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萬·克拉斯特耶夫:歐洲人為什么憎恨知識精英?
最后更新: 2022-03-14 08:59:07在歐洲,賢能精英是一種唯利是圖的精英,其成員的行事方式與在歐洲大陸最成功的俱樂部之間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足球明星很相似。他們完全符合前面提到的大衛(wèi)·古德哈特對“從任何地方看世界的人”的定義。成功的荷蘭銀行家搬到了倫敦,能干的德國官僚們前往布魯塞爾。就像足球俱樂部一樣,歐洲的機構和銀行花了大量的錢來招攬最好的“球員”。
但是,當這些球隊開始輸球或經(jīng)濟放緩時,他們的球迷很快就會拋棄他們。這主要是因為除了共同慶祝勝利外,這些“球員”和他們的粉絲之間沒有任何人情關系。他們不是來自同一個地方,也沒有共同的朋友或共同的記憶。
許多球員甚至不屬于他們的球隊所在的國家。你可以欽佩那些被雇傭的“明星”,但你沒有理由為他們感到遺憾。在賢能精英的眼中,他們在國外的成功就是他們才能的證明。但是在許多人看來,這種流動性正是不應信任他們的理由。
人們之所以會對他們的領導者產(chǎn)生信任,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勇氣和承諾,還因為他們意識到,在危機時刻,他們的領導人會蹲下來幫助解決問題,而不是奔向最近的緊急出口。吊詭的是,讓人們對這些賢能精英如此充滿懷疑的,正是他們的“可轉(zhuǎn)換能力”,也就是說他們同樣適合在保加利亞或孟加拉國經(jīng)營一家銀行,或同樣適合在雅典或東京教書。
人們擔心,在困難時期,賢能精英們會選擇揚長而去,而不是共同分擔。從這個意義上說,賢能精英與擁有土地的貴族精英形成了鮮明對比,后者專注于自己的地產(chǎn),即使想離開也無法帶走自己的地產(chǎn)。
他們還與前蘇東的精英形成對比,后者總是擁有更好的商品、更好的醫(yī)療保健和更好的教育,但是不能隨便離開,而相對而言,普通人要想移民反而更加容易。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家斯蒂芬·科特金(Stephen Kotkin)指出,前蘇東的精英是“沒有出口”的精英,而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時代的賢能精英則是“沒有忠誠”的精英。
傳統(tǒng)的貴族精英們有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并被培養(yǎng)來履行這些義務和責任。城堡墻上祖祖輩輩的畫像凝視著他們,這些先輩們也曾履行過同樣的職責,這意味著他們對待這些職責非常認真。
《唐頓莊園》片段
例如,在英國,來自上層階級的年輕男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死亡的比例大于下層階級的比例。相比之下,新的精英階層接受的訓練是如何管理,而不是作出犧牲。他們的孩子從未在任何戰(zhàn)爭中陣亡(甚至沒有參戰(zhàn))。新精英階層的性質(zhì)和可轉(zhuǎn)換性使他們實際上獨立于自己的國家。他們不依賴本國的教育體系(他們的孩子上私立學校)或國家醫(yī)療服務體系(他們能負擔得起更好的醫(yī)院)。他們失去了共享所在社會的激情的能力。
人們認為精英階層的這種獨立性是公民權力的喪失。賢能精英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但他們的網(wǎng)絡是橫向的。保加利亞索非亞的著名經(jīng)濟學家與他在瑞典的同事們非常熟悉,但他對那些在技術官僚考試中失敗的同胞既不了解也不感興趣。他非常懷疑自己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
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忠誠——對種族、宗教或社會團體的無條件忠誠——是歐洲新民粹主義吸引力的核心。民粹主義者承諾人們不會僅僅根據(jù)他們的賢能來評判他們。即使不能承諾公正,他們至少可以承諾團結(jié)。
賢能精英們把社會想象成一所學校,一邊是爭取獎學金的優(yōu)等生,一邊是街頭斗毆的輟學者,而民粹主義者認可這樣一種愿景:社會是一個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支持,這不僅僅是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這種支持,還因為每個人都有共同之處。
民粹主義挑戰(zhàn)的核心是關于精英的本性和義務的斗爭。與一個世紀前不同,今天民粹主義領導人對產(chǎn)業(yè)國有化不感興趣,而是承諾將精英階層國有化。他們不承諾拯救人們,而是承諾要和他們在一起。他們承諾重新建立被全球化所消除的國家和意識形態(tài)限制。他們稱贊那些不會說外語的人,那些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的人。簡而言之,民粹主義者向選民承諾的不是能力,而是親密。他們承諾重新建立精英階層和人民之間的聯(lián)系。在今天的歐洲,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xiàn)這一承諾很有吸引力。
美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認為,在一個賢能政治的社會中成為失敗者,并不像在一個公開不公正的社會中成為失敗者那樣痛苦。他表達了很多自由主義者的心聲。在他的觀念中,游戲的公平性會讓人們接受失敗。今天看來,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可能錯了。
- 原標題:布魯塞爾悖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中國援烏第二批人道主義物資已抵達烏克蘭喬普
2022-03-14 07:46 烏克蘭之殤 -
中國駐烏使館:請已撤離人員不要再度置身于高風險之中
2022-03-14 07:43 烏克蘭之殤 -
-
“德爾塔克戎”變體首次證實,美歐已報告相關病例
2022-03-14 07:11 抗疫進行時 -
俄國防部:將繼續(xù)打擊抵達烏克蘭的外國雇傭軍
2022-03-14 07:09 烏克蘭之殤 -
俄辟謠網(wǎng)站否認“美記者被俄軍打死”
2022-03-14 06:56 烏克蘭之殤 -
俄烏第四輪會談將于今日以視頻方式舉行
2022-03-14 06:41 烏克蘭之殤 -
烏軍方:烏波邊境基地遭襲致35死134傷,有外國教官工作
2022-03-13 23:06 烏克蘭之殤 -
楊潔篪將同沙利文在羅馬會晤
2022-03-13 22:11 中美關系 -
俄方代表:談判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
2022-03-13 22:03 烏克蘭之殤 -
“大赦國際”稱以色列不應作為猶太國家存在,以外交部回懟
2022-03-13 17:31 -
“我們和美國的石油合作并不奇怪,仍是俄羅斯忠實盟友”
2022-03-13 17:19 拉美左翼 -
印度“誤射”導彈后內(nèi)部調(diào)查,巴基斯坦:得聯(lián)合調(diào)查
2022-03-13 16:42 印巴沖突 -
梵蒂岡駐尼加拉瓜大使被驅(qū)逐,曾支持當?shù)亟虝葱l(wèi)民主
2022-03-13 16:19 -
汽油價格本月上漲20%,美媒:中期選舉拜登要敗
2022-03-13 16:06 美國一夢 -
“拜登正跪遍全球,向沙特、伊朗和委內(nèi)瑞拉乞討石油”
2022-03-13 15:54 烏克蘭之殤 -
中共中央、國務院賀電
2022-03-13 15:12 北京冬殘奧會 -
岸田稱愿修憲:把自衛(wèi)隊寫入憲法
2022-03-13 15:02 日本 -
18金20銀23銅!中國隊“雙榜首”創(chuàng)歷史
2022-03-13 14:56 北京冬殘奧會 -
烏克蘭:利沃夫州靠近烏波邊境一基地遭俄軍8枚導彈襲擊
2022-03-13 14:51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58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7最新聞 Hot
-
中美日內(nèi)瓦經(jīng)貿(mào)會談聯(lián)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diào)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jié)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