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舟:2025,西方已經集齊了火山、回旋鏢和烏托邦
最后更新: 2025-01-23 08:04:28造成此類現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高精技術類工種始終處于稀缺狀態(tài),此類移民的流入反而是越來越少,且極易受到日趨隨意的政策干擾。美國近期圍繞H1-B簽證引發(fā)的風波正是該問題的縮影,“政府效率部”的負責人之一拉馬斯瓦米甚至痛斥“美國文化長期以來崇尚平庸而非卓越”,無法滿足這方面需求。
另一方面,則是在衣食住行、運輸倉儲相關的基礎制造和服務類行業(yè),供給真正過剩,新移民占比過高,且不少受教育移民的技能和教育背景與該類工作不符,出現嚴重“錯配”。
不僅是美國,移民輸入就能促進就業(yè)的“理所當然”,正在西方國家遭受普遍挑戰(zhàn)。本輪加拿大政潮中,輿論對特魯多的一大抨擊點就是:創(chuàng)紀錄的移民水平卻幾乎沒有帶動可工作納稅人的人口占比。其實加拿大只是諸多反面典型中的一個而已,從多國數據來看,都出現了移民增速大大“跑贏”就業(yè)率增幅的情況。
因各國統(tǒng)計數據發(fā)布時間不一,故起訖時間有些許誤差。美法兩國為2023年較2015年的增幅,德國為2021年較2015年的增幅,加拿大為2021年較2016年的增幅。 圖表來源:根據Fred(聯(lián)邦儲備經濟數據庫)和各國統(tǒng)計局數據匯總自制。
而這些現象的表象背后是更為深層的人力資源供需結構矛盾。西方國家“產業(yè)空心化”的過程,造成了基礎行業(yè)的大量遷移。高新技術看似蓬勃發(fā)展,但從場景到應用的轉化卻有邊際效益遞減之勢。只靠一味的概念炒作,缺乏大面積的應用推廣,甚至連基礎加工都在國外,長此以往不僅高精尖行業(yè)的就業(yè)受到限制,連能夠給被他們蔑稱為“低端移民”提供的基礎行業(yè)工作機會,也一樣越來越少。此時出于“政治正確”引入的移民,在不事勞作的環(huán)境中又成為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陷入基層矛盾的惡性循環(huán)。
此時正是在技術領域,已經出現了工業(yè)革命以來前所未有的“科創(chuàng)東移”現象。根據聯(lián)合國下屬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全球百大科技集群排行榜,進入榜單的歐洲(不含俄羅斯)科技集群由2017年榜單中的35個減少到2024年榜單中的27個,美國由同期的30個減少到20個,中國內地由4個增長到26個(含港臺共計28個)。在前20大集群中,2017年,美歐中分別有7個、6個和3個;2024年則變?yōu)?個、1個和8個。
2017和2024年全球百大科技集群分布。中國頭部科技集群的增加不僅是數量的增加,還是覆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qū)的全方位增加。 圖表來源:WIPO。
這樣的變化也已經傳導到了生產和出口,根據聯(lián)合國工業(yè)發(fā)展組織所提供的數據,已經實現工業(yè)化的高收入國家,其制造業(yè)增加值在1990年占全球份額高達74%,到2000年仍有72%,卻在本世紀加速收縮,到2022年僅有49%。在制造業(yè)出口中的份額由2000年的75%收縮至2022年的56%,預計再過幾年同樣將跌破一半份額。
也正是在從技術到產業(yè)正在經歷這樣一番東升西降的歷史性節(jié)點,歐美國家經濟增長的驅動內核正在受到嚴峻挑戰(zhàn),這也同樣會讓它本已存在的財政問題被進一步放大。
近年來西方國家的財政情況仍在趨向惡化。一方面,政府債務擴張速度跑贏經濟增速已是普遍現象,且仍在持續(xù)飆升之中,美國自不必說,歐盟平均的政府負債率已經突破了80%,除德國尚能控制在65%以內,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主要國家都已突破100%。
另一方面,財政赤字也仍在擴大,在G7國家中,政府赤字率基本都達到了上一輪金融危機結束以來的階段性高點,像美德法意等國更是達到了歷史性高點,財政資金的缺口日益擴大。根據《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加入歐盟的要求包括了赤字率低于3%和政府負債率低于60%。若是以此考核,截至2023年,G7國家已經“全軍覆沒”。
G7國家政府負債率(左)和赤字率(右)。 圖表來源:根據各國統(tǒng)計局數據匯總自制。
歐洲央行在去年底剛發(fā)出警告,如果不能降低公共債務,促進增長,扭轉“政策不確定性”,歐元區(qū)將面臨另一場債務危機的風險。但要削減投資規(guī)模、收縮財政開支、挖掘新增長點,在當下時點又談何容易。尤其是對于非美西方國家來說,要保證本國經濟政策的獨立自主、不被某些域外強國所綁架更是難上加難。
更為黑色幽默的是,這些國家追隨美國戰(zhàn)車,已經給本國帶來了生產生活成本全鏈條上漲、財政大幅度惡化。在特朗普上任后,居然還將面對美國的領土和主權讓渡要求,并公然干涉本國領導人更迭。更有甚者,“盟主”的行為還先于俄羅斯觸犯了整個防務聯(lián)盟的相關條約,真是“組團防賊七十年,方知團長是盜長”。
除了赤裸裸的政策綁架與內政干涉,經濟上的“美元鐮刀”也是人所共知。近年唱衰中國經濟的一大理由就是美元匯率不斷上升,導致按美元計價的中美GDP差距又有所拉大。其實拉入其他國家一對比,就會發(fā)現比中國壓力更大的大有人在。如果都按美元計價,其他G7國家的GDP幾乎是十年不增長、甚至負增長的。而這絕不僅僅只是生產總值的計數口徑問題,其背后是一個國家的資產定價體系和跨境資本流動問題。
