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川:“八大王”張獻忠在明末清初三次入川的來龍去脈
關鍵字: 江口沉銀張獻忠李自成張獻忠屠川三次入川明末清初多爾袞具體到成都殺戮的對象,首要仍是明朝的藩王宗室和官員?!俺瞧?,蜀王闔宮被難。巡撫龍文光及道府各官皆死之?!保ā蹲镂╀洝罚┻@與在重慶沒有差別。其次是鎮(zhèn)壓各地地主武裝。起義軍外派到各郡縣的官員,經常被當地地主武裝屠殺,嚴重威脅了新生的大西政權的安全。
張獻忠為了鎮(zhèn)壓這種反撲,鞏固大西政權,才斷然進行反擊。應當指出的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張獻忠也沒有進行無區(qū)別的屠殺:
《明史》和《后鑒錄》所記載的所謂“四路草殺”,實際是對這一鎮(zhèn)壓行為的夸大和詆毀。最后是屠殺士子事件,具體發(fā)生的時間尚有爭議,有1644年秋和1645年兩種說法;甚至所發(fā)生的的地點,也有爭議:《綏寇紀略》、《蜀碧》說殺于西門外青羊宮,《蜀亂始末》又說“牽至南門橋上,砍入水中”,《續(xù)編綏寇紀略》和《紀事略》則說殺于灌錦橋;殺了多少人,各書所記也不相同,從數千到二萬余不等;殺了哪些人,也不同:《綏寇紀略》只提到“諸生”,《客滇述》和《鹿樵紀聞》則說是教官、監(jiān)生和他們的妻子,《蜀亂始末》又說是“師生主仆”,《蜀難敘略》則說是“進士、巨人、貢監(jiān)生員”,《續(xù)編綏寇紀略》說是“一切紳士、貢監(jiān)、生童、技術”。
《紀事略》卻又說是“鄉(xiāng)紳、舉貢、監(jiān)生、秀才、童生、農圃、醫(yī)卜、僧道及民間俊秀子弟”。而最為關鍵的殺戮原因,各書記載也不盡相同,大致有三種記載:一是朝天關查獲程度諸生顏天漢等人私通李自成的書信,引起張獻忠震怒所引發(fā)(《綏寇紀略》和《鹿樵紀聞》);二是當初張獻忠在鄖陽作戰(zhàn)失敗,藏在深山中時搶奪過寺廟僧人的糧食,寺中武僧穿著在寺廟中肄業(yè)的生員衣冠襲擊了張獻忠部奪回糧食并殺死不少起義軍。導致張獻忠積怨于士子,遷戮于蜀(《蜀碧》);三是斷絕百姓造反的禍根,因為“士為四民之首”(《續(xù)編綏寇紀略》和《紀事略》)。
四川學者任乃強1950年編著的《張獻忠屠蜀記》
為什么各家史料會對這件事的記載有如此大的出入呢?學者楊濟堃在1980年3月舉行的“張獻忠在四川”的學術研討會上曾經發(fā)言論述過原因:“各書的作者,有的并未生活在那個時代。故而其書中所記,或抄錄前人著述,或出諸耳食之談……至于有的作者雖然生活在那個時代,不過,他們遠離四川,其所記單憑邸報流傳,全無實據。”(《對張獻忠殺戮士子的探討——兼與孫祚民同志商榷》)。以《紀事略》為例,其記載這一次張獻忠在乙酉年(1645年)殺盡士子,但又說“是年開科,鄉(xiāng)薦二百人,會試取毛井吉等百二十人,廷試擢漢州劣生龔濟民狀元及第?!奔热粴⒐馑拇ㄊ孔?,又何來開科錄取之說?只能說自相矛盾,不可信也。
另外,張獻忠就算全盛時期,在四川也僅僅占有三府、四直隸州、五屬州和三十六縣(《張獻忠屠蜀還是明清統治階級屠蜀》楊濟堃)。各府州縣的生員數量即使全部滿員,也不夠殺戮士子記載中的士子數量的。
《明史》卷六九《選舉志》說明代“生員之數,府學四十人,州、縣依次減十”。就算齊裝滿員,也不過1110人。更何況到了明后期,尤其是張居正當政后,大肆核減過天下生員。就算考上舉人,舉人考上進士的,都要出川去外省或京中做官。再加上張獻忠入蜀后,一些生員或逃亡或參與組織地主武裝對抗農民軍被殺或自盡,剩下來的越發(fā)少了。
由此可見,所謂張獻忠殺戮士子數千、一萬七千、二萬余人,可信度是很值得懷疑的。那么張獻忠利用開科取士殺戮士子一說,很難站得住腳,極有可能是當時的文人構陷之詞。
總的來說,張獻忠為了維持在四川的統治,對特定的對象(朱明皇室、明朝高級官員、反抗的地主武裝等)采取了特定的手段(鎮(zhèn)壓和殺戮),其中難免波及普通百姓,被當時的知識分子以筆為刀進行批判和打倒。但進過考究可以認為針對四川百姓的大規(guī)模屠殺并沒有實證,四川的人口減少,除了張獻忠的原因,還有南明、大西軍殘部等抗清勢力與滿清在四川十幾年的拉鋸有關,并不能將人口減少的鍋簡單扣在張獻忠一個人的頭上。
后記
建國以來,在革命敘事話語邏輯下,張獻忠反明和反清的歷史正義性被史學界和教科書著重強調。不過近些年來右翼思潮反彈之下,掀起了一股對這些農民起義軍領袖的反思潮流,認為過去教科書中記載的偉光正形象都是虛假的,農民起義軍沒有半點進步性可言,是一群為了私利的劊子手。這樣的想法,無疑是走向了一個極端。人都是復雜的,很難去簡單的判定一個人的好壞,何況依靠泛黃的史料穿越幾百年去觸碰一個復雜的歷史人物呢?常懷謙卑的心,與諸位讀者共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特朗普,聽聽勸吧,我們需借鑒中國” 評論 26“中國打樣后,印度突然硬氣了” 評論 181“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89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47“英美貿易協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6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