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戰(zhàn)“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最后更新: 2020-03-26 10:49:32原標題:武漢戰(zhàn)“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首部武漢戰(zhàn)“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
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
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qū)” 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
很多年后,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zhàn)“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
隨著關閉而開啟的,不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劇情,而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
武漢,是這場戰(zhàn)爭的“風暴之眼”。
有人,在面對恐慌和未知時勇敢拉響警報;
有人,在舉步維艱的條件下與死神爭分奪秒;
有人,在困境中守望施援,重喚人們對美好與希望的向往。
在這座英雄之城,每個人都在努力做對的事,以他們的真心、無畏、正直和同情,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
新華社記者在武漢深入采訪,勇闖“紅區(qū)”,用鏡頭真實記錄了武漢戰(zhàn)“疫”2個月的重要歷史時刻,以及眾多凡人英雄的溫情大義。
基于60多位記者拍攝的大量珍貴影像,新華社傾力打造重磅紀錄片《英雄之城》,記錄這段不應被忘卻的歷史。
紀錄片首次揭秘了一些武漢戰(zhàn)“疫”中“關鍵之舉”背后的故事。
比如,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主任張繼先如何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了警報。
還有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影像科教授張笑春,在緊要關頭如何奮力呼吁將CT作為篩查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據(jù),推動了相關診療方案修訂,讓更多病患能夠被醫(yī)院及時收治。
還有一些令人動容的故事,有些是我們未曾了解的普通人,有些是我們在新聞中熟識的面孔,但紀錄片以更貼近人性的視角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個凡人英雄的內心世界。
有一種責任,叫“多做事情才能贏回時間”。
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自己是一名漸凍癥患者,而他在另一家醫(yī)院工作的妻子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但疫情期間,他還是每天邁著蹣跚的步子與病魔賽跑,努力挽救更多生命。張定宇說,留給自己的時光只有5到10年,所以他特別珍惜每一點時間。
有一種使命,叫“傾盡所能,從未放棄”。
國家新冠肺炎危重癥臨床救治專家組成員鐘鳴,在武漢參與推進重癥救治工作。他曾因“十八般武藝都不起作用”而感到無力,卻憑著“條件反射般”的職業(yè)本能,在極高的工作強度下,努力將一個個危重病人從生死線上拉回。
有一種擔當,叫“我搶著把活干了,讓她們有更多精力救人”。
方艙醫(yī)院民警張敬畏,每天穿著尺碼偏小的防護服,蜷縮著身體連續(xù)六小時搬運氧氣罐,他怕挺直腰板撐崩防護服,更怕護士姑娘們被重活累垮。
有一種奉獻,叫“停飛不停航”。
民航飛行員翟晨飛,在停飛的日子里加入了志愿者行列。他們?yōu)樯鐓^(qū)送過菜,為病人買過藥,為醫(yī)護人員送過物資。當朋友問起“為什么去當志愿者”時,一位志愿者發(fā)去一張武漢江景圖,“不美嗎?這城市你不想去守護嗎?”
有一種相伴,叫“我來火神山接你回家”。
罹患輕癥新冠肺炎的武漢姑娘阿念,得知外婆抗拒治療,情況危急。父母問她,是否愿意轉去專收重癥患者的火神山醫(yī)院,陪同外婆治療。26歲的輕癥孫女和89歲的重癥外婆,抉擇,對這個家庭來說殘酷而無解。但阿念當即決定轉院,在她的精心照料和醫(yī)護人員的搶救下,外婆能成功脫險嗎?
在這座城市,有人千萬次逆行,上了戰(zhàn)場絕不做逃兵。
有逝去的親人,仍把情義留給這個世界。
有人在與死神抗爭的喘息間,仍留戀人間的風景。
也有生命,迫不及待地降臨在這個危險與真情共存的世界。
新華社記者許楊說,“等我們摘掉口罩的那一天,我想我們不應該忘了我們是怎么戴上它的,又是誰幫我們摘掉它的?!?
這是一場付出巨大代價的戰(zhàn)爭。
這是一群面對艱難,仍在努力戰(zhàn)斗的人們。
每個人,都在努力做對的事,以他們的真心,無畏,正直和同情。
只要攜手并肩,沒有哪個冬天不可逾越;
只要共同守望,沒有哪個春天不會來臨。
此刻,春上枝頭,又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季節(jié)。
- 原標題:武漢戰(zhàn)“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 責任編輯: 黃濤 
-
河北1人境外返回不報備被立案偵查
2020-03-26 09:39 依法治國 -
習近平: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2020-03-26 09: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習主席出席的這一特殊會議,有何重要意義
2020-03-26 08:55 中國外交 -
2.1萬援鄂醫(yī)務人員撤回,1.7萬人仍留鄂堅守
2020-03-26 08:5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命運與共 全球戰(zhàn)“疫”
2020-03-26 08: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內蒙古新增境外輸入病例12例
2020-03-26 08:1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家衛(wèi)健委:昨日新增67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2020-03-26 08:0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8例
2020-03-26 08:0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滯留湖北需要進京人員近20萬
2020-03-26 06:20 聚焦安全返程復工 -
吉林涉黑案首犯被執(zhí)行死刑:組織強奸、輪奸犯罪12起
2020-03-25 22:43 -
張文宏:全球疫情在今夏結束概率很低
2020-03-25 22:33 疫情新熱點·專家來解讀 -
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
2020-03-25 21:4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工信部:推動數(shù)字化賦能中小企業(yè)發(fā)展
2020-03-25 21:12 聚焦安全返程復工 -
【戰(zhàn)“疫”說理】抗疫蘊含中華民族偉大精神
2020-03-25 21: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今起,武漢117條公交恢復運營!本周六,6條地鐵線恢復
2020-03-25 20:59 聚焦安全返程復工 -
為了最后的生命托舉,我們不離不棄丨白衣戰(zhàn)士抗疫日記
2020-03-25 20:58 -
美方不斷污名化中國 外交部:“甩鍋”伎倆無助于美國戰(zhàn)勝疫情挑戰(zhàn)
2020-03-25 20:58 中美關系 -
國家衛(wèi)健委: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和境內疫情反彈
2020-03-25 20:5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人民戰(zhàn)“疫”傳承發(fā)展偉大精神 匯聚民族復興磅礴之力
2020-03-25 20:5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法國流行病學家:中國經驗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可被遏制
2020-03-25 20:54
相關推薦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10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26“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5“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9最新聞 Hot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
法國稱“真沒藏毒”,扎哈羅娃嘲諷…
-
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實際一半都不到”
-
印度還慶祝上了,全國大賀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廳拒絕接待中國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
跟著特朗普去中東推銷星鏈,馬斯克賺大發(fā)了?
-
美國特務們的“噩夢”…
-
“好萊塢都是騙人的,真后悔…”
-
歐盟:中美邁出正確一步,但…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眼瞅著中美談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祝好運
-
“不夠啊,巴西還是比美國有優(yōu)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