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敬璉:降產能別下指標,要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關鍵字: 吳敬璉市場經濟投資國家投資哈耶克4月16日,經濟學家吳敬璉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主辦的“名家講堂”上發(fā)表了主題演講“研究中國的真問題”,吳敬璉提出,現(xiàn)在經濟學界常常是就現(xiàn)象答問題的多,對基本問題常常研究的不透。而認識問題,需要把基本問題弄清楚,而不是就事論事,淺嘗輒止。
吳敬璉認為,增長模式的轉型和體制的變革是貫穿著幾十年經濟發(fā)展的兩個主要線索。他認為,關于經濟增長模式,過去有很多口號,但往往在解讀和執(zhí)行的過程中都沒有把基本的認識保留下來。
在談到體制變革時,吳敬璉稱,體制就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政府和市場關系問題?!霸诙兰o初期,帕累托證明了計劃經濟可以和市場經濟一樣有效率……在信息充分的情況下計劃經濟,通過計算得出來,能夠跟市場經濟達到同樣的水平”,他說,“但是后來哈耶克給了這個論證致命的一擊,他證明這樣的信息機制是不可能建立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的?!?/strong>
在演講后的圓桌討論環(huán)節(jié),主持人秦朔拋出一個問題:“相比于我們見到的無論是低收入的經濟體還是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體,中國在很多方面的表現(xiàn)顯然還是更加優(yōu)異的。如果一個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國家表現(xiàn)還不如中國,如何解釋中國的體制就是不行?”
吳敬璉回答,他沒有說中國體制不行,而是可以做得更好。他說,改革可以進得更快一點,會比現(xiàn)在好。他表示,這個階段中國跟日本、韓國比較,可能覺得我們比他們好一點,但是積累起來的問題如果不去解決的話,結果會比日本要壞?!叭毡颈辣P的時候已經是一個高收入國家,我們不是這樣。如果我們出現(xiàn)像他們的危機的話,我們會有大量的成億的人在生活中是過不下去的”,吳敬璉說。
以下是演講全文,觀察者網根據(jù)現(xiàn)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訂:
把基本問題弄清楚
這兩年我參加一些論壇,我常常說這么三句話:開拓思想市場,研究基本問題,探索中國長期發(fā)展的路徑。核心是研究基本問題,我覺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經濟學界的同仁們對于改革開放做出了很多貢獻。但是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就是常常是就現(xiàn)象答問題的多,對基本問題常常研究的不透。
現(xiàn)象這個東西是多種規(guī)定的集合,而且是千變萬化的。一個新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后就熱鬧一通,但是淺嘗輒止,沒有把這個基本問題弄明白。過了兩天以后,有某些因素發(fā)生了變化,有可能是一種很偶然的因素、很次要的因素、很短期的因素,于是他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就往往有所不同,于是又來一次浪潮。這個浪潮又是這樣,就事論事,淺嘗輒止。過了幾天,因為現(xiàn)象的變化很快,所以這個事情好像又變成人們不關注了。當同樣的事情以稍有不同的面貌出現(xiàn)的時候。又覺得是一個新問題了,當出現(xiàn)新形勢的時候原來已經有了的認識倒很模糊了,甚至內容想不起來了,又重新來。每次都從零點開始,每次都走不遠。于是我們對于一個問題的認識就差了。
所以我覺得我們需要在每一次浪潮來的時候,我們都要把基本問題弄清楚。這樣因為本質的東西是比較穩(wěn)定的,比較長期的存在的,這樣認識才有步步的深入,以前的成果向前發(fā)展,而不至于每一次都回到零點再來。據(jù)說這次還做了篩選,有幾十個,上百個問題,那么這么多的問題我們今天討論就很難,哪一個問題弄清楚就很不容易了。但是我們如果能夠繼承原來取得的成果,再做一些假設,把新的現(xiàn)象加進來,這樣我們就能夠步步的深入來理解這個問題。
這些問題我舉幾個例子,就是來參加與會者預先提出的問題,有上百個問題,隨便拿一個來說,要把他弄清楚,如果從現(xiàn)在我們再來給他答案其實是給不出來了。但是我們似乎有這個習慣,他要的就是答案,而不是把這個過程弄的技術上更好,然后我們自己來找到答案。
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前三十多年的改革屬于政府官僚推動型的改革,新一輪改革的動力源在哪里?這里面好多事情都不知道,比如說第一句話,前三十多年的改革,前三十多年改革是什么改革?它的性質是什么?為什么它這個改革是官僚推動型的改革呢?好像這些事情都不是已經弄明白了的事情。那么再跳到最后的問題,就跳不過去了。
那新一輪改革動力源在哪里?這個問題幾乎是沒法回答的,要回到這個問題要回到源頭上去,那這個改革內容是什么?我們前三十年的改革是誰推動的?是一個社會力量推動的還是說若干個社會力量推動的?那么在這個改革過程中可能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望,有不同的做法,那么這個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期望,不同的目標,是同一個社會力量推動的,還是由不同的社會力量推動的?這些問題如果都不清楚的話,就沒辦法回答。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顯然不是此時此刻能解決的。那就要靠過去在這個問題上有過些什么?在那個基礎上再往前走,那有可能,也許今天,也許更長一點時間來解決。但是我們的問題是什么樣的呢?是每一次都是把當前的問題回答了,沒有退回去,那個本質的問題沒弄清楚,所以現(xiàn)在沒法接上,接不上。
再舉一個例子,增長,就是經濟發(fā)展,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說生產力發(fā)展的問題。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去年的供給側改革主要領域在工業(yè),結果煤、鋼、黑色冶金普遍漲價,其他行業(yè)生產未見改觀,到目前為止成效并不令廣大民眾滿意,這是不是一個偽供給側改革?如何才能有效的推動供給側結構改革,其中最大的障礙是什么?這個問題就是怎么才能推動,障礙在哪里。
我們需要研究基本問題,所有現(xiàn)實問題都需要研究,但是要回到基本,從基本那個地方弄清楚,然后一層層的往現(xiàn)象推。我認為馬克思說的是對的,不能從現(xiàn)象出發(fā),為什么?因為現(xiàn)象是多種規(guī)定的集合。所以馬克思提倡抽象法我覺得是對的,他說研究的過程是抽象,抽象的最本質,最稀薄的,當然你抽象的對不對。比如說馬克思把他抽象到最后,從研究資本主義他把他變成商品兩重性、勞動兩重性;亞當·斯密抽象,他認為經濟發(fā)展最根本的動力在分工,所以他沖著分工來的。這個還可以討論,到底哪一個抽的最對。但是這個辦法是對的,要通過研究,把本質的東西抽出來,然后一層層的把次要的因素加進去,這樣最后就浮現(xiàn)出整個的現(xiàn)實。而不是急于就現(xiàn)象論現(xiàn)象來就事論事的回答問題。對于中國來說,貫穿著我們整個幾十年的經濟發(fā)展是兩個主要的線索,一個線索就是增長模式的轉型,一個問題就是體制的變革。我想就這兩個問題講一講回到基本問題是什么。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趙曉明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5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08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7“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