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云裳、孫哲、米爾斯海默:中美合作大于對抗,幾乎不可能爆發(fā)戰(zhàn)爭
孫哲:中美應尋找新的合作策略
在約翰·米爾斯海默看來,中國一心想主宰美國,因此這兩個大國之間的沖突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這一論點的基礎是對中國政府訴求的誤讀。事實上,中國正處于一個自我反省的過程中,在國內對中美關系的未來有著多種看法。中國的思維并非鐵板一塊,其戰(zhàn)略方向也并非確定了的。
中國人對中美關系有很多看法。一是由于國內的限制,兩國將不可避免地分離和脫鉤,至少在科技等關鍵領域是如此。另一個原因是,美國政府決心遏制中國,削弱其實力,使中美之間的妥協(xié)和合作都變得徒勞。還有一種觀點強調了兩國互動的對抗性,認為中國必須準備一場大決戰(zhàn),這將包括與伊朗、朝鮮、俄羅斯,甚至塔利班領導的阿富汗進行更密切的合作。這些互相重疊的觀點有一種悲觀和敵意。它們都反映了一種零和心態(tài)。
米爾斯海默認為正是這種類型的思維正在指導中國政策。但事實上,他忽略了另一個相反的觀點。這一立場仍然對與華盛頓建立富有成效的關系抱有希望。正如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所指出,“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壞?!敝袊v美大使秦剛在2021年7月表示,中美合作是“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意愿”。他補充說,“兩個大國,正在進入新一輪相互發(fā)現(xiàn)、認知和調適中,尋求新時代彼此的相處之道?!痹谶@種樂觀的觀點之中,中美雙邊關系是可以維持的,即使在中美最敵對之時也是如此。
2021年9月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和基辛格會晤(來源:中國駐美大使館)
關于中國對美國戰(zhàn)略的爭論仍將繼續(xù)下去。一些中國媒體人士和政界人士主張采取更強硬的路線,但大多數(shù)戰(zhàn)略顧問仍堅持采取更寬容的政策。事實上,中國現(xiàn)任領導層都非常謹慎。他們一般不開批評美國領導人,尤其是總統(tǒng)。(2020年8月,中國政府確實制裁了11名譴責中國的美國政客和“民主組織”的領導人,但這一批人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而且是在美國政府對同等數(shù)量的中國官員施加限制之后才進行的制裁。)中國領導人明白,如果中美兩國的良好關系惡化,如果兩國雙贏讓位于相互破壞,中國將遭受巨大損失。在中國外交界,這種處理與美國關系的政策甚至有一個口號:“批評美國,但不要疏遠;為中國核心利益而戰(zhàn),但不要破壞中美關系。”
米爾斯海默在他的文章中花了很大篇幅批評的接觸戰(zhàn)略,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這種和平主義思想的成果。他可能會稱之為“冒險政策”,但這一賭注得到了回報。接觸戰(zhàn)略使中國現(xiàn)代化達到了非凡的程度,這項政策減少了中國的貧窮,并在中國產(chǎn)生了一個龐大的世界性、思想日益自由的中產(chǎn)階級。在國內,這一中產(chǎn)階級極為珍視自由和財產(chǎn)權等價值觀;在外交政策上,中產(chǎn)階級更喜歡和平與談判。雖然這個群體沒有權力指導中國的未來,但中國的領導層不能完全忽視它。如果中美關系越來越敵對,中產(chǎn)階級在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只會減弱。
米爾斯海默認為,中國就像被程序設定了一樣,注定要發(fā)動戰(zhàn)爭:一旦你給它上了發(fā)條,它就會走向權力擴張。他說,中國的實力、其民族主義思想以及世界上缺乏可能限制它的盟友這一現(xiàn)狀,這些都將導致中國嘗試改變國際秩序。但這種對中國意圖的描述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與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接觸有助于中國融入世界體系。鑒于中國重視主權和談判,稱中國為保守的、希望維持現(xiàn)狀的大國更為準確。相比之下,反而美國表現(xiàn)出了修正主義的姿態(tài),試圖向阿富汗和伊拉克輸出民主。在亞洲,美國現(xiàn)在正試圖通過與澳大利亞和英國達成安全協(xié)議,并重啟與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的“四方安全會談”,以此來對中國形成包圍之勢。米爾斯海默認為中國視為一個不斷崛起的霸主,它的唯一目標是挑戰(zhàn)美國。相反,中國則認為自己是美國霸權的受害者。作為一個正在崛起但尚未完全崛起的大國,它絕沒有放棄在當前國際體系內與美國共存甚至合作的希望。
