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奎:“民資入鐵”的前世今生
最后更新: 2022-01-27 08:24:04【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蘇奎】
1月8日,國內(nèi)媒體蜂擁報道了杭臺高鐵開通運營的消息。早就是世界第一的高鐵大國,開通一條新線路已經(jīng)稱不上大新聞,作為一條中短途的支線鐵路,杭臺高鐵在中國鐵路網(wǎng)絡(luò)中無論如何也談不上重要,并不值得媒體如此關(guān)注。但媒體報道的重點是第一條民營控股高鐵。凡事第一,總是能博得眼球。
不過,細查之后就能發(fā)現(xiàn),杭臺高鐵究竟該如何定性,恐怕并不如此簡單。中鐵總既是項目建設(shè)總包單位,同時也是項目的運營主體。
民營資本控股的杭紹臺鐵路公司作為項目主體,民營控股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項目的投融資方面,其經(jīng)營則更多體現(xiàn)在鐵路主業(yè)之外的廣告和土地綜合開發(fā)。更準確地說,這更像是鐵路建設(shè)的投融資體制創(chuàng)新,而非“鐵路民營”。
杭臺高速項目簽約儀式(圖片源自復星集團官網(wǎng))
回望歷史,鐵路民營化(商辦)幾乎在鐵路進入中國不久就成為朝野爭論的中心。盡管早在1898年,大清朝廷就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了鐵路優(yōu)先商辦,然而清政府政策反復,社會資本勢弱,更重要的是,鐵路作為國家重要基礎(chǔ)設(shè)施的基本特征決定了簡單的鐵路商辦只是聽上去很美。最終,清政府在鐵路商辦國有之爭中覆沒。
楊度挨揍
1910年中,武漢英租界巡捕房接到一宗群毆至傷的報警,待巡捕趕到既濟水電公司的事發(fā)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受害人竟然是大清國名人——湖南湘潭人楊度。
這位大清國憲政改革的理論家是紫禁城和頤和園的???,為滿清的皇親貴胄講解各國憲法和立憲,人稱帝師。
而加害人也非尋常草民,而是湖南常德人劉復基等文化人,劉復基是《商務(wù)報》的發(fā)行人,也是日后武昌起義的重要領(lǐng)導人。
事件的起因則是楊度在當年的《中華新報》上發(fā)表了一篇給當時的大清鐵路主管部門——郵傳部的公開信(《與郵傳部書》),信中批評了商辦鐵路的亂象。他指責湘鄂粵三省鐵路商辦公司“工程延誤,以至于今,外為各國所譏,內(nèi)為有識者之嘆”,并斷言“三省公司,信用已失,根基既壞,扶植甚難”。
湘潭歷史文化名人——楊度。來源:百度百科
信中提出了官商合辦的建議,“故唯官商合辦一法,為無各種之弊”,具體方法則是增資擴股至“官股商股各半”。
楊度并非沒有渠道向郵傳部高層進言,他與時任郵傳部尚書、侍郎都熟稔,選擇公開信的方式可能是他希望引起更多的社會討論。他還是太自信了,低估了各方的反應(yīng)。這封信發(fā)出即捅了鐵路國有與民營爭議的馬蜂窩,參與鐵路商辦的兩湖士紳以及革命派都對其極為不滿。有傳言稱,湖北商辦鐵路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張伯烈曾密派殺手,要取楊度的性命。
在得知楊度從湖南老家返京要在武漢逗留的信息后,李六如、劉復基等人在湖南會館集合了100余人,先派劉復基等10余代表從其漢口住處將之揪到會館質(zhì)問,楊度不從,爭執(zhí)而成毆打,趕到現(xiàn)場的印度巡警又將李六如、劉復基等人打得頭破血流。
《商務(wù)報》因此大造輿論,湖廣總督害怕事態(tài)擴大,不得已與漢口領(lǐng)事團交涉,劉復基等人在被關(guān)押一天之后釋放并被驅(qū)逐出租界。
大清國另一位大V——梁啟超自然也不會缺席鐵路國有與商辦這個熱點問題,按照他本人的說法“國有鐵路之利害得失,本為近二十年論戰(zhàn)最劇之一問題”。
梁啟超在1911年出版的《國風報》上寫了長篇時論《收回干線鐵路問題》,這篇文章應(yīng)該不會有招兩湖士紳撕打之虞,因為梁文支持理論上的鐵路國有,但反對清政府實踐上的國有。換句話說,在皇族內(nèi)閣后,他對滿清政府的執(zhí)政和改革已經(jīng)失望透頂。
按照梁文所說,“政策無絕對之美,而行之惟存乎其人”,簡單地說,就是他支持國有政策,但是反對滿清政府,或者說他反對一切有利于滿清政府集權(quán)的政策。
令人唏噓的是,楊度曾是鐵路商辦的吹鼓手,1905年,他以留學生總代表的身份奔走呼吁,為從美國合興公司手中收回粵漢鐵路路權(quán)起了重要作用。僅僅5年,他竟然成了鐵路商辦人士眼里不可饒恕的罪人。
一群湖南人打了另外一個湖南人,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鐵路國有與商辦,利益牽涉甚廣,各方觀點似同水火,處置此事務(wù)需十分謹慎。然而,這個信號卻并沒有被郵傳部以及大清中樞所重視,終于在1年后釀成大禍,鐵路國有改革引發(fā)的四川保路運動直接點燃了埋葬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自強要策
1876年6月30日,英商怡和洋行擅自修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上海河南路橋—吳凇口,14.5公里)通車,距離日本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橫濱櫻木町,29公里)通車剛剛過去4年,應(yīng)該說不算落后太多。
