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耗時一年半,68萬打水漂……香港人移臺失敗后哭著回港
-
嚴珊珊.
(觀察者網(wǎng)訊)據(jù)香港新聞網(wǎng)10月25日報道,因為蔡英文當初聲稱“歡迎認同臺灣,愿意來臺生活、工作的香港人來臺”,有香港獨生女拋下年邁父母、興沖沖帶著600萬新臺幣(約合135.5萬元人民幣)跑去臺灣,抵臺后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半才發(fā)現(xiàn)被坑了。
由于臺當局政策朝令夕改,她不僅沒拿到定居資格,還白白浪費300萬新臺幣(約合67.75萬元人民幣),最后等不下去,哭著跑回香港。香港新聞網(wǎng)此前評價稱,香港國安法出臺后,部分患“被迫害妄想癥”的人離港,盲信臺當局的他們已淪為“棋子和炮灰”。
Emily離開臺灣回香港
近日,有臺媒針對“離臺港人”作了系列報道。其中,有一位受訪者名為Emily,自香港“修例風波”后,她離開70多歲的雙親赴臺,以為很快能取得臺灣身份,再把父母接過去。結(jié)果Emily與很多和她相近時間赴臺、提交申請的香港人一樣,遭遇了“卡關(guān)”。
臺媒報道稱,2021年1月,Emily辦妥所有程序,在臺灣開了間貿(mào)易公司,將一些臺灣食品和日用品賣到香港,同時經(jīng)營了店面,生意挺過了臺灣嚴峻的新冠疫情后,漸有起色。
今年1月,Emily向臺當局相關(guān)部門提交定居申請,但4個月過去,遲遲沒有收到回復??吹缴磉呄愀廴岁懤m(xù)收到“持續(xù)觀察1年后再審”的通知,她詢問臺灣“移民”部門申請標準、成功和失敗的案例營業(yè)額各是多少,對方卻敷衍回道“我們只是要你們認真工作”。
臺媒報道截圖
由于“標準從不存在”,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移居申請,Emily在臺灣疫情嚴重期間也不敢暫停營業(yè),有關(guān)系很親的長輩去世她也沒回香港。她的朋友收到“要再觀察一年”的通知后,去臺當局詢問是否需要調(diào)整,得到的答案是“不用,你就照現(xiàn)在這樣做”。
Emily還回憶稱,她的朋友想續(xù)簽臺灣居留證件,結(jié)果被告知“業(yè)績不好,1個月后再來申請”;有人想增加經(jīng)營項目,臺當局投資審核部門會說“你要重新申請”。
“各種奇怪理由,就是臺當局‘搬龍門(意指隨意改規(guī)則,出爾反爾),而且還亂搬’?!盓mily控訴稱,自己感受到臺當局的潛臺詞就是:“走吧!你不開心你就走吧!”
說到氣頭上,Emily還向臺媒稱:“再說一遍,我們不是逃亡過來的,我們是帶錢過來的,我們是來投資的?!?
臺當局此前規(guī)定,港澳居民在臺灣有600萬新臺幣以上投資、經(jīng)審查通過,就可申請在臺居留,居留滿1年,就可申請定居。但2020年3月臺當局突然調(diào)整審查基準,要求港澳投資人須營運投資企業(yè)至少3年,并聘用2名以上臺灣本地員工。
有臺灣移居中介稱,2019、2020年香港人申請定居臺灣的案例成功率很高,2021年起,香港人通過投資、專業(yè)取得臺灣定居資格越來越艱難。今年3月以來,該中介幫助香港客戶申請定居的成功率變成“0”。
事實上,近期有不少在臺港人控訴臺當局提高申請定居的門檻。對此,臺灣陸委會反駁稱,香港人投資移臺多是“假投資”,絕大多數(shù)沒獲批的都是因為“沒有營運事實”,“如單一地址竟登記300家公司”,或者是拿到定居資格后就撤資,撤資將近6成以上,加上減資,達到9成。
“該受罰的是不肖業(yè)者,怎么懲罰我們?”Emily很生氣,她稱有些香港人拖家?guī)Э冢⒆?、防疫,所以將生意托付給中介公司,“怎么知道這之中可能涉詐騙”。提到自己的父母,Emily哭到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今年5月24日,Emily收到了“持續(xù)觀察1年后再審”的文件,她拍下來發(fā)給臺媒稱:“利用我們在這里投資,之后無止盡地等,毫無原因拖延我們的申請,我除了失望,不甘心,還有很生氣。我要放棄了?!?