米爾斯海默的處方和他的診斷一樣,都是錯誤的。他說,由于美中競爭的根源是“結構性的”,“這個問題無法通過巧妙的政策制定來消除。”所以,他的結論是,“充其量,我們只能對這種競爭進行一定的管理,以期避免戰(zhàn)爭。”然后,他向美國政府提出了兩條建議:“在東亞保持強大的常規(guī)力量,使中國政府意識到,武裝沖突充其量只能帶來一場無關緊要的勝利,”以及“努力為發(fā)動這場安全競賽制定明確的路徑規(guī)則——例如,避免海上軍事沖突或其他意外軍事沖突的協(xié)議”。第一項建議假設美國可以阻止中國發(fā)動戰(zhàn)爭;第二項建議則假設中國有足夠的理性來遵循明確的行為準則。如果米爾斯海默相信這些政策為中美競爭提供了最好的出路,那么他實質上是在主張,只要雙方有明智的領導和理性的決策,最壞的結果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與他所說的相反,結構本身并不能決定未來,相關機構的行為也很重要。
美國政府不應該同意米爾斯海默對中美關系的悲觀看法,而應該認識到兩國關系可以變得體面、理解和務實。拜登政府似乎已經(jīng)掌握了這一點。正如國務卿布林肯在2021年所說,“我們與中國的關系應當是競爭的時候便會是競爭的,可能是合作的時候便會是合作的,只有在必須的時候才應當是對抗性的?!泵谞査购D赡軙u這項政策是幼稚和軟弱的,就像他也認為接觸戰(zhàn)略是如此。但中美關系的歷史表明,兩國領導人并不一定被結構性力量所束縛。無論是自愿的還是在壓力之下,他們都可以選擇合作而不是沖突。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諶海濱 
-
普京:俄烏談判已進入死胡同
2022-04-13 08:09 烏克蘭之殤 -
巴總理:巴中友好堅不可摧,無可撼動
2022-04-13 07:48 巴鐵 -
英首相:罰款交了,但不會辭職
2022-04-13 07:43 -
美國新增確診33995例、死亡610例
2022-04-13 07:28 美國一夢 -
美國將向烏再提供7.5億美元軍事援助
2022-04-13 07:27 烏克蘭之殤 -
世行準備向烏提供15億美元資金援助
2022-04-13 07:25 烏克蘭之殤 -
德國總統(tǒng)原計劃訪問基輔,但澤連斯基拒絕接見
2022-04-13 07:04 烏克蘭之殤 -
美國防部將與八大軍工企業(yè)領導人開會,討論對烏武器援助
2022-04-13 06:57 烏克蘭之殤 -
澤連斯基:可用梅德韋丘克交換被俘人員
2022-04-13 06:56 烏克蘭之殤 -
CNN稱俄羅斯債務違約,俄財政部駁斥:不實消息
2022-04-12 23:05 俄羅斯之聲 -
日媒:美英澳試探邀請日本加入AUKUS
2022-04-12 22:58 日本 -
“俄羅斯永遠不會自我孤立,也不會被孤立”
2022-04-12 22:33 俄羅斯之聲 -
紐約地鐵站突發(fā)槍擊事件:至少13傷,現(xiàn)場有多個未引爆爆炸裝置
2022-04-12 22:32 美國槍擊案 -
普京:我們將重啟登月計劃
2022-04-12 21:14 俄羅斯之聲 -
烏克蘭奧運花滑選手被國家隊除名,理由居然是…
2022-04-12 20:43 烏克蘭之殤 -
印度“安撫”美國:俄羅斯不會影響美印關系
2022-04-12 20:42 烏克蘭之殤 -
為拉攏印度,美政府又嚷“中俄威脅”
2022-04-12 20:37 -
巴基斯坦穆斯林聯(lián)盟政要:中國是排名第一的朋友
2022-04-12 20:36 巴鐵 -
日本宣布凍結普京女兒等398人資產(chǎn)
2022-04-12 20:22 烏克蘭之殤 -
北約高官:希望韓國下屆政府繼續(xù)為烏克蘭提供援助
2022-04-12 20:17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77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評論 227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