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36期:開天辟地新中國
最后更新: 2019-10-17 19:49:15問答環(huán)節(jié)
Q1:主持人好,老師好。請問一下在中國創(chuàng)立的過程里面,有哪些特殊之處?對于其他國家它會有怎樣的一個借鑒作用?
張維為:毛主席宣布新中國成立,第一句話就是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他強調(diào)的是民族,強調(diào)民族自信,這個非常重要。你仔細看很多國家特別第三世界國家,它這個民族自信心被西方殖民主義給徹底摧毀了。比如去非洲的很多國家,即便你中國人,到了街頭農(nóng)貿(mào)市場什么地方,他見到你也稱“master”,“主人”,他們習慣這種講法,這是殖民地留下來的,甚至連宗教語言都是歐洲的了。強調(diào)自己的民族性,讓自己有能力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覺得新中國這一點特別重要。
第二就是獨立性,因為我們當時處在那個環(huán)境,1949年時蘇聯(lián)是我們最大的盟友,但其實那個時候我們還是強調(diào)自己的獨立性。第一屆政協(xié)通過的共同綱領,相當于是建國的最核心文件,我們要建立什么樣的國家。比如,當時比較有爭議,是不是采用聯(lián)邦制?蘇聯(lián)也是我們老大哥,蘇聯(lián)的整個名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是聯(lián)邦制;聯(lián)邦制嚴格講各個共和國,自主性非常大,甚至可以選擇脫離聯(lián)邦。我們在建國時候這個設計考慮非常周全、非常明確,不采用聯(lián)邦制,而是采用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只是有相對大的自治權利,但不是聯(lián)邦制度。
現(xiàn)在回頭看這些,對于我們國家統(tǒng)一、領土完整、中國崛起的意義怎么評價都不過分。對國外也是一樣,一個國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立性,這在做出核心決策的時候非常重要?,F(xiàn)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開始越來越注意到這一點?,F(xiàn)在有一個詞,學術界稱之為“Policy Space”,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要有政策空間。因為過去全是西方給你,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但我們要有自己的Policy Space,中國就有自己的政策空間,所以成功了。中國這個榜樣開始鼓勵很多人。
馬丁·雅克:我們能從中國學到什么?人們從未問過這個問題。我們對中國說教,但永遠不會傾聽或向中國學習。我認為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其他國家可以從中國的制度安排中學到什么?它是如何組織的?中國就是中國。不應該把它與其他任何地方混淆。它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與世界上另一個真正的大國印度相比,它們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我可能無法向任何人提供任何建議。但我想說,要學習中國。
駱珺:好幾期來咱們節(jié)目的觀眾都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崛起到底對世界意味著什么?會有怎樣的影響?有一個小小的親身經(jīng)歷可能給大家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前幾年,我在跟一群外國記者討論各國的教育問題,當時隨口帶了一句,那一年中國有600多萬的畢業(yè)生參加高考,話一出口,全場立刻安靜了。
就是像希臘這樣的歐洲小國家人口大概只有一千多萬,相當于中國每兩年就能夠推出一批新生力量,抵希臘一整個國家的人口。英國的人口大概是7000萬左右,每十年中國就能推出一批新的人才,相當于整個英國的人口。
通過他們的反應我才意識到中國培養(yǎng)人才的潛力,至于中國怎樣對世界發(fā)揮這種力量和潛力,是由我們這一代人將來要去定義和發(fā)揮的。
格雷厄姆·艾利森 圖片來自文匯網(wǎng)
Q2:主持人,兩位老師好,實際上中國現(xiàn)在可以說是一個新興大國,但是我們大國自信和我們的大國外交其實已經(jīng)激怒了作為守成大國的美國,應該如何去避免中美之間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張維為:提出這個觀點的學者是哈佛大學的艾利森教授,我也跟他蠻熟悉的,還跟他討論過這個概念。他說,這是書商,包括中文譯本“中美必有一戰(zhàn)”之類的,有點標題黨,實際上他的研究結(jié)論相對還是比較謹慎。他舉了16個案例,絕大部分都是你講的守成和新興大國,最后因為種種原因還是發(fā)生了武裝沖突,但也有沒有發(fā)生武裝沖突。但我當時跟他提了一個觀點,這16個案例都幾乎都來自于要么歐美文化傳統(tǒng),就一神教傳統(tǒng),即你贏我輸、零和游戲的傳統(tǒng),要么就像日本這樣學習西方軍國主義的傳統(tǒng),但沒有像中國儒家文化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宣揚的真正熱愛和平的民族和國家。何況,我們有強大的止戰(zhàn)能力,中國人覺得完全可以做到雙贏多贏。但是我們跟西方打交道后,特別是跟美國打交道,也看得很清楚,美國是承認實力的。如果你沒有強大的止戰(zhàn)能力的話,它就會欺負你,而且欺負得很厲害,這種我們經(jīng)歷的太多了。毛主席過去也說,帝國主義如此欺負我們,我們需要認真對付。
