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川:古希臘的歷史到底是不是后人偽造的?
關鍵字: 古希臘偽史希臘偽史考西方中心論羅馬帝國荷馬史詩亞里士多德【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逝川】
在談到希臘的時候,各位讀者的腦海中會出現什么?是荷馬史詩中的美女海倫和特洛伊木馬?是旅游勝地的圣托里尼和帕特農神廟?還是影視和動畫中的斯巴達300勇士和圣斗士?
德國女演員黛安·克魯格曾在電影《特洛伊》中飾演美艷的海倫(圖片來源:德國《明鏡周刊》)
這幾年的中文互聯網上,關于希臘,除了破產和難民外,正在漸漸形成這樣一種氛圍:古希臘的輝煌是人造的,是西方學者精心打造搶占文明制高點的一部偽史。
這樣一種觀點的源頭,其實可以上溯到17世紀,法國人就已經這么干過了,阿爾杜安神父就帶著徹底懷疑的態(tài)度假設大部分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章都是14世紀多明我派的偽作(《伯里克利:偉人考驗下的雅典民主》)。
所以2013年出版的何新先生的著作——《希臘偽史考》也只能說是太陽底下無新事了。里面提到了一些有趣的觀點,尤其是古希臘只是一個地名而非一個殖民帝國,亞里士多德著作太多范圍太廣更像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些觀點經過各種社交網絡的傳播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支持者認為何新先生分析有理有據,古希臘史不過是為了穩(wěn)固西方中心論的工具;反對者也不少,認為此書只不過利用貶低他人來獲得廉價的民族自豪感罷了。
去年習近平主席把過去的三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擴展到了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于是筆者也想著來蹭蹭熱點,聊一聊這有趣的古希臘。
希臘的歷史
如同化學領域在談論某種物質毒性的時候不說明劑量是在耍流氓,談論希臘歷史的時候不指明斷代也是耍流氓,所以先來回顧一下希臘歷史斷代。由于希臘人的勢力范圍在歷史上有很大的變動,因此希臘歷史所涉及的相關地域具有相當彈性,每一個時期的地域范圍都不盡相同(這點其實同我國是相似的,只不過我國是隨著歷史發(fā)展,從黃河流域的一小塊地方擴展到現今的大公雞,可不要以為是充話費送的哦)。
希臘按已有的考古發(fā)現和文獻記載可以分為史前時代、黑暗時代、古風時代、泛希臘時代、羅馬時代、中世紀、奧斯曼帝國時代、現代希臘。
史前時代
約公元前2000年,從巴爾干半島來了一群人,自稱Hellens(希倫人),進入了希臘半島,并擴展到愛琴海一帶。希倫人與愛琴海沿岸的原住民相互融合同化,形成了希臘人的祖先。這段時間,按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年代表,華夏文明正處于夏朝時期。
這段時期是希臘的青銅時代,愛琴文明中的佼佼者,當首推名氣最大的米諾斯文明(也是爭議很大)和邁錫尼文明。
米諾斯文明,又因為發(fā)現以克里特島而被命名為克里特文明,活躍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700年~約前1450年。由于該文明的文字線形文字A尚未被破譯,所以就連米諾斯這個名字也是現代考古學家給起的,來源于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作為一個海上商人的文明,曾經活躍于愛琴海各個島嶼之間,最終為邁錫尼人占領而結束。
荷馬雕像
邁錫尼文明,因伯羅奔尼撒(Peloponissos)半島上的邁錫尼城而得名。她繼承和發(fā)揚了米諾斯文明,后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滅亡。這是古希臘史前時代重要的一個階段,眾多古希臘神話和文學的設定都在此時期,最有名的一部作品,當屬《荷馬史詩》?!逗神R史詩》由《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組成,分別記錄了特洛伊戰(zhàn)爭第十年的故事和伊薩卡國王奧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歸國途中十年的漂泊故事。
黑暗時代
邁錫尼文明衰落于約公元前1100年,標志著希臘歷史進入了黑暗時代(Greek Dark Ages又稱荷馬時代Homeric Age),這段時期持續(xù)了約300年,期間希臘的人口和文化都大幅度下降。直到約公元前800年,最早的古希臘城邦崛起才結束。
關于邁錫尼文明衰落的原因,至今尚無定論。有學者假設邁錫尼文明毀于巴爾干半島北部的多利安人入侵,這些來自希臘北部和西北部的居民,受旱災饑荒逼迫南遷。他們經陸路和海路,穿過希臘中部,進入伯羅奔尼撒半島,所過之處城市焚毀,居民慘遭屠戮,邁錫尼文明一度中斷退回到了原始時代。
但也有學者憑借新發(fā)現的考古證據認為有可能是干旱和糧食歉收毀滅了邁錫尼文明,而并非多利安人入侵。
總之,在這一時代的末期,希臘的歷史車輪終于繼續(xù)前進,來自北方的多利安人入侵抑或是移民,也和希臘的原住民逐漸融合,開始建立大大小小的城邦,希臘的文明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進入了古風時代。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16“英美貿易協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5“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9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45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