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立之歌②|王安德:土地批租的“破冰”效應
最后更新: 2020-04-24 12:15:48【編者按】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fā)開放浦東,浦東的歷史自此掀開了新的一頁。為什么是浦東?浦東30年來的成功實踐帶來了哪些啟示?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中共浦東區(qū)委宣傳部聯(lián)合制作“而立之歌”12集系列短視頻,帶領我們一起探尋浦東開發(fā)開放30年“創(chuàng)新之鑰”。
第二集:土地批租的“破冰”效應
采訪嘉賓:王安德(時任上海市土地批租辦副主任、陸家嘴開發(fā)公司首任總經理)
土地批租面臨的三大障礙
主持人:1980年10月3日,解放日報頭版刊發(fā)了一篇題為《十個第一和五個倒數(shù)第一說明了什么?——關于上海發(fā)展方向的探討》的署名文章,引發(fā)了廣泛關注。一時間,“改革開放大潮下的上海將往何處去”成為當時1100萬上海人的時代之問。
作為中國最大的工商業(yè)城市,當時的上海承擔著全國財政的1/6,國民生產總值的1/9。如此形勢下,上海要實現(xiàn)經濟的騰飛,還能從哪兒挖掘出潛力呢?“端著金飯碗討飯”,這是當年形容上海的一句俗語。而土地資源可謂上海最大的“金飯碗”。正是對土地批租的成功運用,為浦東開發(fā)早期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寶貴的支撐。但當時,這一制度從無到有卻面臨各種障礙。
王安德:“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名稱,我們一般俗稱就叫“土地批租”。當時,推行這項改革面臨的障礙主要有三條,一條就是在土地使用上面,國家法律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出售、出租土地。第二個是觀念上,特別是在上海,很多人一講到“租”字,就跟租界連在一起。另外一個困難是沒有市場信號,國內全部在計劃經濟下面劃撥土地劃撥,房屋都是建完以后分配的。所以,從法規(guī)上、觀念上和市場機制上都是零。
實現(xiàn)破冰的“3+1”支撐
主持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墒?,土地批租沒有先例而且面臨巨大障礙。那上海(浦東)是如何從法規(guī)、觀念和市場機制上實現(xiàn)“破冰”的呢?
改革開放,不僅要大膽試、敢于闖,而且要有理有據(jù)。又一次,上海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上,研究發(fā)現(xiàn)了“3+1”的支撐。
王安德:第一,我們研究了當時世界各地通行的物權法中關于所有權的概念。所有權里面,實際上有四個附加權,包括了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我們的憲法規(guī)定土地歸國家所有,它強調的是所有權。四個附加權應該可以分別地做出一些規(guī)定性的動作。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支撐。
第二個支撐是,那個時候已經有了一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已經允許中方企業(yè)拿土地來作為股權投入,而且可以從股權當中分到利益。
第三個支撐是,我們還研究了世界上十幾個國家土地使用權的法規(guī),他們通常也把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這些研究為以后法律上把物權的概念分開,找到了依據(jù)。
還有一個支撐是什么?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地租理論,它說在土地公有制的情況下,政府可以收取合理的地租。
所以,這個“3+1”的支撐是我們突破的一個最大困難,或者是障礙,使得大家腦子豁然開朗,找到一個方向。
“土地批租”的作用和意義
主持人:1988年8月8日,虹橋26號地塊50年使用權以2805萬美元的價格被轉讓。這是上海首次試點土地批租制度,更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法規(guī)為保障,通過國際招標成功轉讓土地使用權,這標志著新中國土地真正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市場流通,開啟了我國土地使用制度深刻變革的序幕。
王安德:“土地批租”的作用和意義,我認為歸納起來主要有兩條。
第一條,土地,作為一個生產資料和要素,回歸到市場經濟的本來位置、本來面目。這樣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機制,這個機制可以把國際資本、國際運作的法規(guī),把里面的生產資料和經濟價值,實現(xiàn)市場化。這是這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最本義的東西。我們開發(fā)的本意是找回“金飯碗”的價值。這個“金飯碗”本身不是要裝多少錢,而是要把“金”,它的這個特色,它自身的價值,找出來。
第二個是積累資本,為城市發(fā)展提供動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為我們上海的城市發(fā)展、浦東發(fā)展、陸家嘴建設,創(chuàng)造了一個機制性的條件,使得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游刃有余,把一個最美好的城市貢獻在大家面前。
主持人:浦東開發(fā)開放從其定位來說,從來不局限于一城一隅。土地批租并非始于浦東開發(fā)開放,但是它從點的改革,從幾塊地的改革,變成一個系統(tǒng)的體制,卻正是由浦東改革的大潮推動并形成的。一個創(chuàng)新,只有從點到面、從舉措到制度,具有可復制、可推廣性,才能產生巨大的改革效應。土地批租的“破冰”效應也正在于此。
- 原標題:而立之歌②|王安德:土地批租的“破冰”效應
- 責任編輯: 孫啟敏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
2020-04-24 10:10 航空航天 -
勾結境外反華勢力插手香港事務,李亨利案被移送起訴
2020-04-24 09:54 國家安全 -
-
西安考察,習近平為何特意去了這條步行街?
2020-04-24 09:0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湖北籍勞動者被歧視 最高法嚴厲發(fā)聲
2020-04-24 08:58 聚焦安全返程復工 -
國家衛(wèi)健委:新增確診6例,其中本土4例
2020-04-24 08:5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黑龍江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
2020-04-24 08:1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新增境外輸入1例:為中國籍,在巴西生活
2020-04-24 08:07 上海觀察 -
這次抗疫,中醫(yī)調集天津超算中心20臺服務器
2020-04-24 07:11 醫(yī)學 -
中國會有糧荒嗎?科學家:敞開吃
2020-04-24 06:53 聚焦三農 -
高福:新冠疫苗九月或可以緊急使用
2020-04-23 23: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李強今天和互聯(lián)網企業(yè)負責人座談,要求加快推動在線新經濟大發(fā)展,全力打響新生代互聯(lián)網經濟品牌!
2020-04-23 22:03 上海觀察 -
廣州:排查13.87萬人發(fā)現(xiàn)185名感染者,164人無癥狀
2020-04-23 21:2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女子辱罵踢打民警,自稱“抖音粉絲過百萬”
2020-04-23 21:11 依法治國 -
工信部:三沙有人島礁4G全覆蓋,永興島永暑島有5G
2020-04-23 21:09 5G -
熱解讀丨 陜西行第三天 這件事讓總書記產生“強烈共鳴”
2020-04-23 21:08 -
李克強:擴大核酸檢測范圍關鍵是要提升檢測能力
2020-04-23 21:0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第一觀察 | 從考察點看總書記對復工復產關注點
2020-04-23 20:59 -
習近平在陜西考察時強調 扎實做好“六穩(wěn)”工作落實“六?!比蝿?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2020-04-23 20:50 -
港府這一重要部門迎來新局長,什么來頭?
2020-04-23 20:50 香港
相關推薦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10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26“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5“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9最新聞 Hot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
法國稱“真沒藏毒”,扎哈羅娃嘲諷…
-
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實際一半都不到”
-
印度還慶祝上了,全國大賀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廳拒絕接待中國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
跟著特朗普去中東推銷星鏈,馬斯克賺大發(fā)了?
-
美國特務們的“噩夢”…
-
“好萊塢都是騙人的,真后悔…”
-
歐盟:中美邁出正確一步,但…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眼瞅著中美談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祝好運
-
“不夠啊,巴西還是比美國有優(yōu)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