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驗收在即,“中國天眼”10萬年薪難覓駐地科研人才
關鍵字:科技日報10月29日報道,明年上半年,F(xiàn)AST將接受國家驗收。屆時,全天候的觀測節(jié)奏,將使得現(xiàn)有的駐地人員“捉襟見肘”。為此,F(xiàn)AST面向全國啟動了新一輪的人才招聘。10月28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副經理兼辦公室主任張蜀新表示,希望新一輪招聘能受到更多的社會關注,因為此前的招聘情況并不理想,10萬年薪難覓駐地科研人才。
核心技術指標已達到國家驗收標準
目前,F(xiàn)AST已確定于明年上半年接受國家驗收,涉及工藝、設備、檔案等六大項目。一旦通過驗收,F(xiàn)AST將正式對外開放,全中國的科學家都可以共享使用。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總工程師、研究員姜鵬說,經過兩年的緊張調試,F(xiàn)AST的數(shù)項指標超過預期,截至目前已發(fā)現(xiàn)了53顆脈沖星、60顆優(yōu)質候選體。從調試進展來看,F(xiàn)AST在靈敏度、系統(tǒng)噪音、指向精度等關鍵技術指標上已經達到了國家驗收標準。
按照姜鵬的說法,調試后的FAST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最靈敏射電望遠鏡,它“耳聰目明”,可以幫助人類了解更遙遠、更早期的宇宙。
不過,目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姜鵬透露,科研人員正在研發(fā)現(xiàn)場設備的電磁屏蔽技術,以改善FAST周邊的電磁環(huán)境,提高設備的可靠性。此外,科研人員也在設法提升FAST的全天候能力,增加有效觀測時長。
那么,F(xiàn)AST下一步的觀測目標是什么?姜鵬表示,F(xiàn)AST譜線終端調試已經完成,隨時可以開展中性氫的觀測。屆時,所取得的科學成果,將幫助人類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過程,了解宇宙的歷史。
10萬年薪為何吸引不來科研人員
FAST正式投用后,將啟動24小時觀測,科研人員需三班倒輪流值班,而現(xiàn)有的駐地人員只有20多名,人手上“捉襟見肘”。為此,F(xiàn)AST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新一輪的人才招聘。
招聘啟事顯示,F(xiàn)AST此次共招聘24人,涉及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中心運營和通信維護等崗位,要求科研人才能夠長期在FAST現(xiàn)場工作、英文水平良好,有部分崗位還要求能夠勝任夜班工作。
張蜀新表示,此次招聘為聘用制,但在工作相應年限后,表現(xiàn)優(yōu)秀者可入編。至于薪酬,工資加駐地補貼,每年可以達到10萬左右。
張蜀新說,希望這一輪招聘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此前,F(xiàn)AST公開招聘過一輪,但只招到半數(shù)科研人才,與預期相去甚遠?!皝淼娜瞬欢啵x擇面窄?!?
