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斯賓塞:世界規(guī)則已改,華為這樣的公司該如何自處?(上)
關鍵字: 世界經濟規(guī)則華為發(fā)達國家斯賓塞科技競爭導讀本次訪談由華爾街見聞與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共同發(fā)起,由見聞特約記者——美國WinShore基金的創(chuàng)始人及首席投資官胡剛在斯賓塞教授紐約的住所完成。硅谷里的人們這樣描述他:當斯賓塞說話的時候,整個硅谷在傾聽。
比爾.蓋茨在哈佛讀本科時,曾經選修了斯賓塞的微觀經濟學課,多年后他在回憶中描述:“邁克爾.斯賓塞教授為我們開啟了一扇想象之門?!?
那是1976年,斯賓塞只有33歲,他在哈佛的經濟課堂上向學生們講述了自己的研究——“信息不對稱原理”。
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上,信息的持有者(sender)往往需要通過一些暗示來向自己的對手(receiver)傳達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而receiver將以某種形式對這一暗示作出回應。因此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會在其薪水上有所體現(xiàn),一家公司業(yè)績的好壞,也從它的分紅水平中可見一斑。
最開始提出這一理論時,斯賓塞只有29歲,2001年,他憑借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fā)諾貝爾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對于邁克爾.斯賓塞的評價則是:“他揭示了當代信息經濟的核心,他的洞察力引導我們更深地理解現(xiàn)實世界——從通過價格競爭而獲得的資本積累,到那些信息明顯匱乏的廣告,而這些洞察力是極為罕見的?!?
在過去的十年里,新興市場國家迅速崛起,Spence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可能扭轉國際格局的重大變化。他曾提出中國和印度將率先帶領新興經濟體追趕上發(fā)達國家的腳步,可持續(xù)增長是它們面臨的一個重要戰(zhàn)略性問題。
受到自然資源與環(huán)境的限制,如今的新興市場已經不可能再走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的老路。為了實現(xiàn)這一增長目標,新興市場國家必須探尋一種新的經濟發(fā)展模式,而這剛好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后的40年中不斷在做的事情。
不管是否愿意,40年高速發(fā)展的中國,已經改變了之前國際間的經濟運行系統(tǒng),進而改變了世界格局;不管舊格局是否高興看到這個狀態(tài),都必須面對客觀事實——中國很大,很重要。一只大象邁進水池,無論以怎樣輕巧的步伐,都會濺起水花,攪動波瀾。
中國本身也需要意識到這一點:會有潛在對手防備你,會有新的關系和責任需要去承擔,怎么做才能讓世界了解,這個國家還是那張包容開放,平和友善的面孔?這不僅是政府層面的思考,對每個謀求發(fā)展的中國公司而言亦是如此,華為應如何想世界發(fā)出信號,他是值得信任的伙伴?
Spence帶來了他的回顧,思考和建議。
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必然是難走的,但它也賦予了世界無限的可能。
It’s better to walk than curse the road.
誰來為中國買單?
見聞特約記者胡剛:每當一個國家進行技術轉型、產業(yè)升級的時候,總有人要買單:為日本汽車工業(yè)買單的是美國汽車工業(yè),為韓國半導體工業(yè)買單的是日本人,中國有13億人,如果他們進入(中等收入發(fā)展國家的階段),那么誰來買單?中國和美國能否在非常相似的增長路徑和增長模式下共同發(fā)展?
斯賓塞:我認為中美可以共同發(fā)展,雖然目前兩國的互動方式不能達到這個目的。
先來看中國。當一個國家被稱為中等收入的收入水平,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是:他們是否可以繼續(xù)保持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發(fā)展以制造業(yè)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yè)。
我們在戰(zhàn)后時期觀察到的,即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時期,像接力棒一樣,出現(xiàn)了日本、朝鮮和中國臺灣經濟。中國也出現(xiàn)了生產模式的轉化,這樣一個體量的經濟體出現(xiàn)變化,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個重大事件。
現(xiàn)在中國正在退出這種增長模式。用經濟學術語來說,它勞動力的比較優(yōu)勢正在迅速轉移。中國經濟更多地是由國內需求驅動,而不是由外部需求驅動。早期多數發(fā)展中國家非常依賴外部需求,且每個部門的需求曲線都向下傾斜(恕我用經濟術語),就無法很好的發(fā)展。當一個國家經濟體量小的時候,它可以為全球經濟提供服務。如果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更高水平的人力資本,需要政府在科學和技術方面去投入,或者支持這方面的投資,然后能夠獲得更高水平的創(chuàng)新,中國在這方面做得相當不錯。
很多發(fā)展中國家往往會在轉型過程中放慢腳步,遵循舊的模式。例如在認定本國貨幣將貶值、國際收支將增加后,該國家就可以安心地做一段時間生意,這不會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增長,它唯一導致的就是讓這個國家保持原來的經濟結構,中國沒有犯這方面的錯誤。
我從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總結到的經驗是,經濟增長過程與結構性改革息息相關。需求的來源發(fā)生了變化,人們的工作發(fā)生了變化,全球供應鏈的運作發(fā)生了變化,人們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結構性的變化到處都在發(fā)生。那些在中等收入轉型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國家都想實施一些政策來保持他們的經濟結構,但同時,這也會抑制經濟的增長。顯然,中國沒有這樣做,中國將實現(xiàn)目前為止最大的、最成功的、相對高速的中等收入轉型。
江蘇省連云港某服裝出口企業(yè)
見聞特約記者胡剛:處于中等收入轉型期的國家往往也正處于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驅動型的經濟過渡期,這勢必給其他國家?guī)砀偁帀毫ΑD敲粗袊某晒D型是否意味著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美國的直接競爭對手?
