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民鎮(zhèn):秦帝國是否受到波斯的影響?
關(guān)鍵字: 秦帝國波斯中華文明西來說【本文要點】
雖然巨人現(xiàn)身臨洮的傳說過于夸張,但秦始皇鑄金人之事還見諸其他文獻。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學院院長、前秦始皇帝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先生相信,這個故事可能蘊含著重要的歷史信息,那就是在秦朝,一群來自帕米爾高原以西的外邦人來到東方,將他們所知道的“西方經(jīng)驗”傳授給了秦始皇,并被付諸實踐。據(jù)我所知,還有其他幾位重要的西方考古學家持類似的觀點。他們相信,秦帝國的物質(zhì)文明與制度文明,都有若明若暗的波斯(本文指廣義的“波斯”)烙印。
我們可以將“大流士改革”歸納為如下幾點:設(shè)立行省;編纂法典;修建馳道和驛站;開通運河;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文字;冠以至高尊號;大興土木。稍通秦史的人都不難看出,這些都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做過的。朱大可、段清波等先生都認為秦始皇繼承了大流士的政治遺產(chǎn)。
饒宗頤先生注意到居魯士圓柱上的“黑頭人”與“黔首”意義的相近。在居魯士圓柱中,“黑頭人”的原文可轉(zhuǎn)寫作sal-mat SAG.DU,意為dark-headed(黑頭),原是蘇美爾人對人民的指稱,居魯士大帝沿用了蘇美爾人的這一概念。中國古代的“黔首”,在字面意義上確與其相近。
倪克魯先生認為,兵馬俑在此前和此后都找不到相應(yīng)的線索,對于秦代人而言,它們是異域與他者的化身。他認為這是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所帶來的“希臘化”的產(chǎn)物。同時,他也承認兵馬俑的制造采用了中國本土的技術(shù),故是中國的而非希臘的藝術(shù)品。
《漢書·五行志》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
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有十二個身長五丈、相當于四層樓高的巨人突然出現(xiàn)在秦長城的最西端——臨洮。他們都身著夷狄的服裝,一副外邦人的打扮。是年,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威加四海。他想起了那十二個巨人,認為是天佑大秦的征兆,于是下令收繳全國的兵器,熔毀之后依照巨人的形象鑄造了十二尊“金人”,也就是銅人。
雖然巨人現(xiàn)身臨洮的傳說過于夸張,但秦始皇鑄金人之事還見諸其他文獻,譬如我們所熟悉的賈誼《過秦論》寫道:“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陽,以為金人十二?!蔽覀儾⒉磺宄~人的形象和尺寸,據(jù)文獻記載,直到東漢末年和十六國時期,它們才相繼被董卓和苻堅銷毀。此事廣為人知,似非虛妄。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學院院長、前秦始皇帝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先生相信,這個故事可能蘊含著重要的歷史信息,那就是在秦朝,一群來自帕米爾高原以西的外邦人來到東方,將他們所知道的“西方經(jīng)驗”傳授給了秦始皇,并被付諸實踐。
段先生的這些看法醞釀已久,最終于2015年發(fā)表《從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系列論文(載《西北大學學報》),就秦帝國與波斯的關(guān)系做全面闡論。段先生并不是唯一注意到這一故事的學者。在此之前,林梅村先生在其《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中強調(diào)所謂“金人”是秦人模仿希臘戰(zhàn)神阿瑞斯所鑄造的十二尊青銅像。原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現(xiàn)維亞納大學的倪克魯(Lukas Nickel)先生先后發(fā)表了“Tonkrieger auf der Seidenstraβe? Die Plastiken desErsten Kaisers von China und die hellenistische Skulptur Zentralasiens”(載Zürich Studiesin the History of Art/Georges Bloch Annual, vol. 13-14, 2006)、《亞洲視野中的秦兵馬俑》(載《古代墓葬美術(shù)研究》第1輯,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The First Emperor and Sculpture in China”(載Bulletinof SOAS, Vol.76, No.3, 2013)等文,他也注意到了《漢書·五行志》的這段記載。他與段先生一樣,認為秦兵馬俑的藝術(shù)成就在中國本土并無基礎(chǔ),而是受到西方“神秘力量”的影響。
最近,段先生的觀點在網(wǎng)絡(luò)上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受到廣泛的關(guān)注。據(jù)我所知,還有其他幾位重要的西方考古學家持類似的觀點。他們相信,秦帝國的物質(zhì)文明與制度文明,都有若明若暗的波斯(本文指廣義的“波斯”)烙印。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在內(nèi)的秦帝國遺產(chǎn),果真是外來文化輸入的結(jié)果么?
