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系VS阿里系:從戰(zhàn)略、組織到執(zhí)行,究竟有何異同?
關鍵字: 騰訊阿里佛系文化狼性文化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互聯(lián)網與娛樂怪盜團(ID:TMTphantom),作者:怪盜團團長裴培。
基本結論
騰訊VS阿里,兩個世界的碰撞:騰訊是“佛系文化”,阿里則是“狼性文化”;騰訊的管理是“聯(lián)邦自治”,阿里則是“中央集權”;騰訊對外是“保守溝通”,阿里則是“強勢溝通”。鴻溝一般的差別,究竟孰優(yōu)孰劣?其實,這都是核心業(yè)務和歷史路徑的自然結果。以社交和游戲起家的騰訊,更注重多元化和自由度;以電商起家的阿里,則將組織和執(zhí)行力放在第一位。物競天擇,雙方都適應了自己的核心領地,但是在領地之外就不一定了。
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任何互聯(lián)網公司都面臨著“流量、產品、運營”的鐵三角關系,必須每項都及格、至少一項做到優(yōu)秀。騰訊在產品上做到了極致,籠罩著“產品經理”文化——以用戶體驗為導向,尋找最大公約數,在矛盾中實現平衡。阿里則在運營上做到了極致,運營的魔鬼都在細節(jié),因此產生了效率導向、執(zhí)行力為王、B端C端兼顧的文化。所以,騰訊在泛文娛方面游刃有余,卻在B端業(yè)務困難重重,而阿里正好相反。
騰訊的聯(lián)營合營,阿里的全面并購:2016年以來,兩巨頭都在對外投資方面一擲千金,但是方式有微妙差別。騰訊更重視對聯(lián)營/合營公司的投資,并且不斷將財務投資轉化為聯(lián)營投資,但是很少進行并購;阿里則更重視全面并購,甚至將許多重要聯(lián)營公司并表了。其實,關鍵“自由度”和“執(zhí)行力”之爭:騰訊傾向于保持被投公司的獨立性、鼓勵“賽馬機制”;阿里則傾向于將對方全面納入自己的體系,以強大的執(zhí)行力取勝。
投資建議
騰訊控股的戰(zhàn)略方向有三個:第一是發(fā)展2B業(yè)務,其中金融支付已經頗具規(guī)模,但是云計算、企業(yè)服務還差很遠;第二是將微信小程序發(fā)展為囊括游戲、媒體、電商、O2O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第三是海外擴張。我們相信,騰訊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多元化”體制決定了它不可能整體掉隊。
阿里巴巴正處于轉型期:新零售的大業(yè)才進行到一半,創(chuàng)新和海外業(yè)務多在虧損,需要核心電商的輸血,但是電商的貨幣化率不可能無限提高。所以,2019年阿里將聚焦于新業(yè)務的扭虧、減虧,并繼續(xù)以并購促進創(chuàng)新。雖然社交電商、去中心化電商對阿里有沖擊,但是影響是可控的。
騰訊音樂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市場優(yōu)勢,未來將成為“騰訊系”偶像網紅經濟的變現出口,但是短期內要承擔內容成本上升的代價。閱文集團在付費閱讀領域的壁壘被嚴重低估了,而且在免費閱讀、海外市場、IP改編游戲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阿里影業(yè)重新并表阿里之后,獲得了更多的流量和運營支持,并且已經多次證明自己對內容方的意義,必將擁有一席之地。
騰訊文化VS阿里文化:兩個世界的碰撞
騰訊VS阿里,是中國互聯(lián)網行業(yè)永恒的話題。雙方都既不缺少“粉絲”,又不缺少“敵人”,可謂“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管理學教科書上說:企業(yè)的競爭,在最高層面是文化和價值觀的競爭。那么,騰訊和阿里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它們的區(qū)別和優(yōu)劣何在?以上知識很難從財報、新聞稿等官方渠道學到。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騰訊、阿里,其中夾雜著自媒體、公關文稿甚至都市傳說。真正的答案,只能從實踐中獲得。
