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錦祥:參院大選如愿,安倍是不是要放過韓國了?
關鍵字: 安倍日本參院選舉韓國在野黨【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姚錦祥】
作為令和年代的第一次國政選舉,此次日本參院大選獲得了廣泛關注。選舉結果并不令人意外,自公兩黨的議席數(shù)雖有減損,但依然保持了穩(wěn)定的過半數(shù)(141席);以立憲民主黨(下稱“立民黨”)為首的在野黨議席雖有較大提升,但依然無法撼動自民黨和“安倍一強”的政治格局(104席)。這不僅打破了2018年自民黨總裁大選后安倍“弱勢化”的傳言,黨內甚至在醞釀為安倍第四次競選連任鋪平道路。
2019年7月22日,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兼執(zhí)政黨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在自民黨總部出席新聞發(fā)布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安定政治”贏得選民青睞
自民黨此次競選的主軸就是所謂的“安定政治”,強調自民黨在社會經(jīng)濟、外交政策上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和政策連貫性,這是其他政黨所不具備的。尤其是在地緣政治、周邊外交和國際貿易形勢迅速變動的當下,保持政策的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這一訴求顯然發(fā)揮了作用,特別是在外交領域,安倍的外交人脈和在G20大阪峰會上樹立的良好形象,為此次選舉起到了很大的加分效果。
而與此相反,立民黨、國民民主黨等在野黨主打的則是“分配”議題,強調建立更公平的經(jīng)濟,解決“非正式雇傭”、大企業(yè)獲利過多、養(yǎng)老年金、消費稅率等問題。從選舉結果來看,這一訴求獲得了一定響應,立憲民主黨大增8個議席(共計32席),但其吸票效應依然有限。其一,民眾對在野黨的執(zhí)政能力依然高度懷疑,認為其只會批判而無法施政;其二,由于日本立法下調了選民年齡至18歲,“養(yǎng)老金”、“分配”等議題對這些年輕人缺乏吸引力。
因此,從此次選舉可以看出,對“安定政治”的關注似乎壓倒了一切,自民黨的執(zhí)政勢力得以再次鞏固。有趣的是,選舉結果剛出爐,自民黨內就傳出了支持安倍在2021年后第四次競選連任的消息,并考慮進一步修改自民黨章程,將“3屆9年”的規(guī)定進一步放寬至4屆。
目前來看,這一動向的可能性較大:第一,2020年東京奧運有望推動日本新一輪的經(jīng)濟景氣。筆者近期在東京目睹了如火如荼的基建、旅館建設,這將帶動就業(yè)和收入的階段性增長,并轉化為對自民黨的支持。
第二,安倍個人的政治抱負,尤其是改憲、對朝外交和北方四島問題,恐怕難以在2021年之前取得解決,他需要更多的時間。
第三,外界本來預計安倍會提前解散眾議院,實現(xiàn)“參眾同時改選”,提升民眾的投票熱情。但安倍并未這么做,而是將“解散眾議院”這一張牌留到未來使用,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政治風險。
第四,從自民黨的權力構成來看,原來被認為是“后安倍時代”有力候補的“岸田派”人士,在此次選舉中大量落敗,黨內抗衡安倍的力量有減弱的趨向。因此,安倍主導下的自民黨,恐怕仍是未來2-5年我們打交道的主要對手。
日本在野黨可能進一步分裂
所謂的“在野黨共斗”喊了很長時間,但遲遲難以落地。這一次日本各在野黨在32個單一選區(qū)進行合作,推出聯(lián)合候選人。但成果不彰,僅取得10勝22敗的成績,比3年前還減少了一個席位,這使在野黨內部對合作再次產生了極大的懷疑態(tài)度。實際上,不少政黨長期對日本共產黨保有偏見,對與日共合作持反對態(tài)度。
