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鏈途|從30萬以上到15萬級,高階智駕如何飛入千家萬戶
【導讀】 成本降低、技術領先的中國汽車正在受到全球市場越來越廣泛的認可。伴隨著中國汽車品牌的發(fā)展,中國汽車產業(yè)究竟發(fā)生哪些深刻變化?中國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又是如何跨領域與其他產業(yè)協(xié)同共進,從而整體提升中國制造能力?登峰而見星辰,經過多年攀登與拼搏,不知不覺中,已見滿目星辰。
(文/周盛明 編輯/高莘)
在中國市場,曾經30萬以上新勢力才會配備的高階智駕正在進入15萬級的主流價格區(qū)間。高速NOA(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城區(qū)NOA、自動泊車……這些曾經昂貴、小眾的配置,現在正以星星之火匯聚之勢登上更寬廣的舞臺。
今年8月,小鵬汽車宣布旗下新品Mona M03推出全新高階智駕方案,具備高速、城區(qū)輔助駕駛的能力,售價僅為15.58萬。
同樣在8月,廣汽埃安宣布,搭載激光雷達,具備城區(qū)、高速輔助駕駛能力的“霸王龍”車型售價范圍進入16萬價格區(qū)間。
今年9月,寶駿聯合卓馭科技(原大疆車載),將具備城市記憶領航輔助、高速輔助駕駛能力的車型售價進一步拉低到10.98萬。同樣在9月,深藍汽車宣布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SE版本的車型起售價為16.69萬。
回溯時間線,從2019年6月特斯拉向中國地區(qū)訂閱了FSD軟件的車主推送高速NOA開始,中國車企和相關供應商開始相繼推出各自的NOA產品。
根據“億歐智庫”的研報,2023年中國高階智駕功能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其中高速NOA的滲透率達到了4%,城區(qū)NOA的滲透率為0.1%。
不同等級智能駕駛滲透率預測 億歐智庫
“億歐智庫”預測,2024年高階智駕功能滲透率預計將達到8.5%。其中高速NOA將同比翻倍達到8%,城區(qū)NOA將達到0.5%。
從長期來看,到2030年,預計高速NOA滲透率將達到55%,城區(qū)NOA將達到25%,高階智駕的總滲透率將會達到80%。
攻下第一個山頭
面對新舊能源轉型、智能駕駛投入和市場價格戰(zhàn)等多重挑戰(zhàn),車企正在經歷一個“賺錢難”的困難時期。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1—8月,我國汽車行業(yè)利潤率僅4.7%,甚至低于下游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率(6.2%)的平均水平。
而高階智駕占總成本的比重也成為了一個兩難困境:一邊是消費者對高階智駕普及的期待,一邊是車企算不過來的虧損帳。
在這種情況之下,高階智駕的成本成為了行業(yè)必須攀登的山峰。其中,感知元件中成本最高的激光雷達是我們第一個攻下的山頭。
以美國企業(yè)Velodyne的產品為例,曾經該公司一顆64線的激光雷達售價高達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3萬),高昂的成本讓該零部件只能被一些研發(fā)L4級別的自動駕駛公司采購。
但中國的入局讓車載激光雷達在技術和成本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參考中國企業(yè)禾賽科技披露的數據,2019年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產品均價為1.7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但在4年后的2023年,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均價為448美元(約合人民幣3200元),下降幅度高達95%。
車載激光雷達的感知畫面 禾賽科技
參考市場研究機構Yole Group發(fā)布的數據,2023年,禾賽科技、速騰聚創(chuàng)、圖達通、華為、覽沃等中國的激光雷達供應商合力拿下了全球84%的市場。
激光雷達廠商市場份額 Yole Group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激光雷達的成本驟降,但對于15萬級別的車型而言,接近3200元人民幣的支出仍然不算便宜。
大疆車載負責人沈邵劼曾表示,整套智能駕駛軟硬件系統(tǒng)的理想成本約為整車成本的3%—5%。
以15萬元的車輛成本價和5%的比例計算,留給高階智駕的成本空間只有7500元。如果激光雷達占據了3200元,那么留給其他硬件(如攝像頭、超聲波/毫米波雷達、智駕芯片)和軟件開發(fā)的成本空間只有4300元,這是一個極具挑戰(zhàn)的目標。
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中國高階智駕的研發(fā)出現了兩個流派:第一,不斷降低激光雷達的成本,繼續(xù)在高階智駕中保留該零部件。
