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周日下午5點多,車窗外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我們又回到了熟悉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流,偶爾我也會睜開疲憊的眼皮看看窗外,但大腦中著浮現(xiàn)的滿是大山、農家、美食、帳蓬以及探險過程中的一幕幕。
周六上午8點整,蒙特信息車隊從公司浩浩蕩出發(fā),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紀龍山山腳下。
“豹子崖小試牛刀”
一根繩索、一段接近75度高度達200米的筆直“墻面”構成了我們探險的第一站。剛才吵嚷著沒什么難度的隊伍,頓時精神百倍。開發(fā)部的付付雖然是個小胖子,但是他卻第一個攀上了豹子崖,然后著是設計部的余潛……。看來豹子崖并沒有為我們的男同胞制造太多的麻煩。女同胞們可沒那么輕松,客服部的施展爬到中途的時候,有些爬不動,速度明顯減緩,繩索也抖得厲害,這下可把上面和下面人急壞了,還好最終施展在大家的鼓勵下,克服了這段極限,順利通過陡坡區(qū),到達崖頂。
最后客戶部的白大姐在向導的幫助下順利登上豹子崖,我們才松了一口氣,第一站總算是有驚無險,Pass!
“爬行動物時代”
周六下午的萬米深洞探險,讓我們徹底感受了一把先民們的洞穴生活。說是洞,倒還不如說是巖縫,又窄又長(還好我們的大熊沒有來),跳轉騰挪不說,還要用上四肢,做狗爬狀,要不是安全帽,頭上早就成了隕石坑。最可氣的是,我們都渾身濕漉漉的,胡“專員”連鞋子都還是干的,而且還一個勁在我們面前炫耀,值得欣慰的是,在回來的路上,她也“落水”了,還拉了高煒和向導做墊背。
由于洞內狹窄,人又多,電筒有限,因此我們一般都是一個電筒,兩個人,隊伍首尾都有專人負責,一旦喊了隊尾“高煒”沒有下文,我、葛總(他一般是位于隊伍前列)等就會停下隊伍,清點人數(shù),保障大家的安全。就這樣,Pass!
“酒鬼又多一個”
白天的探險已經(jīng)讓大家精疲力盡,晚上的活動自然需要好好放松一下了。燒烤的時候,公司有名的幾個酒鬼都聚在一起,準備先把另一桌灌翻,然后再決斗??墒俏覀兊挠媱澅灰粋€“伍”姓男子徹底破壞了,此君就是設計部的新同事——伍月輝,五六瓶之后,仍然思維清楚(最后蹦的最兇的也是他)。
在城市中,鄰居、工作、小區(qū)的保安,我們考慮得太多,很少能夠象這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歇斯底里的蹦迪和唱歌,因此大家都很放得開,整晚,我們消費了兩箱啤酒、三只野兔子、兩只雞、N串肉。
“探險最終章”
如果說昨天的探洞是熱身的話,今天的城門洞才是真正的探險。
與昨天的羊腸小道截然不同,洞口十分豁達,高數(shù)十米,上下落差400米,里面就像一個音樂廳,洞壁怪石林立,鬼斧神工,洞內還隱隱有股散不盡的霧氣,聽向導說這里以前有神仙來過,我看多半也是專程來降妖的。
洞口豁達,可是爬起來一點也不這樣,幾乎每一步都要動用我們全身的部位,用“五體投地”來形容再也體貼不過了。有些地方,一個人比較吃力,有些員工以手為階,幫助還未下來的同事安全下來。不僅難度大,“科目”也不少,攀(軟)梯、涉水等,讓心臟也跟我們一起七上八下。驚險之余,大家也不忘娛樂一番。葛總在洞內的一個崖頂處的水洼旁邊,策劃了一幕“水淹七軍”。他們等下面的人快要攀上來的時候,就用安全帽往他身上澆水。前面攀崖的還好,人不多,大家經(jīng)驗也不豐富,后面的就慘了,最慘的是我,我明知道他們不會放過我,在中間就是不上去,他們居然和向導一起合謀,應把我拽上來,然后把我從頭到腳澆了個透心涼。
花了四個多小時,我們才從洞內出來,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濕漉漉的,有些還掛了點小彩。今天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縮在后面。
探險之余,我們也制造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花絮,如比較有名的“張效斌與貓”、“午夜二重奏”等。
作別紀龍山,經(jīng)歷了難忘的探險,發(fā)現(xiàn)工作之外原來有這么多的東西,原來大家都很可愛、可敬,也能夠像銀幕上的大兵一樣合力協(xié)作度過險阻,也許這就是長期工作中所磨練出的團隊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
9月15日周日下午5點多,車窗外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我們又回到了熟悉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流,偶爾我也會睜開疲憊的眼皮看看窗外,但大腦中著浮現(xiàn)的滿是大山、農家、美食、帳蓬以及探險過程中的一幕幕。
周六上午8點整,蒙特信息車隊從公司浩浩蕩出發(fā),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紀龍山山腳下。
“豹子崖小試牛刀”
一根繩索、一段接近75度高度達200米的筆直“墻面”構成了我們探險的第一站。剛才吵嚷著沒什么難度的隊伍,頓時精神百倍。開發(fā)部的付付雖然是個小胖子,但是他卻第一個攀上了豹子崖,然后著是設計部的余潛……??磥肀友虏]有為我們的男同胞制造太多的麻煩。女同胞們可沒那么輕松,客服部的施展爬到中途的時候,有些爬不動,速度明顯減緩,繩索也抖得厲害,這下可把上面和下面人急壞了,還好最終施展在大家的鼓勵下,克服了這段極限,順利通過陡坡區(qū),到達崖頂。
最后客戶部的白大姐在向導的幫助下順利登上豹子崖,我們才松了一口氣,第一站總算是有驚無險,Pass!
