音玻璃等。
油耗表現(xiàn)是DM-i車型的主要賣點。從實測情況來看,在完成大約180km的行程(其中高速路況約150km)后,宋PLUS DM-i在虧電狀態(tài)下的油耗在5.2L/100km左右,這樣的油耗表現(xiàn)應當是宋PLUS DM-i的耗油天花板了。
此外,宋PLUS DM-i兩款頂配車型均搭載了DiPilot輔助駕駛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偏離預警、主動剎車等常見的ADAS功能。
觀察一下:作為一臺面向主流市場的家用SUV,宋PLUS DM-i并沒有像漢EV等旗艦那樣在動力表現(xiàn)上大做文章,而是更偏向于普通家庭用戶更需要的舒適性、靜謐性以及配置豐富程度。而在使用經(jīng)濟性上,以低油耗且沒有續(xù)航焦慮為最大亮點的宋PLUS DM-i,更是切中了車主日常使用的各種痛點需求。
與RAV4雙擎和CR-V銳·混動等暢銷日系混動SUV相比,宋PLUS DM-i不僅擁有更好的油耗表現(xiàn),而且在靜態(tài)體驗中,空間大小與配置水平也要顯著高于前者。最重要的是,宋PLUS DM-i頂配車型的售價還不到17萬元,與最低配售價在20萬元以上的“兩田”相比優(yōu)勢明顯。
何況,作為一臺可充電的插電混動SUV,宋PLUS DM-i現(xiàn)階段同樣享受免購置稅、限行城市免費牌照政策,進一步降低了消費門檻,而這也是“兩田”的油電混動車型所不具備的。
綜合以上因素,宋PLUS DM-i在上市初期受到追捧也就不足為奇了。截止4月底,包括宋PLUS在內的比亞迪DM-i車型已經(jīng)收獲了10萬份訂單。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車市月觀察丨自主轎車:主動放棄和全面沖擊
2021-05-31 10:19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丨4月自主SUV:份額下滑,奇瑞新品發(fā)力
2021-05-28 20:30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丨4月合資轎車:帕薩特止血無期,飛度折翼
2021-05-27 11:23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4月合資SUV:本田掌握財富密碼,探岳自殘
2021-05-27 10:45 汽車工業(yè) -
特斯拉在華建數(shù)據(jù)中心,外媒關注“態(tài)度變化”
2021-05-26 21:47 大公司 -
觀察一下 | 上汽需要的新活力之上汽奧迪
2021-05-26 16:27 汽車工業(yè) -
觀察一下 | 上汽需要的新活力之R汽車
2021-05-26 16:25 汽車工業(yè) -
特斯拉:已在中國建立數(shù)據(jù)中心
2021-05-25 20:43 大公司 -
首款純電動車31.33萬起,DS在華道阻且長
2021-05-25 15:02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丨4月自主品牌篇:坦克快了不洗泥
2021-05-24 16:13 汽車工業(yè) -
車市周觀察丨長安華為雙雙否認“造芯”,富士康“造車”再下一城
2021-05-24 13:20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4月豪華市場:暗流涌動 豪華邊界日益模糊
2021-05-24 11:00 汽車工業(yè) -
比亞迪第1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成國內第一家
2021-05-21 11:20 汽車工業(yè) -
東風雪鐵龍品牌部市場部原副部長楊寧接受監(jiān)察調查
2021-05-20 16:31 汽車工業(yè) -
在線新經(jīng)濟受熱捧,上海成為中國數(shù)字化轉型新標桿
2021-05-20 12:09 汽車工業(yè) -
坐了15年過山車的一汽奔騰竟想“進入行業(yè)前五”
2021-05-20 11:15 汽車工業(yè) -
捷豹路虎公布財報:中國市場助攻全球穩(wěn)步復蘇
2021-05-19 16:42 汽車工業(yè) -
發(fā)布核心零部件:美的進軍汽車領域
2021-05-18 21:23 大公司 -
車市月觀察丨4月合資品牌:美、韓系成“熱鍋上的螞蟻”
2021-05-18 11:31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4月新能源:自主品牌迎高端化最佳時機
2021-05-18 11:15 汽車工業(yè)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澳大利亞直說了:中國可是我們最大買家,美國你算啥?
-
美企急電:快取消越南、印尼訂單,轉回中國
-
加拿大:出人意料,是中國而非美國
-
一個說毫無成果,一個說滿意
-
“日本決定要更硬氣,不然…”
-
跪了?“還沒”
-
終于談上了,俄方要求美土離場
-
“無論承認與否,硅谷精英變成‘中國必勝論’擁躉”
-
9500車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歐洲,“彰顯中國雄心”
-
黃楊鈿甜佩戴高價耳環(huán)引網(wǎng)友質疑,經(jīng)紀公司回應
-
槍殺安倍嫌犯將于10月首次公審
-
俄烏土耳其談判將安排兩輪對話:土美烏先聊,土俄烏再談
-
特朗普:給F-35加個引擎,叫F-55
-
拿中國說事,美高官想攔下這筆交易
-
中哥走近,美國又跳出來
-
歐盟“更硬”了:稅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