為什么10萬年薪招不到人?張蜀新分析,除了宣傳不到位外,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駐地偏僻、條件艱苦,一般情況下,科研人員駐地半個月后才能回趟家,會和家人長期分居兩地,而且FAST驗收后,工作不像建設期和調試期那么有挑戰(zhàn)性,可能會比較枯燥。
也有科研人員分析,F(xiàn)AST的駐地工作,在年輕人看來可能更像坐“冷板凳”,短期內也難以出大的科研成果,畢竟人各有志,很多人在大學畢業(yè)后更希望找個好工作,多賺點錢。對此,張蜀新表示難以贊同,他說,科研上要出成果,沒有一定的沉淀是不可能的,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
駐地工作并非“與世隔絕”
由于附近的通信基站已被悉數(shù)關閉,他們只能借助固定電話和外界聯(lián)系。手機不能帶,手環(huán)不能打開,沒有微波爐,數(shù)碼照相機和無線網絡也不能隨便使用,就連看似無害的電吹風之類,也因為會發(fā)出射頻干擾而受限。
在媒體的描述中,F(xiàn)AST駐地人員過的更像深山隱居的生活。
張蜀新解釋說,事實上,這可能是外界的誤解。在FAST駐地工作,雖然生活節(jié)奏比較慢,也遠離一切電子產品,但駐地人員并沒有與外面的生活脫軌,完全可以通過臺式電腦及時獲取外界信息,況且,國家天文臺一直在努力為駐地人員創(chuàng)造一切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星級酒店般的住宿環(huán)境、花園式的辦公場所,滿目郁郁蔥蔥。走進FAST駐地,宛若走進一個都市后花園,心會隨著周圍的環(huán)境,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更為主要的是,在這里,生活了一群活躍在國內外天文科研界的追夢人。
“感官安寧,萬籟無聲,美麗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它無垠的廣袤……”已故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曾用詩一般的語言,向人們描述了科研人員追逐的腳步。
在大窩凼的這些年,作為“FAST首席攝影師”的張蜀新,幾乎走遍了附近的每個山頭和FAST的每一個角落。不管是農民工,還是科研人員,張蜀新差不多能準確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在他的帶領下,很多人在畢業(yè)后的短短幾年時間里已經成長為工程師。
博士畢業(yè)后,原本搞結構力學的姜鵬,一頭扎進貴州的深山里,從一個天文學“門外漢”,變成了同事眼中最懂FAST的人。
若干年后,一批世界級的科研成果或許將從FAST誕生,而目前,F(xiàn)AST最需要的,是一個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的你。
標簽 中國科技- 原標題:驗收在即,“中國天眼”10萬年薪難覓駐地科研人才
- 責任編輯:新偉
- 最后更新: 2018-10-29 07:59:04
-
14萬孕婦基因外流?華大基因:不存在數(shù)據(jù)出境
2018-10-28 20:19 -
媒體:中國將在南極冰蓋建首個永久機場
2018-10-28 19:55 南極探險 -
2018年上半年服務器賣了150萬
2018-10-28 11:29 -
傳美光西安裁員數(shù)百人
2018-10-28 08:06 -
謝志峰口述實錄:“中國的英特爾”
2018-10-28 08:00 -
高通:蘋果拖欠70億美元專利費
2018-10-27 20:20 -
我國首枚民營火箭“朱雀一號”發(fā)射失利 衛(wèi)星未入軌
2018-10-27 19:35 航空航天 -
不撤"惡意芯片"報道是吧,撤廣告!
2018-10-27 17:29 中美關系 -
盛世燈火迎進博:上海外灘燈景改造初步就緒
2018-10-27 14:15 中國進博會 -
中聯(lián)重科袁野:驅動高端液壓元件國產化
2018-10-26 22:10 -
一切為了雙11 700機器人備戰(zhàn)無錫未來園區(qū)
2018-10-26 17:42 天貓雙11 -
14萬孕婦基因外流?華大基因回應
2018-10-26 15:05 網絡謠言 -
澳洲電訊選擇愛立信為5G設備供應商
2018-10-26 12:15 -
谷歌回應包庇指控:解雇48名性騷擾員工 沒給離職補償
2018-10-26 10:37 -
中芯國際否認聯(lián)合CEO梁孟松離職
2018-10-26 10:19 -
因泄露賬戶信息 臉書被英國罰50萬英鎊
2018-10-26 10:09 -
科技早報| 雷軍:貴不一定最好 余承東:P20Pro和Mate20拍照最強
2018-10-26 09:49 -
科研人員過得好不好?數(shù)據(jù)來了!
2018-10-26 08:27 -
日本研發(fā)出通過語音和視線控制的自動駕駛汽車
2018-10-26 07:15 -
六單位將國人基因信息傳遞出境 科技部罕見處罰
2018-10-26 06:48 國家安全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梗“突ハ嘀肛?/a>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停火問題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