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金生前最后一篇論文發(fā)表:平行宇宙沒那么多
關鍵字: 霍金最后一篇論文霍金平行宇宙平行宇宙霍金據澎湃新聞報道,北京時間5月3日早晨7時,已故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去世前10天最后修改過的一篇論文在《高能物理雜志》(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上發(fā)表。這是《時間簡史》作者給出的最后一項關于宇宙起源的理論。
該理論曾在2017年7月在劍橋大學的一次會議上首次亮相,以紀念霍金的75歲生日。比利時魯汶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赫托格(Thomas Hertog)是論文的合著者。他們基于弦理論進行了大量復雜的數學計算,得出所謂的多元宇宙是有限的。
論文摘要與關鍵詞(全文共14頁)
宇宙暴脹理論認為,在大爆炸后的極短時間內,時空進行了指數級的膨脹。一些科學家們繼而推論,在整體上宇宙會永恒地膨脹,只在一小部分區(qū)域停下來,不斷形成無限多氣泡般的宇宙。人類的可見宇宙就是不斷膨脹的時空中的其中一個“泡泡”。
霍金曾在去年秋天接受采訪時說道:“常規(guī)的永恒膨脹理論預測宇宙是一個無限的分形,在膨脹的海洋中,鑲嵌著不同的口袋宇宙?!?
人類所處的這個“泡泡”中的物理法則,比如光速是300000km/s,無法適用到其他“泡泡”里。這些迥異的小宇宙,共同構成一個多元宇宙。
藝術作品:大爆炸可能創(chuàng)造了許多宇宙。(圖源:SCIENCE PHOTO LIBRARY)
“我從來就不喜歡多元宇宙這個概念。如果多元宇宙中的不同宇宙是無限的,那這個理論就無法得到驗證?!被艚饏s說道。
在最后的論文中,霍金和赫托格提出多元宇宙論推出的這種敘事是錯誤的,或者用論文標題的比喻來說,“給永恒膨脹找到一個平滑的出口”?!拔覀冾A測宇宙在整體上是平滑而有限的。這不是個無限的分形結構。”霍金關于論文說道。
這個平滑的出口是如何找到的呢?赫托格解釋道,傳統(tǒng)的永恒膨脹理論假定宇宙整體背景依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演化,量子效應在此基礎上提供了一些漲落。然而,永恒膨脹的內在動力消除了經典力學和量子力學的分割,相對論由此崩潰。
霍金和赫托格利用弦理論統(tǒng)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從而重新計算永恒膨脹問題。弦理論是一種試圖將四種相互作用力統(tǒng)一起來的理論,認為自然界的基本單元是微小的“弦”,弦在振動和運動過程中產生基本粒子。
具體來講,他們借用了弦理論中的“全息”概念:整個宇宙是一張巨大而復雜的全息圖,三維空間中的物理現實在數學上可以簡化投影到二維平面上。
霍金和赫托格發(fā)展出了“全息”概念的一個分支,將永恒膨脹理論中的時間維度投射出來,從而擺脫對愛因斯坦理論的依賴。在這個模型中,永恒膨脹被簡化為時空起點上的一張空間曲面。
霍金此前提出的宇宙“無邊界條件”預測如果回溯到宇宙開始時,宇宙會像半球一樣閉合。但這篇論文給出了不同的結果:當回溯到某個節(jié)點,就會到達永恒膨脹的門檻。過了那個門檻,人類熟知的時間概念會失去意義。
“現在我們要發(fā)現在過去還是有邊界的。”赫托格說道。
霍金和赫托格用這種新方法計算出了永恒膨脹理論的一個平滑出口,導向有限的宇宙,比此前的永恒膨脹理論建構的無限分形結構簡潔得多。
“我們沒有減少到一個唯一的宇宙,但我們的結果還是大大簡化了多元宇宙,可能存在的宇宙的范圍要小得多。”赫托格說道。這也增加了理論的可驗證性。
2018年3月4日是這篇論文顯示的最后修改時間。10天后,霍金逝世。
赫托格仍會在論文基礎上繼續(xù)探索。他認為,新理論縮小后的尺度可能在人類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范圍之內。尤其是原初引力波——這種在永恒膨脹的“出口”處產生的時間漣漪,可能是驗證新模型的最佳證據。隨著宇宙的膨脹,原初引力波的波長已經超出了LIGO的探測范圍,但未來歐空局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衛(wèi)星LISA有望聽到這些律動。
如同他生前的一些成果,霍金提出的最后一項宇宙學理論遭受了質疑。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 Neil Turok 教授就表示:“我仍舊很困惑,為什么霍金會覺得這個設想有趣?”
