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汽傳祺GS4 PLUS開啟預售:一場輸不起的戰(zhàn)爭
最后更新: 2021-06-11 06:55:10出品:觀察者網汽車頻道 / 引擎視線
作者:潘昱辰 編輯:婁兵
5月31日,廣汽傳祺GS4 PLUS正式開啟預售,并定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新車預售價為13.5萬-14.6萬元,比現(xiàn)款GS4的官方指導價高出2-4萬元,比現(xiàn)款GS5入門款指導價高出近9千元。
與現(xiàn)款相比,GS4 PLUS采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根據車型的不同設計了兩套不同的前臉。當然,顧名思義,新車最大的變化還是在尺寸上,GS4 PLUS擁有更長的車身與軸距,長寬高分別為4710mm/1885mm/1726mm,軸距為2710mm,由普通緊湊型SUV升級為A+級SUV,全面超過了既有傳祺GS4。
新車的內飾采用了紅+黑的全新撞色設計,搭配大尺寸中控液晶屏等配置。動力方面,傳祺GS4 PLUS在現(xiàn)有1.5T發(fā)動機的基礎上新增了一款2.0T發(fā)動機,兩款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24/185kW,峰值扭矩為265/390Nm,匹配6速自動變速箱。
品牌升級是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必經之路。伴隨著中國自主品牌的發(fā)展,頭部品牌們近兩年來陸續(xù)推出尺寸更大、配置更高的A+級SUV,因而傳祺GS4 PLUS的推出無疑也是順應潮流之舉。只不過與主要的競爭對手相比,該車型的上市時間點還是顯得有些偏晚了。
作為傳祺GS5的替代品,傳祺GS4 PLUS的成敗,某種程度上也關系著廣汽乘用車的未來——是咸魚翻身重回巔峰,還是就此沉淪到底。而對于在二線自主品牌中艱難生存的廣汽乘用車而言,傳祺GS4 PLUS某種意義上也是在為過去缺乏進取精神的產品策略埋單。
借光GS4?
盡管本質上是GS5的替代品,但從傳祺將新車命名為GS4 PLUS的做法不難看出,傳祺一面是對GS5的傳承毫無信心,另一面,則是希望能夠借助品牌旗下的GS4的成功形象,改寫局面。
只是,曾經位居SUV市場銷量第二名高位的GS4也早已今非昔比。
自第一代上市起,傳祺GS4便一直是廣汽傳祺品牌中銷量最高的車型。第一代傳祺GS4誕生于2015年,首先搭載1.3T發(fā)動機。次年,GS4 新增1.5T發(fā)動機和適時四驅車型,變速箱也由7速雙離合變?yōu)?速手自一體。
作為廣汽乘用車旗下的頭牌,于2015年上市的傳祺GS4曾一度取得月銷破2萬、最高3.5萬輛的佳績,在SUV排行榜中僅次于哈弗H6。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傳祺GS4的產品力開始慢慢落后于同級對手,銷量也因此逐漸退坡。
第一代傳祺GS4上市時,國內SUV市場仍是一片藍海。借助整體市場的高速增長期,傳祺GS4憑借先發(fā)優(yōu)勢迅速吃下了大量市場份額。上市僅三個月,傳祺GS4銷量便已破萬。彼時的傳祺GS4真可謂“一車之下,萬車之上”,除了正值巔峰的“神車”哈弗H6之外,傳祺GS4在當時的中國SUV市場鮮有敵手。
然而,傳祺GS4的初戰(zhàn)告捷,似乎也讓廣汽乘用車有了吃老本的底氣。而對于這款當家花旦的改款,廣汽乘用車最初的策略也只是進行小修小補。2018年,新款GS4正式上市,但除了對前臉進行微小變化、內飾加入中控大屏外并無太多變動。此外,廣汽傳祺還曾推出GS4 EV、GS4 PHEV和GS4 coupe等衍生車型,但同樣未在市場掀起太大波瀾。
而就在GS4吃老本的同時,實力強勁的自主品牌對手們正后來居上。2016年,榮威RX5、吉利博越先后上市,GS4的基本盤開始受到挑戰(zhàn)。而接下來的車市整體下行則給了傳祺GS4當頭一棒。最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傳祺GS4的產品力開始慢慢落后于同級對手,銷量也因此逐漸退坡。
自2018年起,中國汽車市場開始了為期三年的負增長。中國SUV市場也由增量轉為存量,昔日藍海成為紅海,傳祺GS4也受到整體下行環(huán)境的沖擊。2018年,傳祺GS4年銷量為23.6萬輛,在自主品牌中位列第三,次于哈弗H6和吉利博越。但其相比上年下降了29.7%,是排名前十的SUV中降幅最大的一款。
隨著第一代GS4產品周期步入晚年,GS4本身的質量問題也開始逐步涌現(xiàn),且多數集中在發(fā)動機、變速箱等動力系統(tǒng)上。2018年,廣汽傳祺共計召回超過26萬輛車型,召回原因是燃油泵磨損產生泵油中斷,可能導致車輛行駛中熄火隱患。但卻不包括銷量最高同時投訴最多的GS4。
傳祺SUV不再靈光
2019年,累計銷量達到112萬輛的第一代GS4正式停產。同年11月,第二代傳祺GS4上市。新車型基于廣汽最新的GPMA架構打造,該架構最大的亮點是車型零部件通用化率達50%,并兼容燃油車、PHEV、HEV等多種能源形式。
