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偽!某些嚷嚷著要中國“放開”的國家,現在卻限制起中國人來了
中國去年底優(yōu)化調整防疫政策后,經濟社會秩序加速恢復,國際社會普遍表示歡迎,認為這對全球經濟是個積極提振。然而,以美國為代表的那些嚷嚷著要中國“放開”的國家,現在又開始搞事情了。它們以中國國內疫情形勢“可能會突變出新毒株”為由,宣布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采取限制入境政策。
《華盛頓郵報》文章截圖
“毫無意義”——《華盛頓郵報》近日援引多名流行病學專家的話批評說,美國政府的決定“不科學、不合理,方向錯誤”。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是某些國家又一次集體政治表演,又一次想把疫情的鍋甩給中國,以遏制和孤立中國。
從科學上說,中國當前流行的毒株以BA.5.2、BF.7為主,之前已經在世界各地傳播。這意味著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現新毒株,限制中國旅客入境有何意義?世衛(wèi)組織流行病學家瑪麗亞·范·科克霍夫就指出,目前已經有超過500個亞系奧密克戎在全球傳播?!度A盛頓郵報》稱,“奧密克戎一個新后代XBB.1.5正在紐約和美國東北部地區(qū)流行。”多國衛(wèi)生健康專家都認為,沒有必要對中國旅客實行入境限制措施。一些歐美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既缺乏科學依據,又不顧防疫事實,從效果看更是沒用。
從合理性上看,當前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疫情形勢出現新變化。中國在醫(yī)療救治、病原檢測、疫苗接種等能力持續(xù)提升的基礎上,因時因勢主動優(yōu)化防疫舉措,及時而必要。從全球范圍看,各國調整防疫政策時都會經歷適應期,中國防疫政策“換擋”也不例外。在全球大部分國家放寬防疫措施的背景下,某些國家為何只將中國作為重點防范對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流行病學專家杰弗里·沙曼認為,這么做“沒有道理”。歐洲疾控中心表示,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新冠檢測是“不合理的”。
人們清楚記得,三年來美國等一些國家對中國防疫政策的態(tài)度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始終把防疫當政治牌打。當中國采取嚴格防疫政策、有力保護了本國人民健康和安全時,一些歐美國家說三道四,不停嚷著要中國“放開”,否則就是沒有自由和人權。而當中國根據疫情變化優(yōu)化調整防疫政策之后,某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又開始宣揚中國疫情“威脅”他國防疫,并出臺違背事實、違背科學的入境限制政策。這種雙標做法何其虛偽!
看來,在歐美一些人的政治邏輯里,無論中國“放開”或是“不放開”,怎么做都不對。他們翻臉比翻書還快的表現,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拙劣的政治表演妄圖制造新一輪的分裂和對抗,將對全球早日走出疫情陰霾造成重大阻礙。
當前,中國處于防疫政策調整期,雖然面臨一些困難挑戰(zhàn),但疫情形勢總體可控,各地經濟迅速復蘇,社會活力正在釋放,曙光就在前頭。特別是中國采取的一系列方便中外人員往來的舉措,受到很多國家歡迎。
“三年了,神奇泰國等你們三年了!”各國旅游局和駐華大使館紛紛發(fā)微博向中國游客發(fā)出邀請。這才是世界的主流聲音。某些國家政治抗疫的老把戲不會有市場,世界期待更多團結合作的力量。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 抗疫進行時- 原標題:虛偽!某些嚷嚷著要中國“放開”的國家,現在卻限制起中國人來了
- 責任編輯: 王濛 
-
“高估了脫歐的好處”,英民調顯示2/3受訪者支持重返歐盟
2023-01-02 20:10 不列顛 -
一年了,“取代‘一帶一路’?歐盟只是說說罷了”
2023-01-02 17:01 觀察者頭條 -
燃放煙花慶祝新年,烏克蘭男子被捕
2023-01-02 16:46 -
美政客急了:這是中國投喂的“精神鴉片”
2023-01-02 15:31 美國一夢 -
俄軍向基輔發(fā)射無人機,機身上寫著“新年快樂”…
2023-01-02 13:20 -
“蘇納克對中國旅客的態(tài)度轉變,純粹是政治舉動”
2023-01-02 13:19 不列顛 -
外交部長秦剛大使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
2023-01-02 13:11 中美關系 -
“以色列不愿提供軍援,烏克蘭拒絕在聯大投票支持以方”
2023-01-02 11:11 -
盧拉宣誓就任巴西新一任總統(tǒng)
2023-01-02 07:14 -
中國駐法大使:熱烈歡迎馬克龍總統(tǒng)2023年適時訪華
2023-01-01 21:36 中法關系 -
“Meta正考慮解封特朗普”
2023-01-01 18:46 -
事關中國,澳大利亞:與美加同日執(zhí)行
2023-01-01 18:00 -
蘇格蘭警方一份年終報告氣炸全網:你們怎么敢的?!
2023-01-01 16:19 -
“2023也不輕松,敵人摧毀俄羅斯的意圖不會得逞”
2023-01-01 15:14 -
土耳其將派團赴美談F-16采購
2023-01-01 14:04 -
因為祖先,“卷福”攤上事了
2023-01-01 13:37 -
盧拉宣誓就任前會見俄烏兩國特使:呼吁結束沖突
2023-01-01 13:27 拉美左翼 -
駐美國一線外交官:現在是滾石上山,不能松手
2023-01-01 12:42 中美關系 -
聯大通過涉巴領土決議,“以色列是時候負責了”
2023-01-01 11:51 巴以恩仇錄 -
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xù)13年排名全球第一
2023-01-01 11:32
相關推薦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42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98“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7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11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最新聞 Hot
-
持股市值超450億元,西北大學副校長成陜西首富
-
哥倫比亞總統(tǒng)在華表態(tài):確認加入!
-
以色列要求國際刑事法院撤銷對內塔尼亞胡逮捕令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
巴外長警告:這個問題不解決,?;饘⑹芡{
-
中美利好消息傳來,“七巨頭”一夜回漲8000億美元
-
特朗普怒了:我又不是蠢貨,免費的不要?!
-
特朗普:周四我可能飛去參加俄烏會談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長和回應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