“佛系文化”的騰訊,“狼性文化”的阿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互聯(lián)網行業(yè)是一個規(guī)模巨大、變幻莫測的江湖。在互聯(lián)網的江湖,存在著幾個大名鼎鼎的“畢業(yè)生組織”:騰訊的“南極圈”,百度的“百老匯”,阿里的“前橙會”,京東的“東成西就”,等等。其中,騰訊和阿里的校友會無疑是規(guī)模最大的——它們都有幾萬名離職員工,其中既有其他互聯(lián)網公司的高管、骨干,也有大批創(chuàng)業(yè)者。
如果你參加過兩大校友會的活動,肯定能立即發(fā)現文化差異:在“南極圈”里,人們保持著禮貌和克制,從頭到尾不溫不火,就像普通的社交活動;在“前橙會”上,氣氛要熱烈的多,經常出現輪流干杯的盛況,好像久別的戰(zhàn)友重逢。有些人覺得騰訊校友太冷淡、對老東家缺乏認同感;有些人卻覺得阿里校友太入戲、感情表達太直白。對于那些在騰訊、阿里都工作過的人來說,趕兩個場子可能會有“人格分裂”的錯覺。
其實,從校友會的組織方式上,也能看出騰訊、阿里的深層區(qū)別:阿里的“前橙會”獲得了官方的全力支持,經常有阿里高管、合伙人出席,馬云本人也多次送來祝福;騰訊則既有民間的“南極圈”“單飛企鵝”,又有官方的“青騰匯”。事實上,“青騰匯”的定位根本不是騰訊離職員工組織,而是騰訊發(fā)起的“高端創(chuàng)始人社群”,其中很多會員未曾就職于騰訊。換句話說,從阿里離職的人,能夠很容易地找到組織;從騰訊離職的人,理論上能找到好幾個組織,也可能是永遠找不到組織。
根據“前橙會”一年一度公布的“阿里校友創(chuàng)業(yè)黃埔榜”,從2015年到2017年,阿里離職員工偏好的創(chuàng)業(yè)方向一直包括企業(yè)服務、電商、金融,這些都是“阿里系”擅長的領域;唯一與“阿里系”沒有太大重疊的熱門方向是汽車交通,這是全球最熱門的創(chuàng)業(yè)領域之一。我們可以說:阿里員工即使離職創(chuàng)業(yè),仍然帶著深刻的阿里烙印。
而騰訊那邊又是什么樣的呢?很遺憾,無論是“青騰匯”還是“南極圈”,都沒有定期公布校友創(chuàng)業(yè)榜單的機制;偶爾公布的榜單非常粗糙,并且沒有得到官方背書。也許,這意味著騰訊官方不關心自己離職員工的創(chuàng)業(yè)成果,或者不善于表達關心?無論如何,從創(chuàng)業(yè)成就上看,“騰訊系”和“阿里系”算是各擅勝場——2017年,“前橙會”和“南極圈”都登記了超過1000家校友創(chuàng)業(yè)公司,其中各有幾十家“獨角獸”。
任何人,只要在阿里工作過一天,恐怕都不會忘記它的入職培訓:新員工會給自己起一個“花名”,收到一本名為“百年阿里”的小冊子,然后開始至少一個月的“精神洗禮”。那些不能全面接受阿里文化的人,可能會視之為“洗腦”,甚至在這個階段就堅持不下去;對阿里文化感到適應的人,則可以如魚得水、在這里呆上許多年。例如,關于阿里入職培訓中的“破冰”環(huán)節(jié),外界有許多夸大其詞的報道;真實的“破冰”則是為了迅速拉近新員工的距離、讓他們全身心投入阿里的組織。在集團培訓結束后,還會進行業(yè)務部門自身的培訓,往往會持續(xù)一年之久。
在完成新人培訓流程后,阿里員工還會持續(xù)感受到“政委體系”帶來的壓力和動力。所謂“政委”,是指業(yè)務性HR,他們與業(yè)務部門主管共同負責對員工的管理。阿里的“政委”權力很大,不但具備傳統(tǒng)企業(yè)HR的職能,還能夠監(jiān)督業(yè)務負責人、參與重大決策,是業(yè)務部門名副其實的“二把手”。阿里的員工若出現任何思想、文化上的“水土不服”,他的“政委”絕不會坐視不管。強大的“政委體系”,使得阿里的全體員工保持著“狼性”的精神狀態(tài)和較高的執(zhí)行效率,被廣泛視為阿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相比之下,騰訊的企業(yè)文化要低調很多。人人都知道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是有誰知道騰訊的使命是什么呢?(答案是“通過互聯(lián)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騰訊的入職培訓平淡無奇,很少對員工強調價值觀和文化,更沒有“政委體系”。坦白說,想在騰訊“混日子”,不是什么很難的事情,很多中層管理者也確實在“混日子”。怪不得很多離職員工都會抱怨:騰訊不但是佛系文化,而且是佛系管理。