從趨勢來看,2024年開始,國內激光雷達也進入“價格戰(zhàn)”。今年1月,激光雷達公司一徑科技推出長距激光雷達ZVISION EZ6,號稱價格低于2000元;今年3月,億咖通表示能夠將短距激光雷達的售價降低到100美元左右,長距則為200美元左右;速騰聚創(chuàng)也在此前推出了中長距激光雷達MX,預計成本同樣會低于200美元。
速騰聚創(chuàng)車載中長距激光雷達 速騰聚創(chuàng)
而對于一些軟件算法見長的公司來說,“通過軟件算法的提升,實現無激光雷達的高階智駕”成為了第二個流派。
不盲從特斯拉
從原理上來說,不管是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還是超聲波雷達,他們都是通過電磁波的發(fā)射、反射來識別目標、搜集信息。對通過可見光的反射來識別物體的攝像頭而言,雷達對于極端條件的適應性更好。
在去激光雷達的流派之中,特斯拉是最為激進的代表。除了堅決不在量產車上使用激光雷達之外,特斯拉還在2021年取消掉了車上的毫米波雷達、2022年取消了車上的超聲波雷達。
純視覺方案的特斯拉FSD 特斯拉官網
但這也帶來不少弊端。本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決定對特斯拉展開調查,原因是他們接到了四起關于FSD的事故報告,這些事故報告顯示,由于道路能見度降低,車輛發(fā)生了碰撞。
從客觀來說,特斯拉在基于純視覺的智駕算法上處于行業(yè)頂尖的水平,但這無法繞開攝像頭本身的物理極限。
所以,基本上所有研究視覺高階智駕方案的國內公司,就算去掉了激光雷達,也大都會保留毫米波雷達作為攝像頭的補充。在此基礎上,國內車企和供應商進步迅猛的軟件算法能力也讓系統(tǒng)的價格被進一步拉低。
舉例來看,華為乾崑智駕ADS SE版本配備了10顆攝像頭、3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相比標準版本3.6萬元的選裝價格,ADS SE版本高階功能包一次性購買價格僅為5000元。
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SE的深藍S07 深藍汽車
在華為既往的軟件算法優(yōu)勢下,該系統(tǒng)除了缺少城區(qū)輔助駕駛之外,基本保留了ADS標準版的核心能力。
此外,由于大疆的視覺算法能力在無人機領域得到的積累,卓馭科技(原大疆車載)的高階智駕解決方案也以高性價比路線獲得了不錯的聲量。
據悉,卓馭科技推出的基礎版本解決方案(7顆攝像頭+32Tops算力)硬件成本大約在5000元左右,升級版(7顆攝像頭+100Tops算力)硬件成本大約在7000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方案在實際落地中也都搭載有毫米波雷達。
卓馭科技7V中算力方案 卓馭科技官網
目前,大眾汽車已經宣布在新款途觀L Pro版和新一代邁騰上采用卓馭科技成本在7000元左右的智駕方案。
此外,高階智駕的芯片也慢慢從英偉達一家獨大,變成了國內廠商“百花齊放”的新局面,這也為高階智駕的成本降低貢獻了不容忽視的力量。
比如,華為的ADS輔助駕駛系統(tǒng)均采用了華為自研的MDC計算平臺。理想的L系列的Pro版本也采用了國內企業(yè)地平線推出的“征程5”芯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國內搭載地平線芯片打造NOA功能的車型超過20款,逐漸和英偉達形成平分秋色的局勢。
華為MDC計算平臺 華為
此外,領克也基于國內芯片企業(yè)“黑芝麻智能”的華山A1000芯片推出了高速NOA功能。
從客觀來說,目前英偉達仍是車企開發(fā)城區(qū)NOA等更前瞻高階智駕功能的首選芯片。拋開營銷層面的原因,產品本身的算力優(yōu)勢和先發(fā)優(yōu)勢帶來的完善開發(fā)生態(tài)都是車企選擇的理由。
但從趨勢上看,華為、地平線、黑芝麻正在推出更高算力的產品,他們也在組建更便于開發(fā)者工作的生態(tài)。從這個角度而言,智能駕駛的芯片部分似乎又在復刻當年激光雷達價格被打下來的故事。
走得快,更要走得穩(wěn)
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度高、跨多個學科的復雜功能,高階智駕在中國的普及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決定新技術能否下沉到千家萬戶的關鍵點正是“成本”。
從現在來看,中國在智駕產業(yè)的多個鏈條上正在擺脫外國的依賴。諸如激光雷達等感知元件、軟件算法,甚至包含智駕芯片在內的計算單元都在打破技術壁壘,共同推動高階智駕技術下放到15萬級主流大眾市場。
從這個角度而言,就算車企不具備全棧自研的能力,他們依舊可以選擇和國內優(yōu)秀的供應商合作來推出標準化的高階智駕產品。
而從發(fā)展歷程來看,由于高速、泊車場景下的道路較為封閉,場景較為簡單,所以往往只需要較少的傳感器和較小算力的芯片,這就帶來了成本上的降低空間,也為高速NOA、自動泊車等功能在15萬級別新車上的普及鋪平了道路。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15萬級別的汽車市場來說,用戶往往更追求有性價比的價格和足夠穩(wěn)定的使用體驗。
