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造島神器”出馬,在印度洋“搞事情”
關(guān)鍵字:科倫坡項目建成,“造島神器”功不可沒
科倫坡港口城項目的完工與4艘耙吸挖泥船的作用密不可分。在網(wǎng)民眼里,這些挖泥船還有個更直觀的綽號——“造島神器”。
這是因為,相比傳統(tǒng)打圍堰、沉箱等填海方式,具有航行動力的挖泥船在成本與效率上均更勝一籌。尤其是在吹填人工島嶼時,它們可以借助自身攜帶的裝置,對水下低質(zhì)表層的泥土、沙、石塊等沉積物進行挖取、提升和輸送。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鐵流曾在科普文章中介紹:
“由于南海距離中國大陸海岸線較為遙遠,在南海填海造島采用從大陸運輸填海材料的做法并不現(xiàn)實。那么,最好的解決之道則是就地取材。由于在南海島礁附近有大量的沙石,將這些沙石聚攏起來,就能實現(xiàn)在局部形成較大的島嶼?!?
而按照施工特點,挖泥船可分為耙吸式、絞吸式、鏈斗式、抓斗和鏟斗式。
這次以“浚洋1”為代表的四艘挖泥船就屬于耙吸式,其特點在于:通過置于船體兩舷或尾部的耙頭吸入泥漿,以邊吸泥、邊航行的方式工作。
耙吸式挖泥船的作業(yè)環(huán)境通常以淤泥、黏土、粉砂、細砂、粗砂、碎石、礫石和卵石等為主,其具有機動靈活,效率高,抗風浪力強的優(yōu)點,適宜在沿海港口、寬闊的江面和船舶錨地作業(yè)。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在疏浚船舶建造技術(shù)方面長期落后世界先進水平——現(xiàn)在全世界超過2萬方艙容的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約有12艘,其中絕大部分屬于實力雄厚的歐洲疏浚公司。中國疏浚企業(yè)參與國際化競爭時,往往缺乏高端設(shè)備支撐。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6年10月,中交集團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資1.6億歐元、在荷蘭建造的“浚洋1”號在廣州正式交付,隨即赴科倫坡參與建設(shè)項目。
“浚洋1”總艙容量21028立方米,開啟了國內(nèi)同型船超過2萬立方米的新時代,也是亞洲最大、具有世界領(lǐng)先水平的耙吸式挖泥船,擁有目前歐洲四大耙吸船公司所少見的雙耙臂管水下泥泵裝置。此外,其挖泥系統(tǒng)全部采用變頻自動化控制,還配有環(huán)保閥。
據(jù)觀察者網(wǎng)此前報道,“浚洋1”具有強大的疏浚和吹填造地能力,每小時挖泥約2萬立方米,相當于在一個國際標準足球場上堆起一層樓高的泥沙量。其耙臂最長可以伸到海底90米處挖泥,并可直接通過“彩虹吹”將疏浚泥土吹到距離150米的岸上,滿艙時間僅需84分鐘。若是通過接駁排泥管實施吹岸施工,則距離超過4000米。
邁向挖泥船國產(chǎn)化與“中國智造”時代
“浚洋1”的建成使用,標志著我國挖泥船企業(yè)開始走向“中國智造”的時代?!疤祧H號”的檢驗投產(chǎn),成為我國在這一高端設(shè)備領(lǐng)域國產(chǎn)化的重要成就。
“以前是十年才造1艘挖泥船,現(xiàn)在是一年就出廠10艘!對于中國疏浚人而言,只有看著自己制造的挖泥船在藍色的大海上劈波斬浪才是真正的驕傲。”曾任廣州航道局副總工程師的羅日佳說。
據(jù)報道,今年1月9日,中國自主設(shè)計建設(shè)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通過性能檢驗、正式具備投產(chǎn)條件,為我國的“造島神器”又添一員“干將”。
不同于“浚洋1”,“天鯤號”在分類上是絞吸式挖泥船,這種方式的最大特點是在吸水管前端環(huán)繞裝設(shè)有旋轉(zhuǎn)絞刀。作業(yè)時,通過旋轉(zhuǎn)絞刀對水域底部的泥沙進行切割、攪動,然后泥漿被管道吸入并輸送至預定區(qū)域。
“天鯤號”配備了可以切碎堅硬巖石的絞刀
“天鯤號”作為我國首艘從設(shè)計到建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重型自航絞吸船,首次使用了絞吸船自動挖泥技術(shù),是中國疏浚技術(shù)的又一重大突破,確保生產(chǎn)效率長期保持在較高標準。
此外,該船還配備了6600kW功率的絞刀,并分為通用、黏土、挖巖與重型挖巖4中類型,可以挖開并切碎海底非常堅硬的巖石,這是其相較于“浚洋1”等耙吸式挖泥船最大的優(yōu)勢。