但是,且慢下結論!不是所有企業(yè)都需要“狼性文化”,也不是所有文化都需要強調。騰訊能夠成為與阿里并駕齊驅的互聯(lián)網巨頭,在價值觀和文化層面肯定有深層原因。世界上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與其急于評判騰訊和阿里企業(yè)文化的優(yōu)劣,不如更認真地提問:是什么造成了兩大巨頭的文化差異?這種文化差異又如何體現在組織和管理層面呢?
- 原標題:騰訊系VS阿里系:從戰(zhàn)略、組織到執(zhí)行,究竟有何異同?
- 責任編輯:程北墨
- 最后更新: 2019-07-04 17:49:28
-
分析師:三星電子第二季利潤將腰斬,因為…
2019-07-04 13:34 -
媒體:國產域名服務器能否成為第14個根服務器
2019-07-04 07:10 -
中國科學家率先實現全光量子中繼
2019-07-04 07:00 -
羊八井!白盒子!發(fā)現迄今最高能量的宇宙伽馬射線
2019-07-03 22:28 科技前沿 -
馬來電商:若以后華為不能用谷歌,全額退款
2019-07-03 20:27 華為 -
年輕人的第一份快遞?小米注冊多個“小米快遞”商標
2019-07-03 14:27 大公司 -
三星否認在印度裁員1000人:今年還會繼續(xù)招聘
2019-07-03 08:39 手機 -
中國農科院:基因編輯助大豆在南方豐產
2019-07-03 07:44 -
國內首個無人機機載下投探空系統(tǒng)將投入臺風探測
2019-07-02 20:27 中國精造 -
三星CEO:折疊屏手機還沒準備好就推出了,很尷尬
2019-07-02 10:53 手機 -
榮耀9X官宣7月23日發(fā)布 搭載7nm麒麟810芯片
2019-07-02 10:28 手機 -
荷蘭5G安全建議提交議會,或不事先排除華為
2019-07-02 10:16 華為 -
被指數十篇論文造假 李兆申院士回應
2019-07-02 06:49 -
潘建偉及其同事在量子網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19-07-01 15:10 科技前沿 -
中國自主研制光電倍增管 探索微觀粒子不再受制于人
2019-07-01 09:46 科技前沿 -
小米:CC9 Mimoji沒有抄襲iPhone 將追究造謠者
2019-07-01 09:36 手機 -
芯片為何成了“國人之痛”?專家詳解背后原因
2019-06-30 18:57 -
毫米波技術專家孫忠良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別15位院士
2019-06-30 07:02 -
高盛正加緊研發(fā)數字貨幣
2019-06-29 14:02 大公司 -
中美元首同意重啟磋商,美方不再加征新關稅
2019-06-29 12:32 G20
相關推薦 -
“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88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1089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0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幫忙”,印度拒絕了
-
“他想在大馬士革建特朗普大廈”
-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