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悅:我在日本國會外抗議新安保法現(xiàn)場
關鍵字: 新安保法新安保法通過安倍新安保法日本國會抗議新安保法憲法第九條抗日戰(zhàn)爭日本自衛(wèi)隊7月16日臺風登陸東京,注定了這是不平靜的一天。日本國會眾議院于這天下午強行表決,通過了首相安倍晉三提交的新安保法案。
表決過后,安倍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與此時眾議院外憤怒的抗議民眾形成了諷刺的對比。自2008年留日以來,我從未見過日本普通民眾,尤其是日本年輕人對政治表現(xiàn)出如此之大的熱情。在此之前,他們是我所見過的最不關心政治的一群人。曾經(jīng)看過一檔日本電視節(jié)目里講到,許多日本年輕人不但不參與投票,不知道時任領導人的名字,甚至連國歌也唱不全。首相接二連三地換,日本還是那個日本。體制治國之下,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條,政治在這里更像是政客間的自娛自樂。而在民眾看來,領導人大選似乎也沒有偶像團體總選舉來得吸引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群鮮少發(fā)聲的國民,甚至是“沒救了”的年輕人,都在這個悶熱的夏日里被一意孤行的政府逼上了街頭。16日爆發(fā)的大規(guī)模示威中,很大一部分參與者是學生。當晚的抗議活動中,一位在野黨男性代表用喇叭說:“40年前,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們都積極地參與政治。那是一個寧可不上課也要去游行的年代。而今天最令我振奮的是,我看到了年輕人的參與”。一位今年剛大學畢業(yè)的日本女生也于16日晚在Facebook發(fā)表文章,文中說到:“今天參加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示威。最大的感受是,日本還有希望?!?
為維持秩序,路上擺滿了路障
7月17日,暴風雨過后的東京迎來了今夏的第一聲蟬鳴。我同一位泰國朋友商量好,決定去國會前看一看。晚7點,剛走出永田町站1號檢票口,我們便看見三名警察,氣氛頓時凝重起來。走出地鐵站后,可以看到主要路段的斑馬線前全被設置了路障,遠遠地就能聽到抗議的人聲和鼓聲。本就不寬的人行道被劃分成更窄的兩段,一邊給抗議民眾,另一邊則供普通行人正常使用。我們朝著聲音的源頭行進,其間不斷有示威者匯入隊伍:“不要破壞憲法第九條!”,“決不允許戰(zhàn)爭!”,“打倒安倍政權!”……他們有的手持標語,有的則身著印有示威口號的服裝。仔細觀察抗議人群,有人跟隨組織者大喊口號,也有人拿著標語靜靜地坐著。一有人從前方退下來,后方的人便會邊鞠躬邊道一聲“您辛苦了!”。
我們隨著人流前進,越靠近中心人群越緊湊,氣氛也越熱烈。不少人聚集在憲政紀念館前,他們打出的口號是安倍政權“有悖民主”,“有悖憲法”。我發(fā)現(xiàn)路邊有免費提供飲水和食物的小站,還聽到組織者用喇叭廣播附近車站的客流,呼吁大家往相對人少的區(qū)域移動,保證行人正常通行。一切像是事先排練過一樣有條不紊,這是絕無僅有的“日本式示威”。民眾的沉著理性讓安倍當局的一意孤行顯得更加智昏。
抗議人群中,有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有發(fā)福的中年上班族,有大學生社團,有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有手舉彩虹旗的LGBT團體,有身穿制服的高中生......參與者構成之豐富是我所沒有想到的,與其說人們是在抗議安倍,更不如說是在捍衛(wèi)和平。這絕不是日本一國的事情,更關乎全人類的利益。作為侵略者,日軍犯下的罪行永遠不會被忘記。然而作為戰(zhàn)敗國,日本民眾也遭受了莫大的苦難。或許正因如此他們才這般珍惜和平,珍惜到甚至愿意接受自己國家“被閹割”的現(xiàn)狀也不愿再被卷入戰(zhàn)爭。
