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帕克蘭槍擊案后重新開課,學生“防彈”系列成熱潮
關鍵字: 槍擊案商機美國控槍高中佛羅里達防彈書包防彈片防爆門防彈玻璃面對控槍立法進程緩慢,商家挺身“改變現狀”
2017年下半年的拉斯維加斯“驚魂演唱會”、德克薩斯州的“鮮血教堂”還歷歷在目。到了2018年2月14日,帕克蘭高中槍擊案,實際上已經是今年美國第8起高中校園槍擊事件了。私人安全產品領域的欣欣向榮,“得力”于一意孤行的美國政壇,面對一個又一個慘案,還是不愿正視控槍的嚴重性。
帕克蘭事件是美國今年第8起“高中校園槍擊案” 圖自CNN
這次槍擊案的后續(xù),對槍支管控的討論,就可以隱約看出這個趨勢。
最直接的受害者們——學生——除了抗議外,還曾向佛羅里達州長、議員主動問責:“你們能別收步槍協(xié)會的錢嗎?”對此,多家美國企業(yè)被迫與步槍協(xié)會斷絕關系。而另一方面,特朗普表面上召集學生家長開會,討論“控槍問題”,實則將帕克蘭事件歸罪于“錯過事前干預”的美國聯邦調查局。
學生集會人群 @東方IC
雙方爭執(zhí)不下,直到第十天,佛羅里達州州長斯科特(Rick Scott)在愿意將購槍年限提升至21歲以上。28日,美國幾個比較大的“戶外運動產品”銷售商,開始禁止販賣突擊步槍;同時,不再賣槍給低于21歲的人。
但對此,有的美國網民認為這是控槍運動的前兆;有的則覺得無濟于事、多此一舉。有人總結了近年來槍擊案的主謀,僅一人不足21歲;有的還嘲諷“不如將法定投票年齡也改成21歲”。
正是因為對于這個問題,美國人各執(zhí)己見,導致控槍討論儼然成為“死局”。年前紐約時報轉載了Intercept的題為《為什么美國有這么多槍擊案》的文章,結合了世界各國的情況,分析來分析去,作者認為:“槍是美國人骨子的文化,并不是說取舍就能取舍的。”
正如文章所述,一些人可能覺得拿著槍更安全。但在校園,學生持槍入校還是不可取的。無論出發(fā)點如何,這都是違法行為。
所以,在“矛和盾”的抉擇中,家長只能選擇后者。彭博社稱,商家也意識到這一點,生意就是這么做起來的。這些安全產品公司老板,有的是目睹了這幾年美國各地的校園槍擊事件,出于“我應該做點什么吧”的態(tài)度,試圖改變現狀。
“每次一有槍擊案,防彈背包、防彈片都會成為爆款”,一家位于密歇根的公司說道,“我們今年免費送出去很多個背包。”同時,“看門狗”公司則表示,會將近日所得利潤的50%,捐給在槍擊案中失去孩子的家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徐乾昂
-
最新聞 Hot
-
澳大利亞直說了:中國可是我們最大買家,美國你算啥?
-
美企急電:快取消越南、印尼訂單,轉回中國
-
加拿大:出人意料,是中國而非美國
-
一個說毫無成果,一個說滿意
-
“日本決定要更硬氣,不然…”
-
跪了?“還沒”
-
終于談上了,俄方要求美土離場
-
“無論承認與否,硅谷精英變成‘中國必勝論’擁躉”
-
9500車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歐洲,“彰顯中國雄心”
-
黃楊鈿甜佩戴高價耳環(huán)引網友質疑,經紀公司回應
-
槍殺安倍嫌犯將于10月首次公審
-
俄烏土耳其談判將安排兩輪對話:土美烏先聊,土俄烏再談
-
特朗普:給F-35加個引擎,叫F-55
-
拿中國說事,美高官想攔下這筆交易
-
中哥走近,美國又跳出來
-
歐盟“更硬”了:稅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