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曉棟:在網絡安全專業(yè)問題上滿嘴跑火車的美國官員太多了
關鍵字:觀察者網:中美雙方也曾針對軟硬件后門問題互有指責。從國家網絡安全角度來講,如果要進行篩查,成本十分高,現在類似工作的開展情況如何?我們現在強調軟硬件設計、制造全流程自主可控,但這也會帶來問題,比如短期內怎么辦,怎么做到成本可控?而且網絡本身具有國際化屬性,在自主可控和全球供應鏈之間肯定存在矛盾,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左曉棟:發(fā)現后門確實很難,特別是對操作系統(tǒng)等大型軟件,通讀一遍人家的源碼甚至都已經成為難以完成的任務,更不要說在上千萬行代碼中發(fā)現幾行特殊功能的代碼,況且人家還不一定能給你源碼。
廣義而言,這屬于供應鏈安全問題,各國政府都面臨巨大挑戰(zhàn)。為了回應外國政府的疑慮,華為公司采取的策略是增強透明性。例如,在英國成立專門機構,源碼交給英國政府審查。華為某外籍高管最近稱,華為是世界上接受審查最多的公司,這個結論可以成立。大家都知道美國國會曾經審查華為、中興,實際上這是華為、中興主動要求的。但美國國會無意關注中國公司的技術安全性,而是從企業(yè)有黨委、創(chuàng)始人曾經是軍人等角度評估認為中國企業(yè)不安全,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拋開這種“冷戰(zhàn)”思維,保障供應鏈安全有很多國際通行的措施。例如,對開發(fā)環(huán)境提出要求;防范產品在運輸、安裝過程中被篡改;盡可能選擇商業(yè)現貨產品;通過第三方采購,避免廠商知悉最終客戶。這種一系列綜合性的舉措,最終目的是最大化地降低后門攻擊風險。尤其是在涉及國家安全領域,很多國家都已經建立網絡安全審查制度,采取更嚴格的措施。
2017年6月1日,我國試行了《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最近根據形勢需要對該辦法作了修改,正在公開征求意見。文件提出,要考慮產品和服務的可控性、透明性以及供應鏈安全,包括因為政治、外交、貿易等非技術因素導致產品和服務供應中斷的可能性,還要考慮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受外國政府資助、控制等情況。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認識,認為在已然發(fā)生斷供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實現全面自主可控,不能指望同國外合作。但“自主”不能是閉門造車,而是必須堅持開放創(chuàng)新,不能搞義和團式的盲目排外,我們的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都不是為了排斥國外。維護國家網絡安全必須具有具備全球視野和開放心態(tài),我們要緊緊抓住和把握新興技術革命帶來的歷史性機遇,這一點絲毫不能動搖。特別是在當前局勢下,我們更要發(fā)出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聲音,并進一步提高開放合作質量、深化合作內涵,利用美國“退群”的契機引領世貿規(guī)則的重構。
觀察者網:您曾在采訪中舉過一個例子,在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現場,有些外賓竟然不敢使用主辦方發(fā)的小米手機,這些年來類似情況有所轉變嗎?現在美國用同樣的理由打擊華為5G時,您熟悉的外國朋友中對此看法如何?
左曉棟:我不認為這種情況有了本質改變。我看到一些號稱“中國通”的外國人,他們來中國拿個玻璃杯喝水都怕什么地方安裝了竊聽器。這是“以己度人”還是真的無知?兩種因素可能都有,更不要說普通外國人了。對中國的偏見不僅僅存在于網絡安全領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莫不如此。這不是靠我們解釋就能夠澄清的,因為我們不可能叫醒裝睡的人。
在中美貿易戰(zhàn)中,一些美國人頻繁玩弄“雙重標準”。我常常想,他們知道那是雙重標準嗎?他們當然知道,但他們認為,對待中國就是應當采用雙重標準,那是天經地義的?;赝麣v史,我們度過了挨打的時代,也度過了挨餓的時代,我們最終都是通過發(fā)展解決了問題?,F在處于挨罵的時代,發(fā)展依然是破局的唯一方法。
現在全世界都在討論華為的安全性,這不是壞事,因為在這種態(tài)勢下,西方國家依然沒有能夠拿出華為不安全的證據。雖然還不能下結論說西方普通公眾已經消除了對華為安全性的擔心,這需要一個過程,但總體趨勢對華為有利。美國對華為的打壓顯然是一種政治行為,早已超出技術范疇,西方普通公眾對這一點已經看得很明白,很多人驚訝于美國政府的無底線操作,特朗普“成功”吸引了普通公眾的注意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歷史會作出選擇。
觀察者網:關于網絡安全定義,西方國家認為信息技術及互聯(lián)網發(fā)展對國家政治和社會心理產生影響不屬于網絡安全,但中國認為是,所以雙方無法商談相關問題。目前,西方時有發(fā)生恐怖組織等通過社交媒體煽動或制造恐慌,或是假新聞試圖影響選舉,西方輿論也開始要求社交媒體進行干涉,您對這種趨勢有何看法?西方現在對網絡主權的觀點如何?
