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純:聊一聊“偽史論”的那些慣常邏輯
最后更新: 2021-05-05 08:51:01楔形文字慘遭否定,赫梯文明無辜躺槍
坦白地說,黃教授的講座進入到“赫梯鐵器文明子虛烏有”后,令人“頗感失望”:他在這一部分的論證沿用的是“偽史論”慣常邏輯——“不合常理即不存在”,完全不及他在希臘埃及部分講的“以圖證史”那么精彩。
為了證明“赫梯鐵器文明子虛烏有”,黃教授首先拋出的一個觀點是“楔形文字是偽造的”,相關(guān)論據(jù)有三點:第一,不可能有千年不化的泥板;第二,泥板不具備實用性;第三,楔形文字不可釋讀。
我們先來看第一條,眾所周知,楔形文字以泥板為載體,如果泥板不能保存,這種文字當然就不可能保存下來??墒?,楔形文字的泥板真如黃教授所說的那樣脆弱而不可保存嗎?
芝加哥大學亞述學助理教授蘇珊娜·保盧斯對此有一個精彩的評述:“泥板是你可以想象的最堅硬的書寫材料,如果城市被焚毀,它們就會因被火烘烤而被保存下來;如果建筑物坍塌,它們也能幸存;它們可以在潮濕的泥土中留存,也可以在沙漠氣候里完好無損。”
蘇珊娜·保盧斯
出土的大部分楔形文字的泥板都由淤泥制成,含水量較多,使得泥板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但也意味著質(zhì)地不夠堅固。為了保存泥板,兩河流域的古人進行了很多嘗試:有一些屬于新巴比倫王國時代(公元前626-539年)的泥板經(jīng)過烘烤,因為人們在上面發(fā)現(xiàn)了為防止高溫爆炸而預(yù)先扎好的“火孔”。不過,經(jīng)過這樣處理的泥板數(shù)量很少,更多的是緩慢晾干,時間可能長達數(shù)天。
在楔形文字流行的時代,書寫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的工作,通常由書吏承擔。書寫工作的職業(yè)化也意味著古人處理泥板的專業(yè)程度很高,提純原材料,盡量去除其中的有機物,增加揉捏泥團的次數(shù)以排除氣泡。大英博物館的部分藏品顯示,有些泥板的表層和內(nèi)核是分別構(gòu)成的,表層的黏土像面皮一樣包住了內(nèi)核,這種處理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泥板的韌度。
良好的韌度使得大量的泥板能歷經(jīng)千年風霜保存下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在近東和埃及各地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加起來有上百萬塊——設(shè)想一下,如果這些泥板全是偽造,那將是多大的一項工程!
說到泥板的實用性,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概念是大多數(shù)泥板都只有成人手掌那么大,當然也有更小或更大的。以大英博物館的收藏為例,最小的泥板約2平方厘米,只有幾毫米厚;最大的則可達30-40平方厘米,4-8厘米厚。這樣的尺寸意味著移動它們并不困難,況且已有考古出土文物證實,那些記錄正式公文的泥板,大多會配備一個同為泥質(zhì)的“信封”將其包裹起來,防止泥板上刻錄的文字受到破壞??梢?,遠距離傳送“阿馬爾納文書”并非天方夜譚。
至于楔形文字究竟是如何釋讀的,著名作家策拉姆在其成名作《神祇、陵墓和傳奇》中有很詳細的描寫,這里不再贅述。需要指出的是,黃教授提到了德國的格羅特芬德和英國的羅林森兩位學者,認為兩人當時只是二十出頭的“毛頭小伙子”,不可能釋讀出這種已經(jīng)中斷流行幾千年的死文字。按時下流行的說法,這算得上是“年齡歧視”了。如果沒有歐洲學者,尤其是德國語言學家從19世紀以來對各種現(xiàn)存印歐語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兩位年輕人確實不可能在釋讀楔形文字上迅速獲得如此巨大的突破。順便說句題外話,中國語言學大家季羨林正是依靠當年留學德國哥廷根大學時積累的印歐語言基礎(chǔ),才能破解吐火羅語,可見德國在語言學上的積累不僅造福本國,還惠及了東方。
楔形文字在保存兩河流域文明上功不可沒,赫梯之所以經(jīng)常與鐵器聯(lián)系在一起,正是因為有了大量的楔形文字證明:在赫梯的文書中,有專門代表鐵的名詞“AN.BAR”和關(guān)于鐵的形容詞后綴。舊王國時期(公元前1650-前1500年)的一件文書表明了打鐵匠與宗教儀式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其中最有名的一份是公元前13世紀赫梯國王哈圖西里三世(Hattu?ili III)給亞述國王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同意向亞述出口赫梯的精制鐵器。
過去西方學術(shù)界的確曾認為赫梯是一個壟斷了地中海沿岸鐵器制造的國家,但這種觀點隨著考古研究的深入已經(jīng)發(fā)生轉(zhuǎn)變:研究者認為鐵器主要誕生于地中海東部地區(qū),包括黎凡特(今巴勒斯坦地區(qū))、塞浦路斯島、安納托利亞高原(今土耳其)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北部,以及高加索山脈。這一地區(qū)出土的最古老的鐵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但數(shù)量很少;一些制作精良的鐵制武器被定位至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其中包括那把著名的阿拉賈-許于科匕首(The Alaca-Hüyük iron dgger)。不過,對于這些鐵器到底是用隕鐵還是人工煉鐵制成,尚無定論。
鑒于一些重要的煉鐵遺跡(主要是鐵礦石)都是在公元前1200年后才完全形成,因此學界的總結(jié)為,赫梯是地中海地區(qū)鐵器生產(chǎn)的重要參與者,生產(chǎn)量可能超過其南部的一些鄰國,但尚未達到壟斷地位。