斯賓塞:是的,當一個國家發(fā)展的同時,它對其他經濟體有著不同的影響。中國對美國的影響起源于中國開始發(fā)展之時,特別是2000年以后以及“多種纖維協(xié)定”失效后。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協(xié)議,我來解釋一下。
這是冷戰(zhàn)時期的遺留問題。當時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為發(fā)達經濟體生產商品的時期,發(fā)達經濟體占到全球的70%以上,而不是現(xiàn)在的45%。國際貿易就是在一個國家里生產,然后到另一個國家去銷售?!岸喾N纖維協(xié)議”基本上是在紡織和服裝領域的一套配額。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在做生意,當生產者達到配額時,買家就會停止購買。這一協(xié)議使得重要產業(yè)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到2003年-2004年,這個運行了很久的協(xié)議停止了,結果是,紡織和服裝行業(yè)集中到了在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這給北美和歐洲國家的紡織品產業(yè)帶來重大打擊。
中國早期的發(fā)展打擊了其他經濟體,取得了進步,開始創(chuàng)新,制造更多不同的東西,在不同的產品市場參與競爭。現(xiàn)在的中國已經不再和孟加拉國或埃塞俄比亞競爭了,它已經成為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競爭對手,并開始和德國與美國競爭。這是目前貿易摩擦產生的部分原因,以前從未有過這種貿易摩擦。
- 原標題:經濟百談 | 對話諾獎得主斯賓塞(上篇):世界規(guī)則已改,是時候明白再也回不去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1-19 08:35:04
-
聲勢再起!哈啰順風車來了,你敢坐嗎?
2019-01-19 07:20 大公司 -
紅米Note 7發(fā)貨太慢 雷軍:抱歉了!
2019-01-18 23:24 手機 -
知乎出現(xiàn)莆田系廣告遭吐槽,回應稱全部下線
2019-01-18 18:20 大公司 -
助力中小出口企業(yè),阿里國際站推“數字化出海”計劃
2019-01-18 16:42 大公司 -
優(yōu)酷發(fā)聲明:關閉全站前臺播放量顯示
2019-01-18 10:55 大公司 -
足不出戶就能醫(yī)??床≠I藥,京東在宿遷干了件大事
2019-01-18 10:38 大公司 -
小米啟動首次回購 6000萬回購614萬股B類股
2019-01-18 09:29 -
美團外賣發(fā)布騎手就業(yè)報告 年內帶動270萬人就業(yè)
2019-01-18 09:29 商業(yè) -
日本放棄核電出口獨苗,中企“填補空缺”
2019-01-18 09:13 日本 -
EVCARD大手筆上新萬輛榮威Ei5 深耕分時租賃行業(yè)
2019-01-18 02:42 TMT觀察 -
京東集團戰(zhàn)略投資新宇鐘表集團
2019-01-17 13:53 商業(yè) -
越南2045高鐵規(guī)劃浮出水面 日本興奮了
2019-01-17 13:48 日本產經 -
麻將、旗袍、利是封熱銷 600萬海外華人上天貓囤年貨
2019-01-17 13:48 商業(yè) -
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選舉結束 董明珠連任董事長
2019-01-16 23:47 -
加拿大鵝現(xiàn)場驗貨取消,網易稱已三倍賠,消費者稱是精神賠償
2019-01-16 17:30 商業(yè) -
聯(lián)通電信6家分公司被納入電信業(yè)務經營不良名單
2019-01-16 14:21 -
恒大出資設立充電樁科技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
2019-01-16 12:44 新能源汽車 -
一棵6萬!中國爆買日本庭院樹木
2019-01-16 10:00 中日關系 -
“三英”戰(zhàn)微信,但很難沖擊微信的霸主地位
2019-01-16 09:34 TMT觀察 -
中國拒收廢塑料,日本被迫自己消化
2019-01-16 08:43
相關推薦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48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41“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5“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81最新聞 Hot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
法國稱“真沒藏毒”,扎哈羅娃嘲諷…
-
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實際一半都不到”
-
印度還慶祝上了,全國大賀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廳拒絕接待中國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
跟著特朗普去中東推銷星鏈,馬斯克賺大發(fā)了?
-
美國特務們的“噩夢”…
-
“好萊塢都是騙人的,真后悔…”
-
歐盟:中美邁出正確一步,但…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眼瞅著中美談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祝好運
-
“不夠啊,巴西還是比美國有優(yōu)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