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othy Wang:中國早期的攝影師和影棚
關(guān)鍵字: 中國攝影歷史鴉片戰(zhàn)爭外國侵略晚清歷史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是,賴阿芳和湯姆遜在同一個時期以及同一活動范圍拍攝了許多照片,所以這為我們對比同地點的照片提供了可能性。我有幸在康奈爾大學看到了一些賴阿芳的作品,并找到了和湯姆遜在相同位置拍攝的照片。
湯姆遜和賴阿芳作品對比之一,二人拍攝的廣州大西門,左:湯姆遜,右:賴阿芳
在這個對比中,我們會窺見中西方攝影師不同的拍攝思維和邏輯。
首先,我們看到湯姆遜的作品中有人,而且當時的技術(shù)不允許隨意抓拍,所以畫面中的人物一定是擺拍。有人物在畫面中,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比如當時的居民的著裝、文化等等。除此之外,人物還可以作為建筑規(guī)模的參照。在湯姆遜其他的很多作品中也可以見到這類手法。
其次,我注意到湯姆遜的作品很多都是采用了側(cè)視拍攝,而賴阿芳的作品則相對來說更多地使用了正面視角。(注:由于版權(quán)原因和部分博物館無法拍照,此處沒有放出其他對比作品)側(cè)視的方式更利于在照片中體現(xiàn)空間感和透視,許多其他這個時期的攝影師都還只會使用正面拍攝的方法。同時,不難看出湯姆遜的機位要比賴阿芳更高一些,推測是墊了箱子以增加高度。
總體來講,在透視和圖像內(nèi)容的角度上,湯姆遜的觀念要比賴阿芳先進一些。同時我們也能看到湯姆遜作品的清晰度和對比度要優(yōu)于賴阿芳。在細節(jié)上,湯姆遜的作品也擁有更好的處理。
在湯姆遜的書中有記載賴阿芳曾經(jīng)和他討論過照片的拍攝和處理技術(shù),但是他們的觀念非常不同。不僅僅是在風景上,人像上也有不同。舉例來說,湯姆遜在處理人像時會安排陰影出現(xiàn)在人物面部,以建立對比。但是賴阿芳則不喜歡陰影,因為那時的中國人認為面部有陰影是不吉利的,也讓人面相看起來不好。簡而言之,不管今天的觀眾如何評價他們的作品,但是在當時一定是有拍攝的根據(jù)何原因,無所謂絕對的好壞。
賴阿芳的影棚一直由他的子孫經(jīng)營,直到二戰(zhàn)之前才關(guān)閉。
以上,大概就是中國攝影最原始的狀態(tài)了。主要是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早期,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商業(yè)攝影和國家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有了藝術(shù)攝影的根基,然后就有了大家熟知的何番、郎靜山等人,當然也有不太熟悉的金石聲等攝影家。
(本文為創(chuàng)意藝術(shù)愛好者“Tomothy Wang”在知乎問題“中國早期攝影和當時世界攝影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下的回答,觀察者網(wǎng)已獲作者授權(quán)轉(zhuǎn)載。)
參考文獻:
Bennett, Terry. 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China: 1842-1860. Quaritch, 2009.
Thomson, John. China: through the lens of John Thomson (1868-1872). River Books, 2010.
Tong, Bingxue. “John Thomson : a humanist view of the world .” 2010.
Wang, Tao, et al. Wang Tao ri ji. Zhonghua shu ju, 2015.
The Chronicle and Directory for China, Japan, and the Philippines, https://archive.org/details/Directorychronicle1879
Picture sources:
“View of the bay of Praia Grande Macau.” Luminous-Lint PhV - Photohistory Visualizer, http://www.luminous-lint.com/__phv_app.php?/p/Jules__Itier/
“View of Praia Grande, Macau, unknown artist, probably Macau”,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View_of_Praia_Grande,_Macau,_unknown_artist,_probably_Macau,_mid_1800s,_oil_on_canvas_-_Museu_do_Oriente_-_Lisbon,_Portugal_-_DSC06832.JPG
“Portraits of Qi Ying”, PHOTOINTER online museum, http://www.photoint.net/bwg.html
“Portrait of Gui and Hua”,http://k.sina.com.cn/article_1766694474_694d9e4a0190012hn.html
“A Chinese Portrait Artist”, Scanned from John Thomson’s book: China Through The Lens of Thomson 1868-1872
David Bellis, “Old Hong Kong Photos and The Tales They Tell, Volume 1.” Old Hong Kong Photos and The Tales They Tell, Volume 1 | Gwulo: Old Hong Kong, http://gwulo.com/buy-volume-1.
- 原標題:中國早期攝影和當時世界攝影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07-30 07:59:46
-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依據(jù)是什么?
2018-07-28 18:48 觀天下講壇 -
攔住那些香港人!英國解密文件要讓一些人心寒了
2018-07-24 21:58 不列顛 -
中國廚師“征服”美國胃,促成國家公園系統(tǒng)建立
2018-07-23 20:09 海外華人 -
砒霜美白、生石灰洗臉…古代女子如何用生命比美?
2018-07-23 07:45 趣讀 -
它到底姓不姓“夏”?
2018-07-21 16:13 考古 -
埃及2千多年前石棺打開!結(jié)果讓人直呼謝天謝地
2018-07-20 11:16 考古 -
喝酒犯法、殺牛償命…古代這些奇葩法律讓穿越的你分分鐘沒命
2018-07-18 08:10 趣讀 -
212萬年前,黃土高原已現(xiàn)人跡
2018-07-12 08:37 考古 -
5000年前“山東大漢”亮相國博 身高近兩米
2018-07-11 22:38 考古 -
今天,我國多了一處世界自然遺產(chǎn)
2018-07-02 16:49 觀察者頭條 -
“足球鼻祖”蹴鞠為何衰落了?
2018-06-27 07:45 中國足球 -
搭載嫦娥4號 沙特相機拍攝地月合影
2018-06-15 08:20 科技前沿 -
只身從香港來為戰(zhàn)友掃墓的老兵,是假冒的?
2018-06-06 17:32 香港 -
韓國墓主有26枚五銖錢就成最高首領(lǐng)?中國網(wǎng)友想起了海昏侯…
2018-06-05 12:06 三八線之南 -
各朝各代,鞋子都有哪些講究?
2018-06-01 08:06 -
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良渚遺址非一地人力可修建
2018-05-29 09:10 -
今人妝容與唐朝女性可有的一比?
2018-05-29 08:23 趣讀 -
史學大家藏書因分遺產(chǎn)不均被毀?專家:長孫的書
2018-05-25 09:33 -
文在寅訪美,怎么就去了“大韓帝國”駐美公使館?
2018-05-23 08:00 三八線之南 -
為何中國建筑前常擺石獅子?
2018-05-20 08:55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
“特朗普已經(jīng)毀掉了圣誕節(jié)”
-
特朗普突然提“統(tǒng)一”,臺當局緊急回應(yīng)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diào)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yīng)
-
面對中國和拉美,美國還停留在200年前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guān)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guān)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shù)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