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陸生“掛零”,臺灣私立大學營收受沖擊
最后更新: 2021-03-10 10:08:00(觀察者網(wǎng)訊)據(jù)臺媒“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3月10日報道,受去年新冠疫情與教育部宣布暫停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的影響,臺灣去年陸生實際注冊人數(shù)只有576人,遠低于2019年的2259人,創(chuàng)下2011年臺灣開始招收陸生以來的最低紀錄。而今年到目前為止,臺灣學士班與碩博士班的大陸新生數(shù)量更是“掛零”。
鳳凰新聞在相關報道中指出,這一情況嚴重沖擊了臺灣地區(qū)的私立大學。由于大陸學生往年都占臺灣地區(qū)外來學生的多數(shù),因此陸生數(shù)量的銳減導致部分臺灣私立大學出現(xiàn)營運危機。臺灣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表示,現(xiàn)在該校在財務少了4000萬臺幣(約合人民幣920.4萬元)。
有臺媒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綜觀過去9年統(tǒng)計資料,在開放招收陸生之初的2011年,臺灣碩博學士班陸生新生注冊有928人。之后這一數(shù)字逐年成長,2013年注冊數(shù)達1822人,并在2014至2016年達到最高峰,三年間注冊人數(shù)分別為2553、3019、2835人。
隨著蔡英文當局上臺,陸生人數(shù)在2017年至2019年間持續(xù)下降,分別為2139、2140和2259人。直至去年陸生人數(shù)暴跌,相較前一年僅剩下四分之一。
臺灣文化大學教務長方元沂向臺媒表示,陸生不來,校內(nèi)陸生服務組就先縮編,將人員調(diào)往其他部門,僅留部分人力持續(xù)和大陸學校進行線上交流,座談,維持一定熱度。但文化大學的學生相對較多,可用減少整體預算來應對陸生不來造成的沖擊。而同樣的沖擊對規(guī)模小的私立大學就影響很大了。
臺灣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也表示,雖然過去東吳大學陸生以短期交換生和學術交流為主,但現(xiàn)在該校在財務面還是約短少了4000萬臺幣(約合人民幣920.4萬元)。不過,該校過去一年來一直持續(xù)與大陸學校舉行著線上交流活動,“該聯(lián)絡的還是要做”。
有在臺就學的陸生向鳳凰新聞表示:臺灣當局對待陸生和對待外籍生時存在不平等,所以在學生的心理上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臺當局近年來的一系列行為也影響了大陸人民對臺灣的印象,同樣導致大陸生赴臺意愿降低。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在接受采訪時呼吁蔡英文當局對所有“外來學生”都一視同仁,不要因為政治因素就影響到兩岸人民的交往。
臺灣地區(qū)國民黨籍“立委”李貴敏就此事質(zhì)詢“行政院長”蘇貞昌,后者卻稱將這一情況甩鍋于所謂的“有色眼鏡”。李貴敏則回應稱:“不能說你人在做就好了,結果是人民承受?!?
對于之后的招生計劃,臺灣陸生聯(lián)招會總干事張鴻德表示,其近期曾與陸方討論學士班招生,但未收到陸方回應。同時有臺灣地區(qū)大學正試圖將招生方向轉(zhuǎn)向日本、韓國與所謂“新南向”國家的學生,以“分擔招生風險”。
2020年4月7日,教育部發(fā)布通知,從即日起大陸將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畢業(yè)生赴臺升學工作,對已在島內(nèi)高校就讀并愿繼續(xù)在臺升讀的陸生,可依自愿原則在島內(nèi)繼續(xù)升讀。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在接受人民政協(xi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陸方面出臺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工作,歸因完全在臺灣方面。
這位負責人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民進黨當局限制大陸居民赴臺的措施不斷升級,2月6日起,民進黨當局全面暫停大陸居民赴臺。2月底至3月初臺灣各高校陸續(xù)開學,大陸教育部門就陸生不能正常返臺學習的訴求向臺灣教育部門做了反映,希望臺灣教育部門能給予幫助,但是很遺憾的是,“不僅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對此漠然處之、無動于衷、聽之任之、無所作為,臺灣有關高校也沒有積極為陸生爭取應有的返校就讀權利,甚至試圖將陸生推出校園、推卸責任,使得陸生在臺灣各高校開學前無法返校?!?
