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皖 | “時代歌手”再不擁有時代
關鍵字: 流行音樂真人秀節(jié)目音樂工業(yè)時代歌手【文/ 李皖】
我們的音樂生活中,已然發(fā)生、正在發(fā)生一些足稱重大的轉變,但絕大多數(shù)人渾然無覺,不以為意。比如,你已經(jīng)有多久沒有被一首歌深深感動,未再體驗那種靈魂直上云天的感受?你已經(jīng)有多久沒有為一張專輯癡迷,一首一首、逐字逐句、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反反復復聽,似乎用力要把它刻進人生,寫入生命?可能,已經(jīng)很久很久,但我們沒覺得這有什么。
我們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再覺得音樂是深刻的,是精神的必需,是靈魂的圣潔洗禮。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于隨隨便便地對待音樂,偶爾地在社交網(wǎng)絡隨手轉發(fā)一首歌曲,就像隨手轉發(fā)一樁八卦傳聞。
近五年,中國流行音樂出現(xiàn)了一些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以二〇一八年六月二十三日第二十九屆臺灣金曲獎無聲無息的頒獎為標志,大眾,包括以前眾多熱心歌迷,對各類“音樂獎”“提名名單”“獲獎名單”失去興趣。大部分音樂獎關張,個別音樂獎勉力在維持,但不再舉辦頒獎典禮及其晚會。
近五年,由各方評出的、媒體公布的各種“年度十大”“年度歌曲”“年度專輯”,大多為大眾聞所未聞,所謂的“年度”流行音樂,基本上年度中并不流行?!段沂歉枋帧返入娨曊嫒诵悖俏ㄒ簧袚碛写蟊姛崆榈囊魳饭?jié)目,但其間表演的曲目,絕大多數(shù)為往年流行歌曲的翻唱和改編,當下流行曲目零零落落,面容慘淡。
《我是歌手》節(jié)目邀請成名歌手進行競賽,齊秦、黃綺珊、李健、韓磊等都曾在《歌手》獻唱,而他們表演的曲目絕大多數(shù)為往年流行歌曲的翻唱和改編(來源:weibo.com)
流行音樂不流行,是這五年流行音樂的一個最大現(xiàn)象。
雖然流行音樂不流行了,但流行音樂仍在持續(xù)創(chuàng)作、生產(chǎn)、錄制、發(fā)行。在音樂不再是必需品的年代,音樂出版的種類數(shù)量卻空前龐大,其中大多數(shù)是作坊式制作和獨立發(fā)行。新人新作涌現(xiàn)之多之快令人眼花繚亂,每年歌壇名錄都在大面積地刷新,哪怕是專業(yè)研究者也不明究竟,看不到全貌,把握不清方向。
這五年流行音樂有幾個總體特征,值得認清:
音樂出版不受關注,但音樂秀盛行。音樂秀實質上是音樂蕭條的表征。音樂秀的本體不是音樂而是真人秀,其中音樂主要起到媒介的作用,將藝人載入大眾現(xiàn)場。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感人的電視現(xiàn)場,音樂秀起到的功能也主要是娛樂,而非聲音藝術。
流行音樂不再產(chǎn)生強烈的社會信息,音樂人很少有自覺的社會意識,只大量生產(chǎn)感性。流行音樂作為公眾表情、社會晴雨表的功能,雖然客觀上仍存在,卻已極為微弱。當下最引人注目的感性力量,一方面低齡化,不影響社會主流人群;一方面代際化,速生速滅,不斷更新迭代。
互聯(lián)網(wǎng)一方面將人變得彼此類似,一方面將人變得愈加偏執(zhí)。人們只看自己愿意(能)看的,只聽自己愿意(能)聽的,由此形成了各個“平行宇宙”?!坝钪妗遍g不相往來,“宇宙”內相互趨同。
具體到歌手,具體到作品,深入到音樂的內部和細節(jié),那堪稱龐雜、零碎、浩瀚、密集的多樣性是無法盡述的。下面,僅就反映這五年流行音樂的總趨勢、總特征的部分作品和歌手,做一番瀏覽和概述。
- 原標題:李皖 | “時代歌手”再不擁有時代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徐楊
- 最后更新: 2019-03-14 11:30:43
-
為啥中國人看完《綠皮書》想吃炸雞?外媒分析上了…
2019-03-13 16:45 -
兒女陪在身邊但蹭吃蹭喝,這種"陪伴式啃老",網(wǎng)友又吵翻
2019-03-13 10:25 中國電視劇 -
柯潔被清華免試錄取,網(wǎng)友:專業(yè)沒選好
2019-03-12 09:23 中西教育 -
現(xiàn)在的電視劇都是怎么抻到七八十集的?
2019-03-11 09:05 中國電視劇 -
委員建議:辦國服評選,推中華正裝
2019-03-10 14:13 2019兩會 -
“臺風爺爺,讓我作業(yè)飛走!”這些小學生的詩火了
2019-03-10 13:46 中西教育 -
百億產(chǎn)值的湖南檳榔業(yè),將全國禁播廣告
2019-03-08 22:40 食品安全 -
D&G創(chuàng)始人跌出福布斯榜,這還不是最“慘”的…
2019-03-08 22:16 時尚 -
我在“流浪地球”里看到的,是人類最根本的政治問題
2019-03-08 19:25 觀學院 -
潮汕美食饞哭外國人 Netflix熱映陳曉卿最新紀錄片
2019-03-07 15:44 吃貨俱樂部 -
推廣中國模式是否能更強勢?張維為:不要太天真,要實事求是
2019-03-07 10:52 這就是中國 -
張維為:過去40年要是沒有堅持中國模式,恐怕連國家都解體了
2019-03-06 11:18 這就是中國 -
中國畫家涉嫌抄襲比利時同行30年,高價買畫的人怎么辦?
2019-03-05 16:11 -
評論家為給葉永青寫過序言而道歉:抄襲是道德問題
2019-03-05 08:58 以藝術之名 -
故宮600歲 這些國寶終于能見著了!
2019-03-04 13:27 -
警察蜀黍深情翻唱“知否知否” 網(wǎng)友聽完忘了原唱…
2019-03-04 08:49 -
故宮獲捐1億 延禧宮“百年爛尾樓”將被修繕
2019-03-03 16:29 -
顏真卿《祭侄文稿》返臺,將休息3年以上
2019-02-28 19:35 -
“新疆問題”怎么答?一句話足夠向外國人說清楚
2019-02-28 14:34 這就是中國 -
鼠生巔峰!肥鼠卡井蓋 驚動8名德國消防員
2019-02-28 09:54 德意志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澳大利亞直說了:中國可是我們最大買家,美國你算啥?
-
美企急電:快取消越南、印尼訂單,轉回中國
-
加拿大:出人意料,是中國而非美國
-
一個說毫無成果,一個說滿意
-
“日本決定要更硬氣,不然…”
-
跪了?“還沒”
-
終于談上了,俄方要求美土離場
-
“無論承認與否,硅谷精英變成‘中國必勝論’擁躉”
-
9500車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歐洲,“彰顯中國雄心”
-
黃楊鈿甜佩戴高價耳環(huán)引網(wǎng)友質疑,經(jīng)紀公司回應
-
槍殺安倍嫌犯將于10月首次公審
-
俄烏土耳其談判將安排兩輪對話:土美烏先聊,土俄烏再談
-
特朗普:給F-35加個引擎,叫F-55
-
拿中國說事,美高官想攔下這筆交易
-
中哥走近,美國又跳出來
-
歐盟“更硬”了:稅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