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天偉:搜索重啟,找到馬航MH370的可能性有多少?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高天偉】
10年前的今天,2014年3月7日晚,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乘客陸陸續(xù)續(xù)地登上馬來西亞航空370航班,即將開啟飛向北京的旅程。
然而讓全世界震驚的是,飛機搭載239人騰空而起后,并沒有抵達目的地,而是消失于茫茫印度洋,主體至今下落不明,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謎案之一……
2024年3月,馬航370事件10周年之際,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重啟搜索。那么截至目前,事件調查取得了哪些進展?為什么之前的海底搜索一無所獲?新搜尋有所發(fā)現的可能性有多大?人們有無更好手段預防這類事件再次發(fā)生?
馬航370事件的“當事飛機”:機身編號9M-MRO的波音777-200ER。作者Laurent ERRERA
01. 馬航370雖然失聯,但并非全無痕跡
2014年3月8日馬航370失聯之后,外界最引人注目的搜救行動,莫過于2014年至2017年以及2018年在印度洋開展的海底搜尋。雖然沒有發(fā)現飛機主體殘骸,但10年間人們通過其它手段,已經獲取了很多確切而且有價值的發(fā)現,包括但不限于:
1. 理清了事件時間線:2014年3月8日0:41起飛(北京/吉隆坡時間,下同) – 01:19在南海上空最后一次聯系馬來西亞空管,截至此時一切正常 – 01:22飛機關閉應答機并轉向印度洋方向 – 02:22在印度洋上離開馬來西亞軍用雷達監(jiān)視范圍 – 08:19衛(wèi)星最后一次收到客機發(fā)出的信號,推測飛機隨后在印度洋墜海。
可以證實的馬航370飛行路線。制圖:Andrew Heneen
2. 發(fā)現了部分飛機殘骸。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Australian Transport Safety Bureau)確認,2015年起,人們在留尼汪、莫桑比克等印度洋沿岸地區(qū)發(fā)現的數十塊殘骸屬于馬航370,來自機翼、機身以及發(fā)動機等部位。直至今日,殘骸還在陸續(xù)被發(fā)現。
已經被證實屬于馬航370的部分飛機殘骸,發(fā)現于留尼汪島、莫桑比克等印度洋沿岸地區(qū)。圖自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
3.根據飛機最后發(fā)出的衛(wèi)星信號推算,航班最終所處位置是印度洋深處一個112萬平方公里的長條形區(qū)域,其大小與內蒙古自治區(qū)相當。面積之所以如此巨大,主要是因為定位主要依靠馬航370發(fā)出的衛(wèi)星信號進行。該信號并不包含位置等有價值信息,僅僅是系統(tǒng)為了自檢是否“在線”而發(fā)出的問詢信號?;谶@樣的信號反推飛機方位,類似于通過觀察岸邊的水紋來推測湖中船只的位置,誤差較大。
框內為飛機可能的觸海范圍,左下角深和淺粉紅色區(qū)域為2014 – 2017年第一次海底搜索的覆蓋區(qū),可見其僅為總區(qū)域一小部分。制圖:Andrew Heneen
基于上述發(fā)現,多國聯合調查團隊判斷飛機已經墜入印度洋并且破損,但飛機具體觸海地點、事件詳細經過以及責任人身份并無定論。BBC等專業(yè)機構拍攝的紀錄片認為,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機長趁在駕駛艙獨處的機會鎖閉艙門,隨后駕機飛向印度洋深處,但這目前僅是外界猜測。
02. 海底搜索難度大,前期任務“一無所獲”雖遺憾但屬正常
事件發(fā)生后,除了以海面搜索為主的初期搜救,最受世人關注的搜尋莫過于2014年至2017年以及2018年進行的水下搜索。
如前文所述,水下搜索前,搜救團隊已經根據海事衛(wèi)星組織提交的衛(wèi)星信號分析結果,劃出了112萬平方公里的可能區(qū)域,但海底搜索的效率遠不如人意。受限于續(xù)航時間、水下視線等因素,即便是全球頂級水下機器人,在2014年10月到2017年1月所進行的第一輪作業(yè)僅探查了12萬平方公里的海底,相當于全部可能區(qū)域的10%,沒有發(fā)現飛機殘??;2018年的第二次搜索也覆蓋了類似大小的區(qū)域,同樣一無所獲。
直觀地說,這相當于一個人僅靠手電筒照明,在暗夜中徒步搜索內蒙古自治區(qū)那么大的范圍——不能說毫無希望,但幾年時間里“一無所獲”也不算意外。
目前,相關搜索區(qū)域的劃分以及搜索工具暫時沒有本質性變化,因此重啟搜索后的探查效率可能依然與之前相當。
馬航370搜尋行動中的深潛器(圖自美國海軍)
03. 亡羊補牢,航空風險持續(xù)降低