據(jù)一位姓單的朋友對我講,16日晚的示威中有日本老人告訴他:“我們都是快死掉的人。日本的未來還是要靠年輕人”。他們是真的不希望打仗。還有老人為了團結(jié)外國人和年輕人的力量,特意喊出英文口號,可他們英語也不好,只會說簡單的“I say ABE you say NO”,這個細節(jié)頗令人感動。現(xiàn)場還有一些中國人夾雜在抗議隊伍中,打著“反對戰(zhàn)爭,捍衛(wèi)和平”的口號譴責安倍當局的行為。其中一位男性朋友表示:“在現(xiàn)場很容易受到感染。雖然去之前坦率地說只是想去親歷歷史,并沒有做太多的準備。但去了之后便受到感染,會跟著示威人群一起用日語大喊口號。”
現(xiàn)場民眾舉著口號抗議安倍政府通過新安保法
站在日本的角度上看,這多少都有些可悲,然而造成這個局面的又是誰呢?安倍政權如今的自大只會令人聯(lián)想到曾經(jīng)那個妄圖征服世界的軍國,一個可以粗暴無視本國民眾聲音的政權,還能指望其維護世界的和平嗎?輿論認為,日本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擴大日本自衛(wèi)隊在海外的軍事活動,最直接影響的正是日本當今的年輕人。這意味著他們本身及親友都有可能被送上戰(zhàn)場充當炮灰,重演祖輩的悲劇。
我從本科時來到日本,至今已經(jīng)有六年多的時間了。正如一開始提到的,大部分日本人是不太愿意討論政治的,你問他他也不見得愿意說,這或許和日本人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他們習慣把真實的想法埋在心里。而那些愿意告訴你的人,如果你日語講得順暢,他們會從情感上認為你是“日本人”或者“親日”的人,因此語言會比較委婉。但是據(jù)我的觀察,尤其是對日本媒體的觀察,日本對中國的日益強大是充滿畏懼和不平衡的。而媒體也專挑中國的負面新聞去報道,無形中加劇了日本民眾對中國的敵對心理。如果說之前日本還有左派或者偏左的媒體,那么安倍上臺后基本已經(jīng)沒有了,媒體右傾很嚴重,就更難看到對中國的客觀報道了。
然而政治歸政治,百姓最關心的還是切身的利益。自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之后,中日之間長期保持政冷商熱。見識了中國游客購買力的日本商家都在積極擴招懂中文的員工,現(xiàn)在東京的大型商場里幾乎每一個柜臺都有中文看板,并配有會講中文的店員。日語中有一個詞叫“外人”,類似于中文中的“老外”。有所不同的是,我覺得日本人口中的“外人”更多是指金發(fā)碧眼的洋人。有時日本同學跟我聊天會很自然地說“你看那些老外”如何如何,完全沒有把我這個外國人當“老外”,由此也可以看出,即便政府和媒體都在有意無意地煽動反華情緒,對普通日本民眾而言我們同是東亞人,彼此之間還是有認同的。
無疑,日本“新安保法”的通過在打破這種認同,猶如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對國際社會來說此舉充滿了危險,更為亞太地區(qū)的穩(wěn)定埋下了重大隱患,中日關系必將更加步履維艱。與此同時,雖非本意,安倍卻也進一步喚醒了日本年輕人的公民意識和國際責任。以90后為主力的學生團體SEALDs(Students Emergency Action for Liberal Democracy-s)在此次示威活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不論未來日本是否有再次發(fā)動戰(zhàn)爭的可能,一群受教育程度高,素質(zhì)過人,現(xiàn)在還關心起政治的年輕人只會令日本愈發(fā)強大。站在歷史的轉(zhuǎn)折點上,作為目睹這一切的中國留學生,更堅信我輩別無他途,唯有腳踏實地,自強不息。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49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82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09“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
哥倫比亞總統(tǒng)在華表態(tài):確認加入!
-
以色列要求國際刑事法院撤銷對內(nèi)塔尼亞胡逮捕令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持股市值超450億元,西北大學副校長成陜西首富
-
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