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晚舟引渡聽證會開庭,贏下首場即可回家
【文/觀察者網(wǎng) 徐乾昂】“孟晚舟事件”重頭戲于今天凌晨展開: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在當?shù)貢r間1月20日開庭受理孟晚舟引渡案。在該系列聽證會上,孟晚舟及其律師團隊需要“過關(guān)”。若首場聽證會裁定結(jié)果有利,孟晚舟將結(jié)束長達400多天的“軟禁”,回到中國;若不利,孟晚舟團隊還將備戰(zhàn)今年6月舉行的第二階段聽證會。
觀察者網(wǎng)注意到,首日聽證會現(xiàn)場,控方律師的表述存在邏輯錯誤,被華為辯方律師團隊“抓包”。
就引渡聽證會一事,華為方面今天對觀察者網(wǎng)表示:華為已一再聲明,考慮到此案正處于審理階段,我們不宜對此發(fā)表具體評論。我們相信加拿大的司法體系一定能證明孟女士的清白。華為始終支持孟女士爭取正義和自由。我們希望孟女士能盡早回國,與家人、同事及朋友團聚。
據(jù)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消息,當天的聽證會于上午10時(北京時間21日凌晨2時)開始,在一個安保嚴密的地下一層法庭舉行。加拿大電視臺等媒體設置了直播頁面,實時播發(fā)相關(guān)新聞。能容納150人的聽證會座無虛席。孟晚舟一襲黑衣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
孟晚舟出席引渡聽證會 圖自環(huán)球郵報
值得一提,不同于法庭審判,這場聽證會不會決定當事人是否有罪,只會裁定案件是否符合引渡的條件。
孟晚舟案是否在法理上存在“雙重犯罪”,是首輪引渡聽證會的焦點議題。也就是說,若美方指控孟晚舟的罪行在加拿大司法體系中不成立,即不構(gòu)成“雙重犯罪”。在此情況下,加拿大不可將孟晚舟引渡至美國。
具體來講,美國司法部于2019年1月28日正式對孟晚舟提起刑事訴訟,并要求加方引渡孟晚舟。其中一條指控為“銀行欺詐”。美國檢方聲稱,2010年和2014年間華為通過旗下一家“香港子公司”和伊朗發(fā)生“業(yè)務往來”,但在2013年孟晚舟向匯豐銀行“隱瞞子公司和伊朗的關(guān)系”,此舉涉嫌“銀行欺詐”,令匯豐銀行承擔制裁風險。
庭外孟晚舟支持者舉牌:釋放孟晚舟,特朗普停止欺負我們! 圖自每日郵報
1月20日的聽證會現(xiàn)場,控辯雙方就此展開激烈交鋒。
華為律師團隊強調(diào),加拿大并沒有和美國一樣對伊朗實行制裁。從邏輯上講,“銀行欺詐”指控是建立在“制裁”的基礎之上,既然加拿大沒有對伊制裁,那金融機構(gòu)就沒有所謂的法律風險需要承擔,繼而指控無效。“如果沒有美國制裁令,我們還會在這嗎?我們鄭重地回答:不會?!鞭q護律師理查德·佩克指出,推動制裁是美國單方的意愿,引渡孟晚舟將會對加拿大的司法獨立造成影響。
加拿大檢方律師試圖反駁,但邏輯混亂,被華為另一名律師埃里克·格塔迪“抓包”。控方一方面聲稱,法官無需參考美方制裁來認定孟晚舟“欺詐”罪名成立,但隨后又說,法官參考外國法律內(nèi)容,在加拿大司法史上是有先例的。對此,埃里克·格塔迪現(xiàn)場指出,控方的表述前后矛盾。
當天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并未對“雙重犯罪”一事做出裁定。加拿大通訊社指出,這一階段的引渡聽證會將為期5天。若最終法院認為美國對孟晚舟指控在加拿大不成立,孟晚舟就可回到中國,結(jié)束長達400多天的“軟禁”。
但若最終裁定結(jié)果對華為團隊不利,此案將進入到下一環(huán)節(jié)。在6月的聽證會上,控辯雙方爭論的焦點,將會是“濫用引渡協(xié)議”以及“加拿大官員在逮捕孟晚舟時行為是否符合執(zhí)法程序”。就后者而言,觀察者網(wǎng)在去年12月11日調(diào)查多份法庭司法文件、警員執(zhí)法筆記后發(fā)現(xiàn),加拿大警方確實存在“濫用執(zhí)法權(quán)”和“程序不正義”的情況。此外,加方在執(zhí)法過程中明顯遭到美國情報部門的施壓。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刑事律師波廷指出,以往加拿大收到的引渡請求中,大約90%都得到了批準。但如果加拿大法院認為引渡請求是出于政治目的,引渡請求將會遭到否決。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徐乾昂 
-
“綠區(qū)”再遭火箭彈襲擊,美駐伊使館響起警報
2020-01-21 09:05 伊拉克局勢 -
越南企業(yè)里的“中國干部”,過得怎么樣?
2020-01-21 08:14 -
12年了!英國555公里高鐵預算再漲,達9453億元
2020-01-20 22:51 不列顛 -
美國最大公關(guān)公司全球民調(diào):56%的人認為資本主義弊大于利
2020-01-20 22:06 21世紀資本論 -
伊朗威脅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2020-01-20 19:11 伊朗局勢 -
聯(lián)合國為“氣候難民”做出里程碑式裁決
2020-01-20 18:33 -
特朗普當眾“問候”自己,背后表情亮了…
2020-01-20 18:05 特朗普 -
民調(diào)落后,布隆伯格“反省”:我要是個黑人…
2020-01-20 17:45 美國一夢 -
孟晚舟案庭審今天舉行,外交部再次敦促加方及早放人
2020-01-20 17:17 華為 -
澳新州西部沒看見降雨,卻等來了沙塵暴
2020-01-20 17:02 極端天氣 -
楊潔篪:堅持在聯(lián)合國主導下推動利比亞問題政治解決
2020-01-20 16:15 阿拉伯之冬 -
他倆沖韓國喊話:你是盟國,不是撫養(yǎng)對象
2020-01-20 15:56 三八線之南 -
見默克爾時打不開車門,是英國首相的“魔咒”?
2020-01-20 15:39 歐洲亂局 -
-
韓國確診首例:系從武漢入境的35歲中國女子
2020-01-20 13:06 三八線之南 -
“中國間諜?就是一只北京烤鴨”
2020-01-20 11:52 德意志 -
韓最大佛教宗派新年禮物收到肉干,送禮的居然是……
2020-01-20 11:06 三八線之南 -
德外長批美:伊朗“變天”就好了?行不通的
2020-01-20 11:05 伊朗局勢 -
白宮俄羅斯事務最高官員被停職
2020-01-20 10:52 美國政治 -
馬克龍給波斯灣“起新名” 伊朗回懟
2020-01-20 10:34 法國見聞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guān)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guān)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shù)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
哥倫比亞總統(tǒng)在華表態(tài):確認加入!
-
以色列要求國際刑事法院撤銷對內(nèi)塔尼亞胡逮捕令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持股市值超450億元,西北大學副校長成陜西首富
-
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