“爬行動物時代”
周六下午的萬米深洞探險,讓我們徹底感受了一把先民們的洞穴生活。說是洞,倒還不如說是巖縫,又窄又長(還好我們的大熊沒有來),跳轉騰挪不說,還要用上四肢,做狗爬狀,要不是安全帽,頭上早就成了隕石坑。最可氣的是,我們都渾身濕漉漉的,胡“專員”連鞋子都還是干的,而且還一個勁在我們面前炫耀,值得欣慰的是,在回來的路上,她也“落水”了,還拉了高煒和向導做墊背。
由于洞內狹窄,人又多,電筒有限,因此我們一般都是一個電筒,兩個人,隊伍首尾都有專人負責,一旦喊了隊尾“高煒”沒有下文,我、葛總(他一般是位于隊伍前列)等就會停下隊伍,清點人數(shù),保障大家的安全。就這樣,Pass!
“酒鬼又多一個”
白天的探險已經(jīng)讓大家精疲力盡,晚上的活動自然需要好好放松一下了。燒烤的時候,公司有名的幾個酒鬼都聚在一起,準備先把另一桌灌翻,然后再決斗??墒俏覀兊挠媱澅灰粋€“伍”姓男子徹底破壞了,此君就是設計部的新同事——伍月輝,五六瓶之后,仍然思維清楚(最后蹦的最兇的也是他)。
在城市中,鄰居、工作、小區(qū)的保安,我們考慮得太多,很少能夠象這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歇斯底里的蹦迪和唱歌,因此大家都很放得開,整晚,我們消費了兩箱啤酒、三只野兔子、兩只雞、N串肉。
“探險最終章”
如果說昨天的探洞是熱身的話,今天的城門洞才是真正的探險。
與昨天的羊腸小道截然不同,洞口十分豁達,高數(shù)十米,上下落差400米,里面就像一個音樂廳,洞壁怪石林立,鬼斧神工,洞內還隱隱有股散不盡的霧氣,聽向導說這里以前有神仙來過,我看多半也是專程來降妖的。
洞口豁達,可是爬起來一點也不這樣,幾乎每一步都要動用我們全身的部位,用“五體投地”來形容再也體貼不過了。有些地方,一個人比較吃力,有些員工以手為階,幫助還未下來的同事安全下來。不僅難度大,“科目”也不少,攀(軟)梯、涉水等,讓心臟也跟我們一起七上八下。驚險之余,大家也不忘娛樂一番。葛總在洞內的一個崖頂處的水洼旁邊,策劃了一幕“水淹七軍”。他們等下面的人快要攀上來的時候,就用安全帽往他身上澆水。前面攀崖的還好,人不多,大家經(jīng)驗也不豐富,后面的就慘了,最慘的是我,我明知道他們不會放過我,在中間就是不上去,他們居然和向導一起合謀,應把我拽上來,然后把我從頭到腳澆了個透心涼。
花了四個多小時,我們才從洞內出來,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濕漉漉的,有些還掛了點小彩。今天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縮在后面。
探險之余,我們也制造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花絮,如比較有名的“張效斌與貓”、“午夜二重奏”等。
作別紀龍山,經(jīng)歷了難忘的探險,發(fā)現(xiàn)工作之外原來有這么多的東西,原來大家都很可愛、可敬,也能夠像銀幕上的大兵一樣合力協(xié)作度過險阻,也許這就是長期工作中所磨練出的團隊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