從這個角度而言,與其追求城區(qū)NOA這類復雜的功能在15萬級別的新車上“跌跌撞撞”,不如先將高速NOA、自動泊車、主動安全功能等經過驗證且成熟的高階智駕功能先普及開。
所以,在高階智駕向15萬級別普及的大趨勢下,比起追求“走得更快”的功能,大眾所需要的或許是“走得更穩(wěn)”的產品——而事實證明,我們已經擁有了這樣的基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周盛明 
-
獨家|開展變革之旅要向中國“取經”
2024-10-22 21:22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聚焦電動化可持續(xù)發(fā)展,日產邁出新一步
2024-10-22 18:5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香奈兒首次參與體育贊助,冠名的這項比賽游客也喜歡
2024-10-22 18:10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高額稅費“嚇”住多家航司,這國旅游業(yè)面臨挑戰(zhàn)
2024-10-22 17:19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印尼新總統(tǒng)就職,游客1印尼盾環(huán)游雅加達
2024-10-22 17:11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與奇瑞聯手,韓國KGM加強未來技術開發(fā)
2024-10-22 11:0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212越野車,“先行者”歸來
2024-10-21 21:0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200年前的技術構想,可能帶來21世紀的能源革命?
2024-10-21 19:40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泰國曼谷計劃對市區(qū)車輛征收擁堵費,用以實現軌交統(tǒng)一票價
2024-10-21 17:2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為擁抱限時,這一機場新規(guī)惹爭議
2024-10-21 15:49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歐盟電動車銷量不振,原因找到了
2024-10-21 13:5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明年在智能化上“不客氣”的奇瑞,藏了哪些大招
2024-10-21 12:34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長:中國市場成埃及旅業(yè)復蘇標志之一
2024-10-21 12:06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助力古跡資產保護,比亞迪與《黑神話:悟空》達成全球戰(zhàn)略合作
2024-10-20 18:5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因FSD發(fā)生致命事故,特斯拉遭美監(jiān)管機構調查
2024-10-20 18:48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新車看點丨越野基因續(xù)寫傳奇,奔馳G級全動力矩陣直面挑戰(zhàn)
2024-10-19 20:1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中國車企閃耀巴黎車展,為歐洲展現互通合作的益處
2024-10-18 20:3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波音風暴:罷工與審查夾擊下的交付危機,引發(fā)全球航司"怒潮"
2024-10-18 19:2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紙票終結?全國鐵路客運電子發(fā)票11月全面上線
2024-10-18 17:42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瑞士格勞賓登州邀請中國游客解鎖“秋冬奇跡”
2024-10-18 16:10 觀出行 品位·出行
相關推薦 -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86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55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4最新聞 Hot
-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担钤愕臅r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