在此基礎上,第二代GS4的造型設計比上代更加精致和動感,尺寸也有所加長,內飾的質感也比舊款有所提升,動力則延續(xù)了老款的1.5T發(fā)動機和6AT組合。
只不過,第二代GS4的上市背景已與第一代不可同日而語。2019年9月的成都車展上,隨著兩款A+級國產SUV的上市,拉開了自主品牌競爭激化的序幕。吉利博越PRO、長安CS75 PLUS等車型開始以更新穎的外觀、更高級的配置、更寬裕的空間和更強的動力(均提供2.0T發(fā)動機)搶占為剩不多的蛋糕,銷量迅速反超產品力有限的第二代GS4。
消費者的用腳投票,導致2019、2020年,傳祺GS4連續(xù)兩年銷量跌至SUV排行前15名外。更糟糕的是,自GS4的上市以來,廣汽乘用車逐漸患上了對這款車型的依賴癥。
在第一代GS4上市之前,廣汽乘用車的SUV矩陣主要依靠上市于2012年的傳祺GS5,該車型巔峰時期月銷在6000輛以上,但GS4的上市迅速吞噬了傳祺GS5的生存空間,導致其銷量迅速滑坡以至于無人問津的地步。
而在GS4之后,廣汽乘用車為擴張SUV產品線,陸續(xù)上市了GS3、GS7、GS8、全新GS5等車型,但由于廣汽乘用車在產品結構上缺乏區(qū)分度,導致除GS4以外的SUV車型全部遭到GS4的擠兌,始終無法打造出堪比GS4的爆款,并迅速被市場所遺忘。
其他產品均缺乏競爭力、GS4的發(fā)展也陷入停滯,傳祺SUV早已全面失守,而對于依賴SUV表現(xiàn)的廣汽乘用車而言無疑是一記重創(chuàng):
2018年,廣汽乘用車累計銷量53.5萬輛,同比尚能逆勢增長5.23%;但到2019年,廣汽乘用車年銷暴跌28.14%,僅剩35.4萬輛,其中傳祺GS4僅售出10.5萬輛,同比暴跌57.4%;2020年,廣汽乘用車上半年的銷量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雖然在下半年奮起直追,但全年依然出現(xiàn)7.95%的下滑。
今年1-4月,傳祺GS4共計銷售3.6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占廣汽乘用車同期總銷量的近四成。然而客觀來看,這依然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市場尚未完全復蘇,基數較低的基礎之上。且值得一提的是,受到GS4 PLUS上市的影響,4月傳祺GS4的銷量為7831輛,同比下滑了11.1%。
輸不起的戰(zhàn)爭
傳祺GS4如今的處境,也是廣汽乘用車在自主品牌市場地位的真實寫照。當下,年銷在100萬輛以上的吉利、長城、長安構成自主品牌一線,二線主要集中在年銷40萬輛以上的上汽乘用車、奇瑞和比亞迪等品牌之間。而年銷僅35萬輛的廣汽乘用車已然在激烈的競爭中掉隊。
可見,對于即將上市的傳祺GS4 PLUS而言,這將是一場輸不起的戰(zhàn)爭。然而,僅就傳祺GS4 PLUS既有的外在表現(xiàn)來看,廣汽乘用車依然缺乏賦予產品亮點的能力。
盡管自第二代GS4起,廣汽乘用車已經開始應用GPMA架構,不過目前基于該架構的產品也才剛剛推向市場。而新平臺的引入也只是給廣汽乘用車保留了一張繼續(xù)參與市場競爭的入場券。
就GPMA打造的傳祺GS4 PLUS來說,其在尺寸、配置和動力等主要領域,相較既有競品均不具備絕對優(yōu)勢。至于廣汽乘用車此番將GS5換代為GS4 PLUS,其目的顯然是試圖借助GS4的品牌效應,合并第二代GS4和GS4 PLUS的銷量,從而創(chuàng)造更好看的數據。對于這招,吉利、長安等車企早已屢試不爽,廣汽乘用車也只是如法炮制而已。
在現(xiàn)時期,中國品牌SUV市場基本維持哈弗H6、長安CS75和吉利博越的三強格局,比亞迪宋和榮威RX5等車型則居于二線。另一方面,在傳祺GS4 PLUS下線之前,吉利最新SUV——星越L也已開啟預售,該車型的車身尺寸全面超越了現(xiàn)有的A+級SUV,且擁有沃爾沃CMA架構背書。在這樣一片紅海中,傳祺GS4 PLUS站穩(wěn)腳跟都不算容易,重回昔日“老二”地位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
此外,對于想要重返賽道、使廣汽集團擺脫對“兩田”過度依賴的廣汽乘用車而言,傳祺GS4 PLUS的上市也僅僅是一個開始。想要獲得更好的市場反饋,廣汽乘用車在產品更新頻率、產品結構調整、設計、品控等多個方面都有很長的路要走。只不過,如果GS4 PLUS第一戰(zhàn)就輸了,那等待廣汽乘用車的結局注定不會完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UNI系列破萬,助力長安蟬聯(lián)冠軍
2021-06-10 17:34 汽車工業(yè) -
比亞迪5月銷量成績單值得吉利、長城認真學習
2021-06-10 16:22 汽車工業(yè) -
“兩田”為主,自主為輔,廣汽集團公布5月銷量數據
2021-06-10 15:45 汽車工業(yè) -
長城5月銷量同比增長6.2%,痛苦和快樂哪個多?