- 原標題:陳民鎮(zhèn):秦帝國是否受到波斯的影響?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08-15 08:18:52
-
這部慰安婦漫畫,最該看的是日本年輕人
2018-08-10 08:29 “慰安婦” -
人民網(wǎng)評紂王妲己成景區(qū)形象代言人:歷史豈容如此輕慢
2018-08-02 10:52 -
在古代中國,筷子還真不只用來吃飯
2018-07-31 07:47 趣讀 -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依據(jù)是什么?
2018-07-28 18:48 觀天下講壇 -
攔住那些香港人!英國解密文件要讓一些人心寒了
2018-07-24 21:58 不列顛 -
中國廚師“征服”美國胃,促成國家公園系統(tǒng)建立
2018-07-23 20:09 海外華人 -
砒霜美白、生石灰洗臉…古代女子如何用生命比美?
2018-07-23 07:45 趣讀 -
它到底姓不姓“夏”?
2018-07-21 16:13 考古 -
埃及2千多年前石棺打開!結(jié)果讓人直呼謝天謝地
2018-07-20 11:16 考古 -
喝酒犯法、殺牛償命…古代這些奇葩法律讓穿越的你分分鐘沒命
2018-07-18 08:10 趣讀 -
212萬年前,黃土高原已現(xiàn)人跡
2018-07-12 08:37 考古 -
5000年前“山東大漢”亮相國博 身高近兩米
2018-07-11 22:38 考古 -
今天,我國多了一處世界自然遺產(chǎn)
2018-07-02 16:49 觀察者頭條 -
“足球鼻祖”蹴鞠為何衰落了?
2018-06-27 07:45 中國足球 -
搭載嫦娥4號 沙特相機拍攝地月合影
2018-06-15 08:20 科技前沿 -
只身從香港來為戰(zhàn)友掃墓的老兵,是假冒的?
2018-06-06 17:32 香港 -
韓國墓主有26枚五銖錢就成最高首領(lǐng)?中國網(wǎng)友想起了?;韬睢?/a>
2018-06-05 12:06 三八線之南 -
各朝各代,鞋子都有哪些講究?
2018-06-01 08:06 -
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良渚遺址非一地人力可修建
2018-05-29 09:10 -
今人妝容與唐朝女性可有的一比?
2018-05-29 08:23 趣讀
相關(guān)推薦 -
“中國打樣后,印度突然硬氣了” 評論 162“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88政策突轉(zhuǎn),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47“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聽聽勸吧,我們現(xiàn)在需要借鑒中國”
-
巴基斯坦回應(yīng)莫迪:危險的升級
-
針對英美“毒丸”條款,我駐英使館:中方將作出必要反應(yīng)
-
馮德萊恩,敗訴
-
他倆見了,“25年來首次”
-
“這不是復古是犯罪”,德國取締了
-
“中國打樣后,印度突然硬氣了”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
法國稱“真沒藏毒”,扎哈羅娃嘲諷…
-
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實際一半都不到”
-
印度還慶祝上了,全國大賀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廳拒絕接待中國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轉(zhuǎn),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
跟著特朗普去中東推銷星鏈,馬斯克賺大發(fā)了?
-
美國特務(wù)們的“噩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