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建 | 確認過眼神,博物館熱還將繼續(xù)高漲下去
關鍵字: 博物館故宮傳統(tǒng)文化當然了,文博類節(jié)目不止這四部,出現(xiàn)在熒屏上也不是這兩年的事。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進行了修訂,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當年,江蘇衛(wèi)視推出《家有寶物》。接著,眾多鑒寶節(jié)目競相出現(xiàn)在電視熒屏上,比如2003、2007、2008、2011年的《鑒寶》《天下收藏》《尋寶》《一槌定音》等。這些節(jié)目的焦點集中在文物的經濟價值上,估計大部分觀眾即沒有祖?zhèn)魑奈镆u也沒有萬貫家產去買,所以豆瓣評分一般都不高,徘徊在6.2~6.6分之間。
與之相比,近兩年的文博類節(jié)目更多關注的是國寶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像《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我們不用再只會感嘆日本、德國的工匠精神,大國工匠其實一直就在我們的身邊;《國家寶藏》則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文物“活”了起來,激發(fā)了國人的自豪感。據(jù)說《我在故宮修文物》播出后激勵了將近2萬名年輕人報名前往故宮進行文物修復實習(截至2016年12月),《國家寶藏》更是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的關注。目前,《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第一季)《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上新了·故宮》的豆瓣評分,仍保持在9.4、9.2、9.4、8.1。
其次,在文博類節(jié)目的帶動下,博物館旅游也火爆起來。
自2008年我國公立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博物館的觀眾數(shù)量便開始逐年增多,2009年底便比免費開放前增長了50%。十年之后,博物館甚至成為人們日常休閑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全國各類博物館共接待游客10.08億人次。據(jù)相關報道,《國家寶藏》第一季播出之后,參與節(jié)目錄制的九大博物館立刻迎來了大量觀眾:南京博物院2018年春節(jié)期間的觀眾人數(shù)達到11.7萬,故宮2018年有76天的接待觀眾人數(shù)達到每天8萬人次的限量。
而這股“刷博物館”的熱潮,從2018年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據(jù)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春節(jié)期間有四成中國游客參觀了博物館。在筆者的朋友圈里,博物館里過大年也儼然成為一種時尚:有人前往北京故宮觀賞“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有人拖家?guī)Э谇巴虾?萍拣^。一位從事旅游行業(yè)的朋友感慨道:“故宮往年的春節(jié)本是淡季,今年卻做成了十一黃金周之外的第二個大旺季。門票由于限量,早早就預定一空,我們費了好大勁,通過北京旅行社的朋友才得以入進去?!北M管人山人海,她還是對故宮的表現(xiàn)贊不絕口:“以過年為主題的幾大展覽,內容文化底蘊深厚,展出形式新穎,故宮真不愧是文旅融合的第一典范?!倍鴰∨笥讶ド虾W匀徊┪镳^的親戚,則在微信上感慨什么叫人頭攢動。
不僅國內各地的博物館人氣爆棚,中國游客在國外博物館門前排起長隊的情景也屢見不鮮。2018年,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實行了新門票規(guī)定(對紐約州居民以及康涅狄格州和新澤西州學生之外的所有成年觀眾進行收費),卻仍接待了736多萬的參觀者,其中14%為中國游客。2019年,新華社記者熊茂伶在華盛頓走訪多家博物館發(fā)現(xiàn),中國游客的數(shù)量居高不下。
第三,中國博物館的數(shù)量不斷增多,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迅速。
近年來,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根據(jù)中國國家文物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40年前(1978年)的博物館數(shù)量不過349座,40年后(2018年)已經增長至5000多座。不僅數(shù)量增多,種類也日益豐富。由高德地圖搜索和馬蜂窩等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故宮、陜西歷史博物館等眾多博物館都已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博物館旅游景點。
目前,在經濟、文化的雙重激勵與推動下,博物館仍以每年200家左右的速度在增長。據(jù)說,北京博物館的發(fā)展目標是到2020年每25萬人擁有一座,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下令所有的下轄縣都必須擁有自己的博物館。
- 原標題:吳建 | 確認過眼神,博物館熱還將繼續(xù)高漲下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徐楊
- 最后更新: 2019-03-15 10:26:15
-
意味深長!習近平今年兩會到團組的5個小故事
2019-03-15 08:16 2019兩會 -
多批大學生遭退學!教育部發(fā)文,畢業(yè)變難?
2019-03-14 18:30 中西教育 -
為啥中國人看完《綠皮書》想吃炸雞?外媒分析上了…
2019-03-13 16:45 -
兒女陪在身邊但蹭吃蹭喝,這種"陪伴式啃老",網友又吵翻
2019-03-13 10:25 中國電視劇 -
柯潔被清華免試錄取,網友:專業(yè)沒選好
2019-03-12 09:23 中西教育 -
現(xiàn)在的電視劇都是怎么抻到七八十集的?
2019-03-11 09:05 中國電視劇 -
委員建議:辦國服評選,推中華正裝
2019-03-10 14:13 2019兩會 -
“臺風爺爺,讓我作業(yè)飛走!”這些小學生的詩火了
2019-03-10 13:46 中西教育 -
百億產值的湖南檳榔業(yè),將全國禁播廣告
2019-03-08 22:40 食品安全 -
D&G創(chuàng)始人跌出福布斯榜,這還不是最“慘”的…
2019-03-08 22:16 時尚 -
我在“流浪地球”里看到的,是人類最根本的政治問題
2019-03-08 19:25 觀學院 -
潮汕美食饞哭外國人 Netflix熱映陳曉卿最新紀錄片
2019-03-07 15:44 吃貨俱樂部 -
推廣中國模式是否能更強勢?張維為:不要太天真,要實事求是
2019-03-07 10:52 這就是中國 -
張維為:過去40年要是沒有堅持中國模式,恐怕連國家都解體了
2019-03-06 11:18 這就是中國 -
中國畫家涉嫌抄襲比利時同行30年,高價買畫的人怎么辦?
2019-03-05 16:11 -
評論家為給葉永青寫過序言而道歉:抄襲是道德問題
2019-03-05 08:58 以藝術之名 -
故宮600歲 這些國寶終于能見著了!
2019-03-04 13:27 -
警察蜀黍深情翻唱“知否知否” 網友聽完忘了原唱…
2019-03-04 08:49 -
故宮獲捐1億 延禧宮“百年爛尾樓”將被修繕
2019-03-03 16:29 -
顏真卿《祭侄文稿》返臺,將休息3年以上
2019-02-28 19:35
相關推薦 -
“法國情報部門讓我干預大選,我拒絕了” 評論 20“學者回望:特朗普這個時期,是中國趕超美國分水嶺” 評論 184“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評論 352“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評論 142星辰大海第二站,天問二號為何選它? 評論 70最新聞 Hot
-
“法國情報部門讓我干預大選,我拒絕了”
-
“日本車企很絕望’”
-
“我都沒買過米,全是別人送的……”,日本農相道歉了
-
高志凱提建議,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壓不住了…
-
“學者回望:特朗普這個時期,是中國趕超美國分水嶺”
-
華人“鋼鐵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謀落網,部分贖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廈”
-
“我來到這里工作,因為中國是支持環(huán)保的超級大國”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讓特朗普丟臉”
-
“我只能靠中國賺錢:聽特朗普這么說,想拿石頭砸他”
-
美財長認了:美國消費者買單
-
英國也盯上了...
-
美國發(fā)生火車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蹤
-
“蘋果給了印度希望,結果中美談成了……”
-
“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