但運行僅僅一年后,在清政府的強烈要求下,以28.5萬兩白銀贖回拆除,鋼軌、車輛運往臺灣準備修建鐵路,后廢棄。
1876年中國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通車典禮(圖片源自www.163.com/dy/article/GS3E6D9405198ETO.html)
不消說保守派影響風水的謬論,洋務(wù)派重臣的觀點也是讓人啼笑皆非。李鴻章認為吳淞軍事地位重要,不能由洋商在此經(jīng)營鐵路,應(yīng)收回自辦(清廷未同意此議)。
具體操作此事關(guān)鍵人物——兩江總督沈葆楨在致好友郭嵩燾的信中說:“鐵路弟所極愿辦者,無如吳淞非其地也,起卸貨物,則偷漏之端,防不勝防?!币簿褪钦f,他從經(jīng)濟的角度認為,修鐵路容易導致偷稅漏稅。
然而,這位林則徐的外甥和女婿、洋務(wù)派大臣的真實想法并非經(jīng)濟,而是政治,修建鐵路屬于當時政治不正確的事情。他事后曾對人私下說:“鐵路雖是將來中國必辦之業(yè),但斷斷不可使后人有什么借口,說是在沈某人任兩江總督所創(chuàng)?!彼麚鷳n的是“愛好奇技淫巧”的名聲可能會玷污他的羽毛。
李鴻章對此私下評論說:“幼丹(沈葆楨)識見不廣,又甚偏愎。吳淞鐵路拆送臺灣,已成廢物。不受諫阻,徒邀取時俗稱譽?!焙唵蔚卣f,就是說他剛愎自用、沽名釣譽。
保守派反對修建鐵路的理由千奇百怪,但有力的論點主要集中在不利于國防(消除了地理的自然阻隔,有利于敵人快速進攻)、建設(shè)可能毀田遷墳擾民,以及鐵路運輸導致失業(yè)影響社會穩(wěn)定等3點。可以說,認為大清有特殊國情不宜修建鐵路屬于19世紀60-80年代的朝野主流觀點。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沈玉萌 
-
上海公布24日本土病例溯源結(jié)果:奧密克戎變異株
2022-01-27 08:1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為此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2022-01-27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海軍艦載機飛行教官丁陽榮立一等功
2022-01-27 07:53 習主席帶領(lǐng)我們強軍 -
年會聚餐掛橫幅“手術(shù)室里全是錢”,醫(yī)院回應(yīng)
2022-01-27 07:33 -
杭州新增7例確診病例
2022-01-27 07: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天津河北區(qū)新增1例確診病例,有津南區(qū)旅居史
2022-01-27 06:5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務(wù)院重磅文件:支持貴州“闖新路”
2022-01-26 23:18 中國經(jīng)濟 -
曾光:盲目取消或放松國際旅行限制,將帶來災(zāi)難性后果
2022-01-26 22: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黑龍江、河北兩副部被查,一人已退休5年
2022-01-26 20:29 廉政風暴 -
主動投案的她被雙開,此前曾被批敷衍整改違建小水電
2022-01-26 20:10 廉政風暴 -
黑龍江2名密接從北京豐臺返回,謊報軌跡被行拘
2022-01-26 17:5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何雄任鄭州市委副書記
2022-01-26 17:49 高層人事 -
駱惠寧:感嘆香港作用弱化的悲觀情緒,只會讓香港錯失機遇
2022-01-26 17:39 香港 -
TVB號召最強陣容,一起獻唱
2022-01-26 17:25 香港 -
青島航空一客機地面拖移時發(fā)生意外 1名機務(wù)遭碾壓身亡
2022-01-26 17:24 航空安全 -
青島航空一機務(wù)人員遭碾壓身亡,公司回應(yīng)
2022-01-26 17:23 航空安全 -
遼寧女子拘留所內(nèi)被扇致右耳受傷?鞍山公安:已提級調(diào)查
2022-01-26 17:08 -
杭州:確診病例系感染奧密克戎毒株
2022-01-26 16:4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亂港分子林卓廷被判處4個月監(jiān)禁
2022-01-26 16:35 香港 -
遼寧蓋州回應(yīng)“凍瘡男孩不念書擺攤”
2022-01-26 16:26
相關(guān)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5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shù)” 評論 108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7“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shù)”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nóng)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guān)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