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睿:?“太陽花學運”五周年,只剩自我解嘲的政治宣傳
最后更新: 2021-08-23 15:57:35【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王睿】
2019年兩會如期完成,貫徹“習五條”無懸念地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適逢臺北“太陽花學運”五周年,兩相比對,不由得不探問后者何去何從。
只剩自我解嘲的政治宣傳
眾所周知,蔡英文當局是“太陽花學運”的具體結果,而蔡當局的經(jīng)貿(mào)政策和實踐成績,直接反映“太陽花學運”訴求的成敗。
從最近五年的出貨來看,臺灣作為島嶼型外向經(jīng)濟體,對大陸出口貿(mào)易額不斷增長,僅2018年就超過967億美元,比2017年增加78億美元。這并不包括對香港出口貿(mào)易的數(shù)據(jù),卻比2018年出口“新南向政策18國”的683億美元還多出一大段。2018年臺灣對外貿(mào)易總額,大陸的比重占24.192%,高出美(11.958%)、日(10.802%)兩者的總和。
蔡當局力推“新南向政策”,以圖取代兩岸經(jīng)貿(mào)連結,但就2017到2018兩年內(nèi)的貿(mào)易收支結果來看:臺灣對東協(xié)各國共收入51,231(百萬美元),對大陸共收入161,846(百萬美元),后者是前者的3.16倍。再就觀光業(yè)來看,最近三年大陸游客來臺總數(shù)連續(xù)下滑,但直到去年仍然是來臺人數(shù)最多者(269.6萬人次);而東南亞國家游客來臺總數(shù)連續(xù)三年上升,去年已高達243萬人次,但其消費額只是大陸游客的2/5。
相反的情況是,陸客來臺變少了,臺客赴陸卻變多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高中畢業(yè)生赴陸就讀大學方面,2014年原有1353人,同年發(fā)生“太陽花學運”,次年就減為1279人。但2016年又增加為1380人;2017年增加為1650人;去年推出“惠臺31條”后,更增加為2246人。
此外,“太陽花學運”拱出的一個政治素人柯文哲,上臺不久便高呼“兩岸一家親”了。
2018年12月19日,雙城論壇歡迎晚宴上柯文哲致辭中引用了“兩岸一家親”的表述(@東方IC)
單從上述現(xiàn)象來看,所謂五年前的“太陽花學運”是一場成功的政治運動,“是臺灣人民的大勝利”,“它使臺灣從中國的企圖箝制中解脫出來,造成中國對臺工作的大頓挫”云云,顯然是自我解嘲的政治宣傳而已。
黑箱教改世代的國家觀
據(jù)島內(nèi)各項民調(diào)顯示,如今不支持蔡英文當局的民眾,以20-30歲的年齡層居相對多數(shù)。而這個年齡層,恰恰是三年前最支持蔡英文的青年選民,也是臺灣教改成長的世代、是反高中課綱微調(diào)的助力、是黯然的太陽花青年所在。
這群“花青”所以黯然,是因為他們屬于“黑箱”的一部分;五年來的時勢發(fā)展和人事變遷,無不證明他們自己是更黯然的“黑箱”產(chǎn)品。比如臺灣高等法院在去年此時判決“花青”22人無罪,但竟無一人“不服從”這陷他們于政治不義的判決──他們只愿坐享“言論自由”的政治待遇,而無心背負“公民不服從”的法治后果。李敖生前說他們他們水平很低、膽小如鼠,可謂一語中的。
然而,李敖和馬英九都說過“花青”毀掉了臺灣,則恐怕是過譽之詞。“花青”闖占公署,搗毀公物,宣稱“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其實暴露了歷史與政治見識的蒼白。
今年1月2日,在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紀念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詞開篇就將臺海兩岸分隔的緣由,追本溯源到19世紀中葉的列強入侵、中華民族內(nèi)憂外患的處境。然而這種歷史觀和政治觀,恰恰是臺灣教改世代的人格和認知短板;“花青”的國家意識是由抽離歷史處境的虛無主義、唯心主義構成,是一種不曾在歷史上實現(xiàn)獨立于中國之外的政治觀。
正因為如此,由“太陽花學運”催生出來的“時代力量”,以及民進黨、臺聯(lián)黨、社民黨等,才會助推2015年的“反高中課綱微調(diào)學運”。后者的理由仍然是“反黑箱”,其方法仍然是占領公署,卻不知道自己就是去中國化黑箱教改的產(chǎn)物,也無識于解放自己被那只黑箱占領的三觀。臺獨勢力操控“花青”世代的良藥,就是教改逾20年的課綱,豈能任人調(diào)整?