我一直很好奇,為何黃教授在近東西亞這么多古國中單拎出“赫梯”以證明其“西方偽史”說,直到講座最后拋出“鋼鐵是中國第五大發(fā)明”這一論點,才恍然大悟:黃教授將自己在講座開頭說的“評判西方‘偽史’是為了讓中國人產(chǎn)生文化自信”應(yīng)用于此,真是首尾呼應(yīng)、令人佩服。
由此看來,黃教授所謂的“文化自信”似乎就是爭個“第一”或“最早”——按他的邏輯,長城是古代文明遺跡,不可以,一定得是最早的遺跡!所以金字塔肯定是新修的。甲骨文是古文字,這怎么行,一定得是唯一的古文字!所以楔形文字必然造假。
其實,真沒必要,想想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和刻下楔形文字的蘇美爾人都已不知去向,再想想我們,自信點!
再者,若以一套本身漏洞百出的觀點、證據(jù)或某種“陰謀論”來證偽另一種觀點——更何況這一觀點在專業(yè)領(lǐng)域內(nèi)基本沒有太大異議,如此得來的自信并不是我們想要的,也違背了初心。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guān)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歷過哪些“至暗時刻”?
2021-05-04 08:17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累計接待國內(nèi)外參觀者逾億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繕開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親自指示邀請美國乒乓隊訪華
2021-04-24 15:22 中美關(guān)系 -
“中國抗戰(zhàn)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他是國家占人口80%的農(nóng)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中國將是我度過余生的地方”——“紙老虎女士”的六次訪華
2021-04-15 10:19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打仗總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遺憾:沒能看到臺灣解放,祖國統(tǒng)一
2021-04-04 08:38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這件國寶級器物,證明三星堆人是“龍的傳人”!
2021-03-24 08:49 -
僅剩70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蔡麗華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恥,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觀學院 -
登上《國家寶藏》的王貞儀,是當時“才女”無奈的縮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選國家工業(yè)遺產(chǎn):中國第一個探空火箭發(fā)射場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組部部長: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62天,收到20550條留言
2020-12-13 10:24 -
志哀!國家公祭日,南京下半旗
2020-12-13 09:35 觀察者頭條 -
河南發(fā)現(xiàn)2600多年前戎人王級大墓
2020-11-29 22:09 考古 -
央視首次公開毛岸英一段珍貴影像
2020-10-23 09:48 紀念志愿軍抗美援朝70周年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08-29 11:07 -
專訪謝晉元將軍之子謝繼民,聽他講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相關(guān)推薦 -
“跟巴西建這條鐵路,中國非常感興趣” 評論 53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478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shù)” 評論 176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66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英官員承認:美英貿(mào)易協(xié)議這條款,沖中國來的
-
巴外長:印度讓巴基斯坦別無選擇
-
巴基斯坦稱使用“梟龍”戰(zhàn)機擊毀印度S-400防空系統(tǒng)
-
搞錢色交易、貪欲膨脹,深圳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王幼鵬被“雙開”
-
“跟巴西建這條鐵路,中國非常感興趣”
-
果然,英國被用來“立規(guī)矩”了
-
印度官員:印軍正做出回應(yīng)
-
印方:一高級官員在巴方炮擊中身亡
-
巴基斯坦發(fā)起“銅墻鐵壁”行動:已打擊20多處印度軍事設(shè)施
-
華春瑩:你好呀,丁真
-
克宮回應(yīng):支持30天?;?,但得妥善安排“細節(jié)問題”
-
特朗普:鮑威爾不愛我
-
“講真,印巴打仗我們管不著”
-
普京:welcome,盧卡申科:現(xiàn)在都用英語了?
-
X平臺: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個當?shù)刭~戶,否則重罰
-
4月中國對東盟出口激增20.8%,美媒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