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國防能力,該亮劍的時候一定要亮劍。從目前大局來看,核大國之間打仗的概率很小,因為這是共同毀滅;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西方制度有一些極端勢力會不會真的想玩火。但現(xiàn)在來看,各種跡象表明它還沒有這個實力,確實多數(shù)老百姓不希望打仗,國家打窮了。我覺得我們只要保持定力,戰(zhàn)略上藐視我們的對手,戰(zhàn)術上重視我們的對手,同時確保國防威懾力,這個非常重要,一點都不能讓步。該出手一定要出手,這樣反而能夠制止戰(zhàn)爭。
馬丁·雅克: 我不認為中美之間必有一戰(zhàn)。如果你看看格雷厄姆·艾利森所論述的修昔底德陷阱,他舉的例子非常多樣,在大多數(shù)關于中美關系的方面,這些例子都具有啟發(fā)性,但并非適用于所有其他情況。中美兩國最大的區(qū)別是核武器。這意味著,任何想要發(fā)動戰(zhàn)爭的國家也必須面臨自身可能滅亡的威脅。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強大的威懾力量。但是如果你問我中美關系關系未來會怎樣,我認為在好轉(zhuǎn)之前會變得更糟,我不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中美關系會有重大變化或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但這并不意味著兩國要開戰(zhàn)。順便說一句,我認為戰(zhàn)爭是不可能發(fā)生的。還有一個很好的原因,那就是中國人的心態(tài)。中國人不喜歡戰(zhàn)爭,就像美國人喜歡戰(zhàn)爭一樣。我的意思是,美國總是會趨向戰(zhàn)爭。
在這個意義上,前蘇聯(lián)和美國有著相似的心態(tài)。而對中國來說,“戰(zhàn)爭”的全部意義在于避免戰(zhàn)爭、不去挑起戰(zhàn)爭、不去與人競爭。我認為這非常重要。中國會想要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比如在面對美國在南海地區(qū)的威脅問題時。但我不認為中國會像美國那樣成為一個強大的全球軍事存在。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重慶大學博物館參評專家否認參與鑒定,稱只是簡單參觀
2019-10-17 19:48 -
重大博物館參評專家否認參與鑒定,稱只是簡單參觀
2019-10-17 19:33 -
丁石孫同志遺體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2019-10-17 19:25 -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李強應勇專門察看了這個特色商品展銷會
2019-10-17 19:06 上海觀察 -
“搞亂香港你還能安心吃飯?!”
2019-10-17 18:47 香港 -
挪威政客提名“香港人”競選諾貝爾和平獎 中方回應
2019-10-17 18:41 -
-
媒體暗訪PUA:成為導師可月入10萬,需和100個女性發(fā)生關系
2019-10-17 17:43 -
-
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9-10-17 16:5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任正非:6G或十年內(nèi)投入使用
2019-10-17 16:47 華為 -
成為觀察員 送觀網(wǎng)周邊好禮
2019-10-17 16:42 -
外交部:兩名美國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19-10-17 16:38 -
受賄7244萬余元,當庭認罪悔罪
2019-10-17 16:15 廉政風暴 -
地鐵上被猥褻,女子揪住對方一路拽到警察面前
2019-10-17 16:10 依法治國 -
復旦開了門新課,就叫“似是而非”
2019-10-17 15:56 趣讀 -
安倍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中方已提出嚴正交涉
2019-10-17 15:54 日本 -
學校操場向社會開放后,曬被子、隨地大小便的出現(xiàn)了
2019-10-17 15:36 -
“報警人”:我jio上的螺絲拐子破了!接警員:?
2019-10-17 15:12 中國雷人秀 -
深圳:下月起,開車操作手機罰300記3分
2019-10-17 14:34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
印度32座機場暫停對所有民用航班運營
-
英官員承認:美英貿(mào)易協(xié)議這條款,沖中國來的
-
巴外長:印度讓巴基斯坦別無選擇
-
巴基斯坦稱使用“梟龍”戰(zhàn)機擊毀印度S-400防空系統(tǒng)
-
搞錢色交易、貪欲膨脹,深圳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王幼鵬被“雙開”
-
“跟巴西建這條鐵路,中國非常感興趣”
-
果然,英國被用來“立規(guī)矩”了
-
印度官員:印軍正做出回應
-
印方:一高級官員在巴方炮擊中身亡
-
巴基斯坦發(fā)起“銅墻鐵壁”行動:已打擊20多處印度軍事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