布法羅大學文理學院教授 Will Kinney也提醒道,霍金和赫托格的論文中沒有提出找到多元宇宙的方法。
無論如何,霍金和赫托格利用“全息投影”,給解決“泡泡”間不相通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思路。 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Avi Loeb說道,新論文用數學來克服這個數學和哲學瓶頸,并對允許在多元宇宙中存在的宇宙類型進行預測。
宇宙暴脹理論發(fā)展至今日,被無數天文觀測結果所驗證,但仍有一些終極問題留待解答。膨脹如何開始?膨脹的預設啟動條件是什么?膨脹如何形成了如今的宇宙?無論過去未來,膨脹都是永恒的嗎?
霍金留下的最后一篇論文,純理論,純計算,純假說;沒有觀測結果,沒有驗證對象,沒有指明通向平行宇宙的道路。在終極問題之上,它埋下了一顆不知是否能發(fā)芽生根的種子。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 原標題:霍金生前最后一篇論文發(fā)表:平行宇宙沒那么多
- 責任編輯:馬雪
- 最后更新: 2018-05-03 08:16:50
-
中美AI軍備競賽 爭搶大數據主導權
2018-05-02 20:00 中美關系 -
牛津報告:中國AI實力只有美國一半
2018-05-02 11:02 中美關系 -
奠基請道士做法 甘肅這個工程究竟是何方“神圣”?
2018-04-29 21:37 科技前沿 -
觀軍視頻第7期:巡航導彈外交新工具——JASSM
2018-04-29 16:10 敘利亞內戰(zhàn) -
三星等被美國消費者告了:操縱內存芯片價格
2018-04-29 14:53 -
這一核心技術被央企全球首個攻克!中國高鐵要進新時代
2018-04-29 14:32 高鐵世紀 -
微信回應“紀委提取被刪聊天記錄”
2018-04-29 13:10 網絡戰(zhàn)線 -
拍了這部紀錄片, 才知道賣有機食品的勢力這么大
2018-04-29 08:51 轉基因 -
“中國天眼”剛剛發(fā)現毫秒脈沖星,究竟是個啥?
2018-04-28 14:27 天文 -
我國常規(guī)潛艇總設計師:我們距世界領先還差臨門一腳
2018-04-28 08:39 科技前沿 -
人造肉眼可見設備首次實現量子糾纏
2018-04-27 14:58 科技前沿 -
那個三次創(chuàng)業(yè)“中國芯”的美籍臺灣人回來了
2018-04-27 14:41 科技前沿 -
中日研發(fā)氣動懸浮列車 時速400-500公里
2018-04-27 10:00 高鐵世紀 -
宇宙最大天體?這個新發(fā)現的星系團質量為1000萬億個太陽
2018-04-26 18:33 航空航天 -
“過去勒緊褲腰帶還造兩彈一星 科技攻關要靠自己”
2018-04-26 17:41 科技前沿 -
一箭五星!我國同一軌道面發(fā)射衛(wèi)星數量創(chuàng)紀錄
2018-04-26 16:01 航空航天 -
一箭五星!長征十一號首次“專車”發(fā)射獲成功!
2018-04-26 15:11 航空航天 -
國產真空蒸鍍機匱缺:高端顯示屏的陰影
2018-04-26 07:34 科技前沿 -
高精尖儀器被超標地鐵震動影響了,怎么辦?
2018-04-25 14:14 科技前沿 -
自主芯片“魂芯二號A”發(fā)布 性能超國際同類4倍
2018-04-25 10:39 IT新浪潮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梗“突ハ嘀肛?/a>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