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ABB”到“BBA”,奧迪在中國是如何掉隊的?
(文/潘昱辰 編輯/徐喆)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全球車市正暗流涌動。對于傳統(tǒng)豪華品牌奧迪而言,這一年同樣意義非凡:其在中國的年銷量首次超過70萬輛,達到72.63萬輛,同比增長5.4%。同時,奧迪的累計銷量也在去年突破600萬輛,成為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達成這一成就的豪華品牌。
在疫情的沖擊下逆勢而上,按說奧迪成績不錯值得肯定。然而在表面光鮮的背后,這個曾經(jīng)以巨大優(yōu)勢領跑中國的豪華品牌已經(jīng)慢慢步入發(fā)展瓶頸,并且在與奔馳、寶馬兩大強敵的競爭中逐漸落入下風。
根據(jù)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2020年奔馳在華共計銷售77.44萬輛,同比增長11.7%;寶馬在華共計銷售77.74萬輛,同比增長7.4%??梢钥闯?,奔馳和寶馬無論總銷量還是同比增幅都要顯著高于奧迪。即使刨除smart、MINI和勞斯萊斯等附屬品牌,年銷75.8萬輛的奔馳品牌和年銷74.9萬輛的寶馬品牌也都要高于奧迪。
令人擔憂的是,這已是奧迪連續(xù)第二年在“BBA”中墊底。換言之,雖然三家豪華品牌整體都在逆勢增長,但奧迪不僅在“BBA”的競爭中落敗,而且差距還在進一步擴大。
“BBA”在中國的競爭中,奧迪已經(jīng)開始掉隊
那么,從“ABB”到“BBA”,奧迪在中國究竟是如何掉隊的?
固有印象是把雙刃劍
與中國不同的是,在全球范圍內,奧迪沒有奔馳和寶馬那樣生產(chǎn)豪華車的悠久歷史,大部分時間都在扮演追趕者的角色。并且,這種追趕很大程度都依賴于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
奧迪是最早進入中國并實現(xiàn)國產(chǎn)的豪華品牌,早在20世紀80年代便已開始生產(chǎn)原型車,90年代初便成立一汽-大眾合資公司,相比進入21世紀后才以合資方式國產(chǎn)的寶馬和奔馳,其先發(fā)優(yōu)勢非常明顯。
1997年,首臺國產(chǎn)奧迪A6在長春駛下生產(chǎn)線,日后成為國內行政用車的代表
在早期奧迪的銷量來源中,行政用車占據(jù)了相當比例。這是因為最早登陸中國的奧迪100車型,本身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紅旗一度停產(chǎn)后,作為領導人用車而引進的。奧迪不僅通過這一時期建立起品牌的高端形象,諸如A6等C級轎車也一度成為國內行政車的代名詞。
同時,為適應中國車主的使用習慣,奧迪還是第一個對國產(chǎn)車型進行本土化處理的豪華品牌,其中最典型的改變莫過于軸距加長。雖然帶“L”的車型被不少熱衷原汁原味的用戶所詬病,但事實證明,加長處理的A4L、A6L、Q5L等車型均成為了奧迪立足市場的基石,并為后世國產(chǎn)豪華品牌所仿效。
奧迪A6L是國內行政座駕的代表,也是奧迪汽車的銷售主力
然而,奧迪長期代表的公車形象也成為了一把雙刃劍。由于行政用車追求穩(wěn)重,奧迪產(chǎn)品屬性顯得更為“中庸”,這對于品牌符號強烈的豪華汽車而言是硬傷。進入21世紀后,更為年輕的消費群體對于奧迪不再感冒。相比之下,無論是更具運動感的寶馬,還是豪華氛圍營造更為充分的奔馳,都能夠給新用戶帶來更多的新鮮感。
并且,奔馳、寶馬早年以進口形式進入中國,價格長期處于高位,且主要依靠S級、7系等比奧迪A6更高級的車型,從而在消費者心目中豎立了更為高端的品牌形象。
奧迪的“中庸”還影響其吸引女性消費者。近年來,女性車主數(shù)量增長迅速。根據(jù)易車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乘用車女性用戶洞察報告,當下的奔馳車主中有一半以上為女性消費者,寶馬以44.61%緊隨其后,奧迪的女性用戶所占比例則不到43%,低于雷克薩斯。
2014年公車改革后,奧迪失去了一個較大的用戶來源,早年的紅利期開始慢慢走向終結。而奔馳、寶馬在國產(chǎn)后不斷完善產(chǎn)品線,使得銷量如坐上火箭一般迅速成長,并逐步蠶食了奧迪既有的市場份額。
面對來勢洶洶的競爭對手,奧迪更多依托于加大優(yōu)惠力度來刺激銷售。然而,“以價換市”同樣是一把雙刃劍。從2019、2020連續(xù)兩年的結果可以看出,即便降價幅度加大,奧迪的銷量增幅仍不及奔馳寶馬,反而進一步削弱了自身的品牌溢價能力。在同級別車型的指導售價和終端售價也可以看出,消費者很自然會形成奔馳>寶馬>奧迪的固有印象。
