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曉鵬:三次刷新世界觀,我終于意識到中國會越來越好
關鍵字: 華爾街日報中國自信中國道路西方政治制度中國政治制度中國崩潰論
第三次思想顛覆:中國確實有很多很厲害的地方
出國以前,我逐步也意識到中國變得越來越強大,而并非網上有些文章講的那么一無是處。隨著中國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網絡上、課堂上、社會上有關中國前途的爭議越來越激烈,并不再是那么一邊倒了。2004年,我的一個講經濟的老師,在課上給我們說:他們去美國、英國玩,從國外買東西帶回國內,打開包裝發(fā)現盡然都是made in china。這種情況已非常普遍。聽到這種事情,很難不對中國產生一種自豪感。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這個詞已經流行起來,在報刊雜志上頻繁出現了。我們知道工業(yè)革命之后,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老牌世界工廠?,F在中國也成為了世界工廠,這似乎很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才對。但也有一種聲音說,中國制造是低端制造,而且是以犧牲底層勞動者的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代價換來的,發(fā)展模式不可持續(xù),真正高端的東西還是在發(fā)達國家。
2007年的時候我和一個同學辯論。他認為中國快完蛋了,粗放的經濟增長已經耗盡了這個國家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我認為中國經濟仍然會高速發(fā)展,并不會崩潰,中國有足夠的時間在經濟正常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步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最終走上西方自由民主道路。他舉了很多例子,說中國的高端產業(yè)跟世界先進水平還差的很遠,根本沒有希望追上。
當時我覺得,這個東西可以一步一步來的。我們二十年前什么狀態(tài),現在是什么狀態(tài)?中國的產業(yè)鏈雖然低端,但薄利多銷,掙的錢也不少。只要有錢,高端的產品我們可以投入研發(fā)、可以收購、可以招聘外國的高級人才??傊?,只要經濟發(fā)展起來,這些差距都是可以追上來的。我當時已經有這種思想了,覺得中國在經濟上可以變得強大,但這樣的想法還不足以改變我對東西方政治體制的認識。
另一件促使我思想轉變的大事情是美國2007年爆發(fā)次貸金融危機。我喜歡上網看《經濟學人》網站上的文章,2007年以前的《經濟學人》,總說中國這不好、那不好,都是問題。但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以后,《經濟學人》上集中發(fā)了很多文章,說美國出現了這么嚴重的問題,中國卻還在高速增長,這是西方世界始料不及的。很明顯能感覺到,西方世界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中國崛起是一個不可阻擋的事情。特別是2008年中國奧運會,讓西方對中國刮目相看。但也有一些輿論領袖認為,政府花大量的錢,建了很多豪華的體育場館,是一種可怕的浪費,就是為了一個面子工程,奧運一過,這些提前透支的財富會讓國家經濟陷入蕭條。
奧運會過后,我就去了劍橋。劍橋是一個很古老、很漂亮的地方,我以前沒有在那么漂亮的地方學習和生活。我是抱著朝圣的心態(tài)去的,那地方對讀書人而言確實是一個圣地。在劍橋的生活很愉快,但也讓我觀察到了西方社會存在的問題。
跟國內一個很直接的對比就是銀行系統(tǒng)。到了劍橋第一件事情是要辦一張銀行卡,首先沒有排號機。中國任何銀行都有排號機,而在英國的銀行只能人工排隊,效率很慢。在銀行窗口提交了所有證件、辦完所有手續(xù)以后,還需要至少等七個工作日,銀行會把卡寄到我的地址去。我覺得很驚訝,在中國辦一張銀行卡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直接有辦卡機、身份證一掃就可以打出來。我很震驚:為什么西方發(fā)達國家效率低到這種程度?
我去坐倫敦的地鐵,比北京的更破,價格卻是北京地鐵的幾十倍!一張地鐵票四五英鎊,價值六十多元人民幣,而北京當時是兩塊錢隨便坐。倫敦這個城市好像也就這么回事,沒有多么好。倫敦金融城還可以,但跟上海陸家嘴相比也差的很遠。我去了英國很多城市,感覺這些個地方,文物古跡自然風光倒是很值得一看,但看不到一個世界強國的痕跡。
倫敦地鐵站
上海地鐵站
在英國各地,都有人乞討。我去蘇格蘭旅游,一些看起來穿著很時髦的年輕女士也坐在街上乞討要錢。冬天大雪天,走在劍橋的街上,有乞丐抱著一條狗要錢,我也會給他一個英鎊。我覺得這個社會還是問題很多的。
后來我又獲得了去哈佛做研究的機會。到了美國以后,我對西方世界的看法變化就更大了。哈佛是一個很開放的學校,跟劍橋差異很大。劍橋保守、嚴謹,大家更關心純學術,而對外部世界最新的變化不太敏感。哈佛這不一樣,每天都在討論熱門話題。而當時中國就是最熱門的話題。
這時已經是2010年。金融危機以后這個世界變化很大。我發(fā)現,原來有很多美國一流的學者竟然也認為中國非常厲害。他們認為中國崛起會挑戰(zhàn)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
在國內,我聽到的基本都是關于中國如何如何差,而美國如何如何好的言論。我想不到中國在美國精英們眼里,竟然已經如此強大。這樣看來,中國還確實是有很多很厲害的地方。
我在哈佛的同事中有一個在中國工作多年的日本朋友,曾經擔任日本央行駐中國的研究部門負責人。他告訴我中國一定會超越美國,還給我看了很多他的研究材料。大量的數據表明中國在2008年的經濟結構大約相當于日本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而不是八九十年代。就算房價像過去幾年一樣繼續(xù)一路狂奔,中國要重蹈日本泡沫經濟的覆轍,也至少還有二三十年的高速發(fā)展空間,而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總量肯定已經大大超過美國了。我認為他的材料很有說服力,同時也決心在未來二十年為中國找到解決金融地產畸形發(fā)展的方案。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48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41“英美貿易協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5“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81最新聞 Hot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
法國稱“真沒藏毒”,扎哈羅娃嘲諷…
-
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實際一半都不到”
-
印度還慶祝上了,全國大賀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廳拒絕接待中國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
跟著特朗普去中東推銷星鏈,馬斯克賺大發(fā)了?
-
美國特務們的“噩夢”…
-
“好萊塢都是騙人的,真后悔…”
-
歐盟:中美邁出正確一步,但…
-
“英美貿易協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眼瞅著中美談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祝好運
-
“不夠啊,巴西還是比美國有優(yōu)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