馬航370事件發(fā)生后,全球航空界立刻采取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發(fā)生。其中最主要的舉措是禁止機組人員在駕駛艙中獨處,即僅有2人的駕駛艙當中,如果有1人需要外出,則必須先另請其他工作人員入艙替換,以最大限度避免單個機組人員蓄意或無意間制造不良事件。
蓬勃發(fā)展的衛(wèi)星產業(yè)也在將更多空域納入詳細監(jiān)控。目前,美國星鏈星座已經可以提供覆蓋全球大多數區(qū)域的不間斷高速上網服務,而剛剛過去的2024年2月29日,我國的類似星座“星網”正式開始部署;此外,中美等國的衛(wèi)星星座未來還將融合導航以及遙感等其它功能。目前,重量不到20千克的衛(wèi)星已經能夠提供分辨率優(yōu)于1米的的圖像,足夠分辨大型客機型號。當由數千乃至上萬顆衛(wèi)星組成的星座建成后,人類對交通安全以及自然災害、環(huán)境事件、地質災害的預警與監(jiān)控能力將得到空前提高。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統(tǒng)計,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全球民航“有史以來最安全”的一年,期間沒有任何噴氣式飛機在定期航班中發(fā)生事故,這與行業(yè)多年持續(xù)提升安全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時至今日,馬航370的謎團仍未解開,為了給機上乘員和他們的親友一個交代、為了類似事件不再發(fā)生,我們依舊需要為了真相而努力。
警鐘長鳴,安全工作一直在路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史岱君 
-
直播: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
2024-03-07 08:00 2024兩會 -
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分別參加全國兩會一些團組審議和討論
2024-03-07 07:54 2024兩會 -
江蘇、廣東、澳門等8個代表團今日將舉行開放團組會議
2024-03-07 07:54 2024兩會 -
甘肅、青海代表:約14.8萬戶積石山地震受災群眾將于年底前入住新居
2024-03-07 07:40 2024兩會 -
“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
2024-03-07 07:31 2024兩會 -
3月7日兩會日程:人代會審查計劃、預算報告等,政協進行大會發(fā)言
2024-03-07 07:17 2024兩會 -
對境內外媒體開放!上海團代表回答了這些熱點問題
2024-03-07 07:17 2024兩會 -
習近平看望全國政協委員
2024-03-06 21:26 2024兩會 -
泉州市長回應金門惡性撞船事件:極其憤慨
2024-03-06 19:38 兩岸關系 -
上海往返西安,東航C919第三條航線即將開通!
2024-03-06 19:38 中國大飛機 -
全國人大代表袁國華:推動臨港跨境數據的開放、開發(fā)和使用
2024-03-06 19:35 2024兩會 -
上海交大校長丁奎嶺回答提問:跟跑、并跑、領跑跑出加速度
2024-03-06 19:35 2024兩會 -
上海市副市長劉多代表:上海國際科創(chuàng)中心建設今年將做這“七件事”
2024-03-06 19:35 2024兩會 -
全國人大代表顧軍:這一區(qū)域以3.7%國土面積,貢獻24.4%地區(qū)生產總值
2024-03-06 19:35 2024兩會 -
習近平向全國各族各界婦女致以節(jié)日祝賀和美好祝福
2024-03-06 19:24 2024兩會 -
國家發(fā)改委: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
2024-03-06 17:16 2024兩會 -
上海市市長龔正:大力清除妨礙統(tǒng)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隱性門檻壁壘
2024-03-06 17:10 2024兩會 -
商務部部長:今年外貿形勢還是十分嚴峻,“新三樣”預判穩(wěn)步發(fā)展
2024-03-06 17:05 2024兩會 -
如何推動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家發(fā)改委詳解
2024-03-06 16:52 2024兩會 -
貴州省長談政府投資:全省現在“投資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2024-03-06 16:48 2024兩會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