2021-06-10 14:20 汽車工業(yè) -
同比下降12%,吉利汽車5月銷售新車9.62萬輛
2021-06-10 10:02 汽車工業(yè) -
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fā)《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實施方案》
2021-06-10 09:00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丨5月車市:通用和日產“跳水” 特斯拉回光返照?
2021-06-09 11:58 汽車工業(yè) -
鋰電原材料價格瘋漲,車企、電池廠商等多方爭相“買礦”
2021-06-09 11:03 汽車工業(yè) -
調查 | 遮掩問題顛倒黑白,一汽-大眾的態(tài)度讓探岳車主維權無門
2021-06-08 18:34 汽車工業(yè) -
羅明在神龍汽車最后的窗口期接管東風標致
2021-06-07 19:26 汽車工業(yè) -
“腹中空”的ARCFOX根本穿不上“豪華”這件外衣
2021-06-07 16:58 汽車工業(yè) -
車市周觀察 | 特斯拉訂單數腰斬,全新Q5L、傳祺GS4 PLUS能否救主?
2021-06-07 11:43 汽車工業(yè) -
恒馳5款車啟動夏季測試 將在吐魯番挑戰(zhàn)高溫
2021-06-06 22:21 新能源汽車 -
廣汽埃安銷量破萬,卻離用戶越來越遠
2021-06-04 17:40 汽車工業(yè) -
集度汽車要小心超速,也要小心合伙人吉利
2021-06-03 18:56 汽車工業(yè) -
存在安全隱患,特斯拉召回734輛進口Model3電動汽車
2021-06-03 16:07 大公司 -
何小鵬蹲守寧德時代背后,新能源車企更懼“電池荒”
2021-06-03 10:55 汽車工業(yè) -
一汽-大眾三十而立:被一個顆粒捕捉器全面打敗
2021-05-31 17:35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 | 4月MPV市場:從來不乏攪局者
2021-05-31 17:29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丨自主轎車:主動放棄和全面沖擊
2021-05-31 10:19 汽車工業(yè)
相關推薦 -
歐盟“更硬”了:稅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評論 146美國全球封殺華為昇騰芯片?“無理且自大” 評論 261“特朗普最大的中東外交豪賭” 評論 61拿錯劇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講:美國不再說教了 評論 195最新聞 Hot
-
中哥走近,美國又跳出來
-
歐盟“更硬”了:稅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
特朗普點名庫克:忍了蘋果在中國很多年,你居然又往印度跑?!
-
美政府有人不滿:又想拉黑中企,還要不要跟中國談了?
-
“10名干部違規(guī)吃喝1人酒后死亡”被通報,信陽市委表態(tài)
-
歐陽娜娜遭臺當局點名
-
寧波象山縣政府大院“門面寒磣”,網友:這才是應該有的本色
-
“中國伙伴可以用我們的工廠,英國再不支持就晚了”
-
“我倆不見,這事沒戲”
-
萬斯將出席教皇利奧十四世的就職彌撒
-
莫斯科地鐵重現(xiàn)斯大林大型浮雕
-
“中美暗流涌動:一個穩(wěn)推戰(zhàn)略,一個急著交易”
-
“美匈關系有一條紅線,就是中國”
-
“銹帶衰落賴不著中國,但兩黨不敢認”
-
劉曉慶回應被舉報涉嫌偷稅漏稅
-
“到北京了”,美方公布簡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