另外,從選舉結果來看,除了立民黨大增8個議席之外,社民黨議席未變化,共產黨減少1席,國民民主黨減少了2席,合作的成果似乎完全由立民黨獨享。與此同時,在野黨內部也出現(xiàn)了嚴重的競爭態(tài)勢,特別是在改選的復數(shù)選區(qū)。如京都選區(qū)(改選2席),共產黨的原有席位被立民黨奪取;在靜岡選區(qū)(改選2席),國民民主黨的議席也被立民黨奪走。實際上,立民黨和國民民主黨都是從原民進黨分裂出來,本就有觀點上的差別和矛盾,此番競爭可能會加大雙方之間的不信任感,外界所期待的“兩大政黨制”依然任重道遠。雖然立民黨黨首枝野幸男認為這一次的“共斗”取得了很大進展,希望繼續(xù)推進在野黨合作,但不可否認各黨態(tài)度存在明顯的“溫差”。
而且值得關注的是,不少票源轉向了其他小黨和新成立的政黨(如令和新撰組黨、從NHK守護國民黨),它們的議席大增6個(合計20席)。這體現(xiàn)出部分民眾既對自民黨不滿,也對主要在野黨失望,只好訴求新興勢力來改變日本的政治風氣。在此次競選過程中,在野黨就被揶揄為“完全記不住他們的名字”、“總在不斷分裂”等等,既無法提出有吸引力的政策選項,也未能體現(xiàn)出足夠的執(zhí)政能力。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后更新: 2019-07-23 08:39:10
-
警嫂抗議:法國警察今年已37人自殺,超去年全年
2019-07-22 23:11 法國見聞 -
“吸毒室”人滿為患 法衛(wèi)生部決定…
2019-07-22 22:54 觀網(wǎng)看片 -
蓬佩奧曖昧回應“伊朗逮捕CIA間諜”:他們天生愛說謊
2019-07-22 21:22 伊朗局勢 -
美媒稱中國將在柬埔寨海港駐軍,外交部回應
2019-07-22 18:45 中國外交 -
霍頓還鼓動季軍拒絕和孫楊合影 這是什么小學生行為?
2019-07-22 18:05 孫楊 -
“電力系統(tǒng)都快烤熟了”,紐約又有5萬戶因高溫停電
2019-07-22 17:57 -
烏克蘭新總統(tǒng)會中國企業(yè)團:簽100億美元初步清單
2019-07-22 17:52 -
韓國立法嚴懲網(wǎng)絡煽動自殺 最高可判兩年
2019-07-22 17:48 三八線之南 -
韓國6名學生闖入日本領事館示威,已被捕
2019-07-22 17:29 三八線之南 -
伊朗抓17名CIA間諜,部分已判死刑
2019-07-22 17:02 伊朗局勢 -
超級“熱浪”來襲,紐約又大停電
2019-07-22 16:20 極端天氣 -
西南航空的737MAX齊齊整整走進“墳場”……
2019-07-22 16:07 波音危機 -
宜家關閉在美唯一工廠 曾被美議員舉例批評特朗普貿易戰(zhàn)
2019-07-22 16:04 -
賈斯汀·比伯:感謝特朗普搭救歌手,可難民營的孩子呢?
2019-07-22 16:00 特朗普 -
音頻曝光!伊朗海軍“叫陣”英軍艦
2019-07-22 15:56 伊朗局勢 -
國際原子能機構日籍總干事任內去世
2019-07-22 15:53 -
“為傷員取出77顆子彈”,美議員候選人承認編造事實
2019-07-22 15:50 -
-
冰島海灘現(xiàn)50具鯨魚尸體 游客拍下凄慘一幕
2019-07-22 14:03 -
一名在日中國留學生被中國室友殺害
2019-07-22 13:34 海外華人
相關推薦 -
俄烏剛談完,這五人又湊一塊急call特朗普 評論 88美企“哭訴”:中方審批嚴格,我們沒庫存了 評論 238HDMI收稅20年,移動“超高清時代”能否有中國標準? 評論 161美企急電:快取消越南、印尼訂單,轉回中國 評論 133“無論承認與否,硅谷精英變成‘中國必勝論’擁躉” 評論 93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