左曉棟:當年聯(lián)合國成立信息安全政府專家組、討論共識文件時,各方首先在兩個基礎性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一個是關于網絡安全的定義,西方國家反對把互聯(lián)網信息內容安全列進去,只愿意討論信息技術的安全。問題的實質是,一些國家要通過互聯(lián)網推行“顏色革命”、干涉他國內政,他們不允許主權國家對互聯(lián)網進行管理,要求各國政府保證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完全自由地在流動。
另一個是關于網絡安全威脅的類型,如黑客、病毒等。這看起來根本不是個什么大問題,但居然也一度“卡殼”。因為美國堅持要把“代理人”列為一種單獨的網絡安全威脅。這是在含沙射影,目的是把網上的黑客、犯罪組織等同中國政府關聯(lián)起來,指責他們是中國政府指使或假扮的,是中國政府的“代理人”,以迫使中國政府為此擔責。事實證明,商業(yè)竊密正是本次中美貿易戰(zhàn)的核心議題之一,美國為了制造這一議題早已處心積慮。
近年來,有兩件事情令西方國家自我“打臉”。一是恐怖主義威脅加劇,互聯(lián)網成為宣傳暴恐思想、組織暴恐行動的平臺,西方國家不堪其擾;二是一些西方國家認為其選舉結果受到了網上虛假新聞的影響,甚至指責別國通過互聯(lián)網干涉其選舉。這時候他們坐不住了,紛紛采取措施,例如美國迅速通過了《反外國宣傳法》。當然,這不意味著西方國家對互聯(lián)網治理的基本立場發(fā)生了根本改變,他們本來就擅長玩弄雙重標準。但迫于形勢,西方國家已經不再簡單地否認網絡空間主權,只是對“網絡主權”有不同解釋。
在這場關于互聯(lián)網治理模式的博弈中,很多發(fā)展中國家逐步認清了美國等西方國家試圖構建“網絡霸權”的真實目的,越來越認同中國的網絡主權主張,認為中國特色治網之道體現了中國智慧,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方案。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朱敏潔
- 最后更新: 2019-06-24 09:18:35
-
女大學生網貸500元還28萬仍被催債,新疆警方赴廣東抓人
2019-06-24 09:16 -
涉事校長之弟:我哥不缺錢,等待法律的公正
2019-06-24 08:59 疑案追蹤 -
身份確認,被害人之子回應
2019-06-24 08:59 疑案追蹤 -
湖南副省長:深挖細查“操場埋尸案” 除惡務盡
2019-06-24 08:39 疑案追蹤 -
幼童從3樓墜落 他跑過去徒手接下!
2019-06-24 08:07 暖心聞 -
長沙中考這題無正確答案,所有考生計滿分
2019-06-24 07:37 -
613分!將入讀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2019-06-24 07:34 高考 -
原校長否認知情鄧世平被殺害,但承認操場建設有問題
2019-06-23 23:02 疑案追蹤 -
國內首例!它52分鐘飛110公里跨海運郵
2019-06-23 22:38 科技前沿 -
“這是一個獎勵創(chuàng)作者的時代!”
2019-06-23 22:35 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山東高院原副廳級審判員劉元成退休2年半后主動投案
2019-06-23 21:40 廉政風暴 -
“操場埋尸案”尸骸確認為鄧世平,原校長被查
2019-06-23 21:29 依法治國 -
917名異地轉入考生考號連續(xù),是高考移民?廣東回應
2019-06-23 20:54 高考 -
臺北市政府:柯文哲將赴上海出席雙城論壇
2019-06-23 20:41 兩岸關系 -
這種精神,習近平要求繼承和發(fā)揚
2019-06-23 20:20 -
習近平以三“新”續(xù)寫中朝友誼新篇章
2019-06-23 20:15 中國外交 -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選出首位中國籍總干事
2019-06-23 20:01 -
“操場埋尸案”涉事校長任職經歷已被撤下
2019-06-23 19:05 依法治國 -
跪謝母親考生高考635分 想去北上廣
2019-06-23 17:28 暖心聞 -
臺灣詐騙犯這套說辭,令西班牙法官反感
2019-06-23 17:10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78“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3“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3“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7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43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