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政府收緊中國旅客入境政策遭多方質疑:十分奇怪且不公平
-
劉程輝風物長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4-06-07 15:38:52【文/觀察者網(wǎng) 劉程輝】新年伊始,澳大利亞政府突然宣布對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設限,并與美國、加拿大同日執(zhí)行,激起了澳國內(nèi)反對黨、醫(yī)療衛(wèi)生專家等多方強烈抨擊和質疑。
據(jù)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1月3日報道,就在澳政府1月1日公布政策的前一天,澳首席醫(yī)療官剛剛提交評估,強調(diào)“沒有足夠理由對自中國入境旅客施加限制”。澳反對黨自由黨領袖彼得·達頓3日指責現(xiàn)任政府無視醫(yī)療專家建議,擾亂了澳大利亞的家庭和商業(yè)運行,給人們造成了混亂和困惑。
與此同時,多位澳衛(wèi)生專家對限制措施提出了質疑,認為在世界多國應該加強疫情監(jiān)測之際,頒布單獨針對中國的政策“是不公平的”。還有批評人士直言,包括美國在內(nèi)的許多國家病例數(shù)仍在增加,只對自中國入境旅客設限的做法“十分奇怪”。
《悉尼先驅晨報》1月3日報道稱,澳政府無視醫(yī)療衛(wèi)生專家建議,要求自中國入境旅客提供核酸證明
當?shù)貢r間1月1日,澳大利亞衛(wèi)生部發(fā)表聲明稱,自1月5日起,所有來自中國內(nèi)地、香港及澳門的入境旅客須提供登機前48小時內(nèi)的核酸陰性證明。美國、加拿大此前已相繼宣布從1月5日起要求自中國入境的旅客需提供核酸陰性證明。
盡管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去年12月29日曾表示,澳政府“將聽取衛(wèi)生專家的適當建議”,但實際上,澳政府對自中國入境旅客設限的政策與澳首席醫(yī)療官保羅·凱利(Paul Kelly)的建議相矛盾。
就在澳政府公布措施的前一天,凱利在向澳衛(wèi)生部長馬克·巴特勒提供的評估簡報中強調(diào),在沒有任何新冠病毒變種的“具體威脅”、而且澳大利亞本國疫苗接種率很高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公共衛(wèi)生理由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施加任何限制或額外要求”。
凱利特別強調(diào),州和地區(qū)的首席醫(yī)療官們達成了“強烈共識”——任何新的限制措施都與澳大利亞應對新冠疫情的國家政策不一致,而且“與由此產(chǎn)生的風險不相稱”。
澳衛(wèi)生部長馬克·巴特勒(左)和首席醫(yī)療官保羅·凱利(澳大利亞ABC圖)
達頓和自由黨衛(wèi)生發(fā)言人安妮·拉斯頓(Anne Ruston)在1月2日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要求阿爾巴尼斯解釋為什么沒有遵循首席醫(yī)療官的建議。
“我們的國家最不需要的就是一個沒有計劃的政府作出恐慌反應,”聲明寫道,“坦率地說,在過去的一周里,他們一直在胡編亂造?!?
聲明表示,“澳大利亞華裔想在假期結束后回家,他們的旅行計劃需要確定性”,然而新的入境限制措施“擾亂了家庭和商業(yè)”,“澳大利亞人本希望他們的政府能為各種情況做好準備,但他們留給人們的只是混亂和困惑”。
當?shù)貢r間2022年3月30日,彼得·達頓當選自由黨黨魁,并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圖自澳媒
自由黨議員梅麗莎·麥金托什(Melissa McIntosh)同樣認為,政府無視凱利的建議實在“令人費解”。她說:“人們疑惑的是,為什么你會讓首席醫(yī)療官說了一件事,然后卻毫不理會,做了另一件事?”