對此反應最快的人,就是今年1月22日被人“打臉”的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鄭麗君;而執(zhí)行最快的人,是蔡當局首任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鄭麗君是當年反對高中課綱微調(diào)和提案廢除該微調(diào)課綱的核心人物。身為臺灣當朝新寵,鄭支持去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的“臺獨”發(fā)言,但鄭的夫婿卻是一名東莞臺商,鄭且被號稱為“最有錢的公務員”。
客觀來看,這些人的政治立場沒有道德規(guī)范、沒有歷史條理,他們以虛無又唯心的“國家意識”包裝起自己的流浪意識,卻要“花青”相信他們流浪在虛無里的“國家”定義。于是,“花青”高喊“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卻沒有一個像樣的“救國義士”挺身奉獻,而是跑到華盛頓去現(xiàn)眼呼救。
統(tǒng)一是補上歷史課的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說:“為戰(zhàn)勝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中華兒女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臺灣同胞在這場斗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自19世紀后期以來,超過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兩岸民眾為反對帝國主義、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統(tǒng)一,而匯成共同的歷史主流和政治使命,“臺獨”因此是為反動逆流。把逆流當主流的結果,“花青”的行動就欠缺歷史推力和政治感召,很快就現(xiàn)出烏合之眾的原形。
也就是說,驅策“花青”為“臺獨”犬馬的后果,反而加速毀滅“臺獨”的道德想象,而不足以毀掉臺灣。臺灣既是中華兒女百多年反帝斗爭的一個標志,則斷難被歷史逆流飄移中國之外。
至于習近平總書記說臺灣光復后不久,由于中國內(nèi)戰(zhàn)延續(xù)和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tài),這也不是“花青”的世界觀。后者認為臺灣自來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是一個不斷遭遇“外來政權”殖民的悲情島嶼,其自救之道是充滿現(xiàn)代性的公民培力,并乞援于美、日等國來對抗強大的中國。
換句話說,自內(nèi)戰(zhàn)的反共教育開端,到冷戰(zhàn)固化的政軍經(jīng)結構,再到橫向移植西方現(xiàn)代性的世界觀,構成“花青”由外部勢力及其代理人支配的“反中”頭腦。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雪瑩 
-
西安3名維修員冒雨搶修途中失聯(lián)
2021-08-23 15:51 -
商務部:明年中國外貿(mào)形勢嚴峻
2021-08-23 15:32 中國經(jīng)濟 -
陜西勉縣特大暴雨致城區(qū)6萬人用水困難
2021-08-23 14:34 極端天氣 -
“祝融號”在火星工作100天,行駛里程突破1000米
2021-08-23 14:32 航空航天 -
駱惠寧呼吁香港善用“十四五”規(guī)劃: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
2021-08-23 14:29 香港 -
復旦公布張文宏博士論文調(diào)查結果:不構成學術不端
2021-08-23 14:14 -
香港首場“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宣講會舉辦,林鄭月娥等出席
2021-08-23 14:03 香港 -
四川暴雨轉移4.9萬余人,3.4萬救援力量備戰(zhàn)
2021-08-23 13:44 極端天氣 -
市場監(jiān)管部門公開6起食品違法案查處情況:奈雪的茶,楊國福等被罰款
2021-08-23 13:25 -
阿里云未經(jīng)用戶同意擅自泄露用戶的注冊信息
2021-08-23 12:54 大公司 -
遼寧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薛恒主動投案,接受調(diào)查
2021-08-23 11:28 廉政風暴 -
“人類高質量男性”在線“割韭菜”,目前微博已禁言
2021-08-23 11:11 -
微博:發(fā)布時政有害信息,145個頭部賬號被封禁
2021-08-23 11:02 網(wǎng)絡安全 -
為外界“讀懂中國”打開明亮的窗戶 ——埃貢·克倫茨筆下的中國新時代
2021-08-23 10:30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甘肅省原副省長宋亮被逮捕
2021-08-23 10:18 高層人事 -
杭州開展影響親清政商關系問題專項治理
2021-08-23 09:20 廉政風暴 -
南京本輪疫情暴發(fā)一個月后:全國本土零新增
2021-08-23 09:1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江西一青年拒服兵役:企圖私自逃離部隊和采取極端方式威脅部隊
2021-08-23 08:44 -
上海無新增本土病例
2021-08-23 08:1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一度27個紅色預警!河南硬核防雨
2021-08-22 23:21 觀察者頭條
相關推薦 -
韓船企利潤大增,中國被撼動? 評論 0俄烏剛談完,這五人又湊一塊急call特朗普 評論 109美企“哭訴”:中方審批嚴格,我們沒庫存了 評論 253HDMI收稅20年,移動“超高清時代”能否有中國標準? 評論 163美企急電:快取消越南、印尼訂單,轉回中國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韓船企利潤大增,中國被撼動?
-
美軍高官急眼:中國在拉美居然整了10個,沒人管…
-
無法一一談判,特朗普放話:將被單方面加稅
-
湖南懷化舞水河近期出現(xiàn)大量死魚,當?shù)鼗貞?/a>
-
穆迪下調(diào)美國信用評級,白宮急了:這是政治決定
-
俄烏剛談完,這五人又湊一塊急call特朗普
-
美國開始籌備閱兵了:預算3.24億,6600名士兵參加
-
孫楊、潘展樂將同臺競技爭冠
-
英偉達:下季度,給中國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訴”:中方審批嚴格,我們沒庫存了
-
特朗普:想訪問中國
-
中國減持189億美元,英國成美國國債第二大持有國
-
美國聞著“中國味”就來了,哥倫比亞“不以為意”
-
重慶一公安分局局長被查
-
南非新動作,臺當局有點慌
-
拉夫羅夫:西方離間中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