Emily在臺共1年半,花費不止300萬新臺幣,“一場空”,決定停損,“我馬上安排去玩,才發(fā)現(xiàn)我來了1年多,沒有去玩過?!彼s了一群投資移臺失敗者,9個人一起在島內(nèi)旅游。
“才發(fā)現(xiàn)除了我之外,其他投資移居的朋友,過去1年多,也都努力跑業(yè)績、沒有去玩。我們不認真嗎?”說到這里,她又哽咽了。
7月,Emily正式離開,去機場的路上她一直在哭,出關(guān)前才收起眼淚。她的手提行李共3臺電腦,1臺自用,另外2臺是當初從香港扛去臺灣,替兩名臺灣員工準備的。Emily稱“確實在臺灣花了很多錢,所以馬上要上班,要多一點儲蓄?!?1月,她又將飛往英國。
香港新聞網(wǎng)報道稱,Emily的遭遇在香港和臺灣引發(fā)討論。有香港網(wǎng)民質(zhì)疑稱,既然有投資且做出業(yè)績,為何不繼續(xù)等下去,而且臺灣“店租人工都好便宜”,“做什么生意這么短時間就花費了300萬新臺幣”;還有人稱,“英國也一樣,永居要5年后”。
不少臺灣網(wǎng)民則稱,“臺灣并沒有比較好啊”,“臺灣人都被坑得不要不要的”,并指責這些人“試圖把香港搞亂就跑”,“自作自受”。
香港新聞網(wǎng)此前報道“港人移臺一年后就被送去服兵役”一事時曾評價稱,香港“修例風波”期間,亂港分子就被臺當局駐香港機構(gòu)利用,移臺后又被臺當局“送”去服兵役。香港國安法出臺后,部分患“被迫害妄想癥”的香港人離港,臺灣成了“熱門”選擇。對比這些香港人在香港既不用服兵役又擁有高薪厚職的時光,讓人看后直嘆,盲信臺當局的他們已徹底淪為“棋子和炮灰”。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標簽 香港-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上海新增社會面3例無癥狀,三地列為中風險區(qū)
2022-10-25 17:24 抗疫進行時 -
特稿:新征程領(lǐng)路人習近平
2022-10-25 16:48 聚焦二十大 -
上海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點免費檢測服務(wù)延長至11月30日
2022-10-25 15:41 抗疫進行時 -
上海、江蘇等地優(yōu)化入境人員防控政策
2022-10-25 15:34 抗疫進行時 -
夢天實驗艙近日將擇機實施發(fā)射
2022-10-25 11:08 航空航天 -
2023國考今起報名:近七成招錄計劃專招應屆生
2022-10-25 10:32 公務(wù)員 -
拉杰什:助力中印兩國醫(yī)藥行業(yè)實現(xiàn)互惠共贏 | 老外講故事·海外員工看中國(49)
2022-10-25 10:02 老外話中國 -
國家衛(wèi)健委:昨日新增本土205+875
2022-10-25 09:13 抗疫進行時 -
中國初步建立綜合性太陽觀測網(wǎng)
2022-10-25 08:25 航空航天 -
軍報:把聚焦點和著力點放在實現(xiàn)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上
2022-10-25 08:02 習主席帶領(lǐng)我們強軍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無癥狀19例,均在隔離管控中發(fā)現(xiàn)
2022-10-25 08:02 抗疫進行時 -
香港:新學年起教師聘用必須通過香港國安法測試
2022-10-25 07:50 香港 -
從這份報告,看我們黨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2022-10-25 07:39 聚焦二十大 -
外國政黨政要熱烈祝賀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
2022-10-24 23:03 聚焦二十大 -
林毅夫談參加中南海座談會:只要有利于國家社會就原原本本講
2022-10-24 22:44 -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石興邦逝世,曾主持半坡遺址發(fā)掘
2022-10-24 22:05 考古 -
香港:下學年學校聘用教師須通過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考試,包括校長
2022-10-24 21:10 香港 -
中共中央新聞發(fā)布會: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不是劫富濟貧
2022-10-24 21:06 共同富裕 -
全國政協(xié)黨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汪洋主持會議
2022-10-24 20:42 聚焦二十大 -
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栗戰(zhàn)書主持會議
2022-10-24 20:39 聚焦二十大
相關(guān)推薦 -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0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7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幫忙”,印度拒絕了
-
“他想在大馬士革建特朗普大廈”
-
中美日內(nèi)瓦經(jīng)貿(mào)會談聯(lián)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diào)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jié)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