《悉尼先驅晨報》注意到,許多知名健康專家也在批評澳政府的決定,稱其缺乏公共健康的理由,是受政治而非科學驅動。
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顧問、澳大利亞流行病學家阿德里安·埃斯特曼(Adrian Esterman)表示,在包括澳大利亞在內(nèi)的世界多國應該加強監(jiān)控措施之際,把中國單獨挑出來是不公平的。
此外,澳種族正義組織“有色人種民主”(Democratic in Colour)負責人馬德霍克(Neha Madhok)認為,在美國等國家的變種和病例也在激增的時候,只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旅客設限的做法“十分奇怪”,他指責澳政府“公然無視具有亞洲背景的澳大利亞人,自疫情暴發(fā)以來,這一群體一直受到疫情主義的沖擊”。
近一段時間來,澳大利亞同美國、日本、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一道,成為對中國旅客加增限制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蘇納克政府在宣布對中國旅客采取限制措施后,英國《衛(wèi)報》援引多名專家的觀點指出,這一決定是“純粹的政治舉動”,實際上對英國確診病例數(shù)量的上升和下降不構成任何影響。
英國首席醫(yī)療官克里斯·惠蒂(Chris Whitty)此前也在一份簡報中明確指出,沒有明確證據(jù)表明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查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有顯著好處。
澳大利亞悉尼國際機場候機大廳(資料圖)
事實上,目前已有多個歐洲國家認為,沒有必要對中國旅客采取額外限制。德國聯(lián)邦衛(wèi)生部一名發(fā)言人去年12月28日表示,德國正密切關注中國的狀況,但目前尚未有跡象顯示中國本輪疫情正發(fā)展出需要作出相應旅游限制的危險突變。
12月29日,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表示,歐洲對新冠病毒有很高的防護水平,歐洲大陸的衛(wèi)生系統(tǒng)可以應對目前的感染負荷,對來自中國的游客進行篩查和限制的決定是不合理的。
國際機場理事會歐洲分會(ACI EUROPE)12月31日也發(fā)布聲明稱,對歐盟及全球多個國家實施的單邊特殊檢疫要求感到遺憾,其中包括針對中國入境旅客的出發(fā)前或抵達時檢測要求。聲明指出,相關國家對中國入境旅客的單邊檢疫政策與過去3年積累的經(jīng)驗和科學證據(jù)相抵觸,“正如歐洲疾控中心近期明確指出的那樣,對來自該國的旅行者實施其他限制,既沒有科學依據(jù)也并非基于風險基礎”。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在1月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部分國家采取僅針對中國的入境限制措施,缺乏科學依據(jù),一些過度做法更讓人不能接受。我們對試圖操弄疫情防控措施,以達到政治目的的做法表示堅決反對,將針對不同情況,本著對等原則采取相應措施。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菲方指責中方在仁愛礁阻止生病士兵撤離,外交部回應
2024-06-07 15:33 南海局勢 -
通網(wǎng)9個月后,亞馬孫土著部落“亂套”了
2024-06-07 15:28 -
王毅將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晤
2024-06-07 15:18 金磚國家 -
刊文譴責以色列后,美知名法律期刊網(wǎng)站被暫時關閉
2024-06-07 14:19 美國一夢 -
“美國授權了,但不允許烏軍打擊莫斯科或克宮”
2024-06-07 13:25 烏克蘭之殤 -
“三星電子工會55年來首次罷工”
2024-06-07 11:15 三八線之南 -
擔憂失去中國市場,阿斯麥新任CEO警告
2024-06-07 10:28 -
涉嫌綁票中國游客,菲四名警察被捕
2024-06-07 10:18 -
協(xié)議涉及對抗中國,“印度、越南還沒對美國點頭”
2024-06-07 10:02 中美關系 -
飛行途中發(fā)現(xiàn)氦氣泄漏后,波音載人飛船已將宇航員送入空間站
2024-06-07 09:32 航空航天 -
“拜登的黑人選票,危了!”
2024-06-07 08:36 美國政治 -
多地披露地方行政編制精減比例,從2%到5%不等
2024-06-07 08:08 基層治理 -
-
美法官裁定特朗普前顧問班農(nóng)于7月1日開始入獄服刑
2024-06-07 07:55 美國政治 -
?王毅:贊賞古巴總是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支持中方正當立場
2024-06-07 07:55 中國外交 -
駐日大使:中國是14億人口大國,沒那么多錢搞補貼
2024-06-07 07:55 中國外交 -
也門胡塞武裝:過去一周美英空襲已致至少15人死亡
2024-06-07 07:12 -
古特雷斯譴責以色列襲擊加沙避難學校
2024-06-07 07:12 巴以恩仇錄 -
丹麥等五國當選聯(lián)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2024-06-07 07:12 -
王小洪同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視頻通話
2024-06-07 07:12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關鍵戰(zhàn)場” 評論 8“法國情報部門讓我干預大選,我拒絕了” 評論 36“學者回望:特朗普這個時期,是中國趕超美國分水嶺” 評論 191“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評論 356“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評論 143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關鍵戰(zhàn)場”
-
歐盟宣布:英國,“回到世界舞臺”
-
“法國情報部門讓我干預大選,我拒絕了”
-
“日本車企很絕望”
-
“我都沒買過米,全是別人送的…”,日本農(nóng)相道歉了
-
高志凱提建議,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壓不住了…
-
“學者回望:特朗普這個時期,是中國趕超美國分水嶺”
-
華人“鋼鐵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謀落網(wǎng),部分贖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廈”
-
“我來到這里工作,因為中國是支持環(huán)保的超級大國”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讓特朗普丟臉”
-
“我只能靠中國賺錢:聽特朗普這么說,想拿石頭砸他”
-
美財長認了:美國消費者買單
-
英國也盯上了...
-
美國發(fā)生火車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