與此同時,奧迪的既有產(chǎn)品力也不再突出,甚至還發(fā)生了數(shù)次質量危機。早在2013年,奧迪便因為阻尼片含有瀝青成分登上央視“315”晚會;2019年3月,奧迪又被一篇自媒體文章指控存在內飾異味,致使多名車主患白血病。盡管奧迪很快出具第三方機構報告稱,車內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但仍引起了許多質疑;2020年4月,2輛進口奧迪A5在集裝箱內自燃,其后因發(fā)電機逆變器存在起火隱患,近40萬輛奧迪被召回。
2020年4月,進口奧迪A5在集裝箱內自燃,引發(fā)熱議
對于已經(jīng)淪為一線品牌墊底的奧迪而言,更多競品加入戰(zhàn)場同樣是一種威脅。雖然二線的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們的年銷量不過20萬輛左右,距離德系三強尚有很大距離,但足以分流掉一部分潛在用戶,更不用說還有特斯拉這樣的攪局者存在,沖擊著30萬元左右的市場。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27.38萬元起售,東風本田CR-V銳·混動e+上市
2021-02-03 17:16 汽車工業(yè) -
這次是真的,比亞迪高端品牌終于來了
2021-02-03 15:54 汽車工業(yè) -
攜手紅星美凱龍,蔚來加速推進換電站布局
2021-02-02 13:21 汽車工業(yè) -
反向營銷卻翻車,福特中國為“指牛為馬”致歉
2021-02-02 13:04 汽車工業(yè) -
“海豚”躍出水面,比亞迪品牌向上正當時?
2021-02-02 12:42 汽車工業(yè) -
“學習強國”首次上車,接入威馬車載系統(tǒng)
2021-02-01 13:18 汽車工業(yè) -
逆變器存隱患,13399輛小鵬G3被召回
2021-01-29 17:00 汽車工業(yè) -
如何治愈新能源車“里程焦慮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021-01-29 14:17 汽車工業(yè) -
賈躍亭吹過的牛正在變?yōu)楝F(xiàn)實?
2021-01-29 14:10 汽車工業(yè) -
巴蜀“新文旅” 撐起中國“經(jīng)濟第四極”
2021-01-27 21:01 汽車工業(yè) -
兩點一線全由車來完成,小鵬汽車正式推送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2021-01-26 22:04 汽車工業(yè) -
紅旗、桑塔納、榮威之后,誰會是值得被記住的第四輛“車”?
2021-01-22 18:22 -
智能+混動 WEY品牌煥新打響中國品牌“第一槍”
2021-01-21 17:27 -
威馬與百度合作首款量產(chǎn)車下線 無人駕駛功能成為亮點
2021-01-20 17:50 -
導入“明日設計”,長安全新CS35PLUS正式亮相
2021-01-20 16:04 汽車工業(yè) -
小鵬汽車NGP Beta版初體驗:坐主駕駛位體會當乘客的樂趣
2021-01-20 15:40 汽車工業(yè) -
共探復古生活美學 歐拉好貓首個用戶寵粉趴開局
2021-01-19 13:07 汽車工業(yè) -
存生產(chǎn)一致性問題,一汽-大眾、江淮、奇瑞被工信部點名通報
2021-01-19 10:30 汽車工業(yè) -
大象走鋼絲,“觸底”的上汽集團如何反彈?
2021-01-17 22:13 汽車工業(yè) -
全球車企因芯片斷供停產(chǎn),路透社:特朗普對華科技戰(zhàn)間接導致
2021-01-16 10:52
相關推薦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16“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5“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9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45最新聞 Hot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
跟著特朗普去中東推銷星鏈,馬斯克賺大發(fā)了?
-
美國特務們的“噩夢”…
-
“好萊塢都是騙人的,真后悔…”
-
歐盟:中美邁出正確一步,但…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眼瞅著中美談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祝好運
-
“不夠啊,巴西還是比美國有優(yōu)勢”
-
特朗普喊話鮑威爾:像歐洲、中國那樣降息
-
被戳痛點,印方火速打臉特朗普
-
普京:烏克蘭像抓狗一樣在街頭抓人
-
印巴相互驅逐一名外交官
-
百萬粉絲網(wǎng)紅對5歲女孩開黃腔,已被封禁
-
法國知名影星德帕迪約被判犯性侵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