廈門大學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系研究所所長張寶蓉認為,“客觀來說,除了疫情這一直接原因之外,我們不可忽視當前兩岸關系局勢變化對兩岸交流帶來的影響。因此,為了保障更多陸生的就學權益不受損害,大陸出臺暫停陸生赴臺就學,也是不得已為之的舉措?!?
對于大陸是否會永久關閉陸生赴臺就讀通道,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表示,這需要看臺灣當局的表現(xiàn),“是否能好好反思和妥善處理此事,希望能夠給大陸的廣大陸生和陸生家長一個滿意的交代?!?
- 責任編輯: 李天宇 
-
2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2%,環(huán)比上漲0.6%
2021-03-10 09:51 中國經(jīng)濟 -
俄駐華大使:還沒去過臺灣省,愿坐高鐵去
2021-03-10 09:49 兩岸關系 -
代表建議:將虐待動物納入治安管理處罰法
2021-03-10 09:11 2021兩會 -
31省新增確診5例,均為境外輸入
2021-03-10 08:1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十四五”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如何開局起步 習近平劃重點
2021-03-10 08:19 2021兩會 -
“十四五”國防和軍隊建設,四個關鍵詞看習主席的部署
2021-03-10 08:15 2021兩會 -
委員建議:將性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教學大綱
2021-03-10 07:55 2021兩會 -
對香港問題,許其亮表態(tài)
2021-03-10 07:42 香港 -
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四次會議今日將閉幕
2021-03-10 07:08 2021兩會 -
十四五規(guī)劃涉及香港的有500多字,比十三五多了哪些內(nèi)容?
2021-03-10 00:08 2021兩會 -
奮進新征程丨從“三個要求”看高質(zhì)量發(fā)展
2021-03-09 23:19 2021兩會 -
網(wǎng)上傳習錄丨這件事,總書記又“敲黑板”了!
2021-03-09 23:17 2021兩會 -
外媒關注中國版“疫苗通行證”,以色列率先“求互認”
2021-03-09 22:5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天天學習丨總書記提到的“中華水塔”背后有一段變遷故事
2021-03-09 22:34 2021兩會 -
習近平:村民們的電熱炕是什么樣的?
2021-03-09 22:33 2021兩會 -
習近平:實現(xiàn)“十四五”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良好開局
2021-03-09 22:29 2021兩會 -
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四次會議閉幕會周三下午舉行
2021-03-09 20:32 2021兩會 -
習近平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2021-03-09 19:57 2021兩會 -
多地嚴查信貸資金挪用至股市、樓市,違者將被銀行提前收回
2021-03-09 19:48 -
時政畫說丨祁連山下的勃勃生機
2021-03-09 19:46 2021兩會
相關推薦 -
腦洞很大!前北約秘書長:新組織D7,可對付中美 評論 176“特朗普,聽聽勸吧,我們需借鑒中國” 評論 123“中國打樣后,印度突然硬氣了” 評論 229“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101政策突轉(zhuǎn),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48最新聞 Hot
-
腦洞很大!前北約秘書長:新組織D7,可對付中美
-
被中方嚴重關切,英方忙解釋:沒有
-
當真?默茨打算對中國硬氣一把…
-
“我都驚了,西方車企在中國這是要全軍覆沒啊…”
-
卡塔爾首相回應送飛機:要不合法,就算了
-
普京:光道歉不夠
-
特朗普也不去了
-
數(shù)字系統(tǒng)太難用,大量日本醫(yī)院選擇“換回傳真機”
-
為何讓步?“幕僚警告他:再不降基本盤要崩”
-
特朗普:波音告訴我,卡塔爾的訂單是史上最大的
-
罪犯劉某奇強奸殺害88歲婦女,被執(zhí)行死刑!
-
山西“訂婚強奸案”入選人民法院案例庫
-
“頤云樓主人”,浙江省能源集團原董事長童亞輝主動投案
-
劉國梁,有新身份
-
“特朗普,聽聽勸吧,我們需借鑒中國”
-
巴基斯坦回應莫迪:危險的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