據(jù)介紹,“天鯤號”的最大挖掘深度達到35米,可以在一個小時內(nèi)將60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萬米之外。由于“天鯤號”具有噸位大、爪牙鋒利、挖掘和傳輸效率高等優(yōu)點,在以后的造島工程中,將大有用武之地。
中國的挖泥船建造,從最初完全依賴進口,到逐步過渡到國產(chǎn)化建造,一直在不斷升級換代。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國疏浚企業(yè)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探索謀求發(fā)展、不斷走向世界的進程。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郭涵
- 最后更新: 2019-01-19 07:41:01
-
小米9認證信息曝光:配驍龍855及4800萬三攝
2019-01-18 23:19 手機 -
美政府關(guān)門導致這個數(shù)據(jù)無法更新,手機用戶或受影響
2019-01-18 18:46 -
嫦娥四號成功登月后,陰謀論他來了
2019-01-18 15:39 嫦娥奔月 -
我國“人造太陽”研究配上新型“充電寶”
2019-01-18 13:08 科技前沿 -
嫩芽“已死”?這次外媒?jīng)]亂說
2019-01-18 00:24 航空航天 -
任正非一口氣答30問:最壞預案是什么?
2019-01-17 23:21 華為 -
2018年中國App下載量全球第一 占全球近50%
2019-01-17 13:48 手機 -
人民日報緬懷于敏:一輩子把自己的名字看得很淡
2019-01-17 09:00 中國超越 -
于敏解決的問題,對共和國來說有多重要?
2019-01-17 07:35 -
國家航天局:嫦娥四號落月有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
2019-01-17 07:13 航空航天 -
人們最想知道的十一件事情 都在這里
2019-01-16 14:14 -
小米高管:有信心拿下英國,用口碑贏得市場
2019-01-16 12:41 TMT觀察 -
唯一參與嫦娥四號任務的香港院校,有哪些貢獻?
2019-01-16 10:41 香港 -
日本與波音聯(lián)手開發(fā)電動飛機
2019-01-16 06:56 日本產(chǎn)經(jīng) -
阿里云發(fā)布分布式語音2.0 將實現(xiàn)多種物聯(lián)網(wǎng)設(shè)備語音識別能力
2019-01-15 17:50 TMT觀察 -
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
2019-01-15 16:35 -
俄唯一太空射電望遠鏡與地面失聯(lián)
2019-01-15 16:09 俄羅斯之聲 -
南極冰蓋下800米,中國鉆取深冰芯
2019-01-15 13:13 南極探險 -
月球上長出第一株嫩芽
2019-01-15 09:20 嫦娥奔月 -
美方問他:中繼星能否多留兩年?我們探月也想用
2019-01-15 07:00 航空航天
相關(guān)推薦 -
沃爾瑪準備以關(guān)稅為由漲價,特朗普威脅 評論 85“船、箱雙雙告急!兩個月后更糟了” 評論 106韓船企利潤大增,中國被撼動? 評論 144俄烏剛談完,這五人又湊一塊急call特朗普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臺“邦交”危機再起?“不意外,轉(zhuǎn)向或已近尾聲”
-
“船、箱雙雙告急!兩個月后更糟了”
-
克宮:“普澤會”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車回應“部分SU7前保險杠形變”
-
惡意傳播涉劉國梁不實信息,杜某川、湯某被處罰
-
韓船企利潤大增,中國被撼動?
-
美軍高官急眼:中國在拉美居然整了10個,沒人管…
-
無法一一談判,特朗普放話:將被單方面加稅
-
湖南懷化舞水河近期出現(xiàn)大量死魚,當?shù)鼗貞?/a>
-
穆迪下調(diào)美國信用評級,白宮急了:這是政治決定
-
俄烏剛談完,這五人又湊一塊急call特朗普
-
美國開始籌備閱兵了:預算3.24億,6600名士兵參加
-
孫楊、潘展樂將同臺競技爭冠
-
英偉達:下季度,給中國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訴”:中方審批嚴格,我們沒庫存了
-
特朗普:想訪問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