按美元計價的G7國家和中國GDP,從中就能窺見世界經濟格局變動,以及為什么說“天下苦美久矣”。 圖表來源:作者自制。
面對這樣的匯率鐮刀,中國能做的是發(fā)揮自己強大的制造和建設能力,以一籃子工業(yè)品和消費品錨定自己的貨幣,在外部環(huán)境波云詭譎的情況下,依然穩(wěn)定本國生產生活成本,同時輸出正外部性,構建一個個雙邊多邊乃至全區(qū)域合作機制,去對沖某些國家級印鈔機對各國資產定價體系的擾動。
這需要一個國家同時具備廣闊的發(fā)展縱深、強大的實體經濟和獨立自主的國家主權,中國能夠做到,可其他這些發(fā)達國家呢?當這些所謂的發(fā)達國家,從原本的“加油包”,不斷淪為某一個發(fā)達國家的“放血槽”時,它們的“發(fā)達國家”招牌又還能懸掛多久?它們的內部合作機制還能持續(xù)多久?
這樣星星點點的現象,同樣構成了時代轉折點到來的子夜寒星。
由著上述問題,我們也不禁要問一句:對于經濟現象的分析,是不是只該停留在對于淺層數據的排列組合?是否應該從構成這些數據的基本要素、社會現象、民眾體驗出發(fā),放置到時間、空間的維度去進行完整的復盤?
很多人都說講經濟學的人太多,其實筆者覺得,這些年恰恰是能做“比較經濟學”的老師還是少了。有些輿論一面嘲諷著自己國家的進步,割裂了現實條件與外部參照系的比較,去貶損實實在在的成就,連帶著“宏大敘事”都被他們說成了貶義詞??闪硪幻婺?,又樂得替西方發(fā)達國家鼓吹“宏大敘事”,安于幾個數據一列就套公式一樣的得出結論,分析手段和2500年前的鄭人買履別無二致。
所以這些年筆者越發(fā)明白,為什么有一門課一定要叫“政治經濟學”。在寫作本文時,也欣聞文一老師牽頭主編的《宏觀經濟學》取得重大進展,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我也有幸親眼看到文老師對于這套教材的傾注投入。祝愿本書能早日與莘莘學子見面,也祝每一位立志講好中國故事的老師和同志,在我們自主知識體系的探索中不斷登上新高峰!
轉折時代的火焰,是各條戰(zhàn)線多少這樣的同志齊心協(xié)力點燃的,溫暖了子夜,等候著日出。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最新涉華表態(tài)
2025-01-23 07:37 中國外交 -
泰總理用AI說中文:我保證!
2025-01-23 07:23 打擊網絡詐騙 -
王毅同巴西總統(tǒng)首席特別顧問通話:不應受到第三方干擾影響
2025-01-23 07:23 中國外交 -
特朗普簽了:阻止非法移民南部邊境入境美國
2025-01-23 06:4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他倆見了,“特朗普無疑將成為一項挑戰(zhàn)”
2025-01-22 23:1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他想快意恩仇,實現帝國夢?返祖罷了”
2025-01-22 23:1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就共同打擊跨境電詐犯罪,劉勁松做泰、緬駐華大使工作
2025-01-22 22:27 打擊網絡詐騙 -
宣布拆除前一天,韓國機場公社前社長在家中死亡
2025-01-22 21:53 三八線之南 -
如何看美國政策?馮德萊恩扭頭就走
2025-01-22 21:0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英官員會見反中亂港分子,外交部駐港公署回應
2025-01-22 20:25 -
特朗普重啟“退群”,聯(lián)合國公布美國欠款
2025-01-22 20:2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菲方聲稱逮捕了所謂“中國間諜”,外交部回應
2025-01-22 18:13 中國外交 -
算不算納粹禮?俄電視臺:打碼
2025-01-22 17:59 -
“泰國總理將親自來華作保證”
2025-01-22 16:36 -
發(fā)幣賺了幾十億美元?特朗普笑了笑...
2025-01-22 16:2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外交部:巴拿馬運河不受任何大國直接或間接控制
2025-01-22 16:01 -
特朗普稱考慮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外交部回應
2025-01-22 15:53 中美關系 -
魯比奧中文譯名改了意味著解除制裁?外交部回應
2025-01-22 15:5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我們不投資,錢就會流向中國”
2025-01-22 15:4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圣公會主教呼吁特朗普手下留情,共和黨議員:把她驅逐出境
2025-01-22 15:45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68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5“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85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407最新聞 Hot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