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博:中國芯是個傳奇,得有人把這故事寫出來
關鍵字: 芯片國產芯片小說中國芯傳奇昨天到香港特意經過港珠澳大橋,為了去看一下港珠澳大橋,我多花了40塊錢,多花了一個小時,我得體驗一下,我們所謂的文字工作者就需要體驗,不體驗這個大橋,車子都沒經過,你怎么去寫港珠澳大橋,這是非常值得寫的,這么壯觀。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上面,好像開在國外的高速公路上,非常平穩(wěn),這種感覺非常高大上,很舒服,可以從這方面去寫文章。
我們有一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國外時間越久,愛國的情緒會越來越濃厚,明年我愛國的程度要比今年高。當然愛國也不是空洞的,拿以前的話講起來,愛國也要有本錢的。就是說要有自己的東西,我們今年也碰巧遇到了建國七十周年,寫這樣一部小說,現在已經被推薦為江西省的十大閱讀書之一。這本書就傳達一個很明確的信息:中國的企業(yè)要趕快進行改革,要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這樣的話我們也不怕中美貿易戰(zhàn),國家強大了,我們的產品內需就解決了。如果各行各業(yè)能夠創(chuàng)造多一點產品,老百姓的日子會過得更好。我們希望傳遞一個很明確的信心。歡迎大家繼續(xù)提問。
學生:老師我想問一下,之前美國對華為進行芯片制裁,引起了官方乃至民眾的民族情緒的急速跳躍,本來中國對當代科技發(fā)展是持比較自信的態(tài)度,結果在尖端科技方面跳躍到有點自卑的情緒,以至于現在很多民眾談到中國科技時都會有一點不自信。我覺得您的《中國芯傳奇》,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技的發(fā)展和超越,可是,我們的芯片科技還沒有達到領先水平,所以我覺得您這本書好像有一點超前性。
假設這本書在近期出版或者改編成影視劇,可實際上芯片科技產業(yè)若還沒有達到讓人自豪的實際現狀,您覺得會不會出現一些質疑,說您在為中國科技自吹自擂?我會擔心有這樣的問題。
孫博:這個問題很好,我這次回來到暨南大學、南昌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四個大學開講座,一些朋友在微信群里面還有跟我私下談了同樣的問題。實際上,我們當初寫的時候已經考慮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當時設計芯片的時候,就使用了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我們采用的名字叫“多媒體芯片”,我們沒有指明是手機芯片還是電腦芯片。“多媒體芯片”實際上也是根據一家公司的產品來取名,那家公司研究了一個多媒體芯片,它有知識版權,并且在美國拿到了知識版權,事實上,它是電腦攝像頭里面的一塊芯片,但是我們把它籠統(tǒng)地說成“多媒體芯片”。
我們不可能說它是手機的芯片,因為很多手機芯片現在中國還是從美國進口的,美國如果制裁,中國就要去花大量精力研究,不是馬上就能生產出來的,沒有好幾年是生產不出來,所以我們當時已經考慮到這樣的因素,就使用了“多媒體芯片”的說法,把它的概念模糊化,讓它的可信度高一點。
我們這個小說的每個細節(jié)都是真的,然后整體是虛構的。不過正好巧了,我們創(chuàng)作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中美貿易摩擦,中興和華為的事情根本就沒發(fā)生,這就很巧了。因為我在國外20多年,做了20多年的新聞,很多評論家講我是個時代的弄潮兒。我有部長篇小說《回流》,是中國第一部海歸派長篇小說,上海一家公司買了影視版權,我還寫過一本《小留學生淚灑異國》,下個禮拜我會到北京去跟影視公司談這本書影視改編權的問題。所謂的弄潮兒,說白了我是“左手做新聞,右手搞創(chuàng)作”的人,到現在我還是保持這樣的狀態(tài),但是有很多的題材,你是不能隨便寫的,要看看現實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情況。
最近我也碰到這樣的例子,本來我有一個項目是要做的,后來考慮到眼下中國這方面實際狀況確實是比較落后,我就不能隨便寫,所以我就把一個影視劇的劇本退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把有些問題避開。
學生:想問一下老師,《中國芯傳奇》的時間背景是什么時候?
孫博:時間背景是寫了1991年到2011年。
學生:我們看到這個書名,更多地會想到是科幻小說。
孫博:對,這個書名是我們的備用書名,結果被他們采用了。
學生:但是書名說是“傳奇”,是過去已經發(fā)生了的事,所以我就有點疑惑。
孫博:對,因為這本書本來叫《心芯相印》,心里的“心”與芯片的“芯”相應。那是我們的第一選擇,比較文學化,而這個是我們當時提供的第二個書名。最后出版社考量后采用了第二個名字。
學生:老師有沒有想過與一些科學研究的科普作家進行合作?和科學家合作進行類似芯片這種高科技題材的科幻小說?
孫博:因為我從小數學成績比較好,邏輯能力也比較強,一直想寫科幻小說,可沒時間,寫科幻小說需要一些其他領域的知識。但科學家思維比較單一,按照專業(yè)角度思考,我作為作家不一定要與專業(yè)的人去合作,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我碰到問題之后會請教他們,那樣就比較好。
現在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查找資料很方便,但是資料的查找工作好像做學術研究一樣的,要查3到4個地方,你光查百度不行,光查谷歌也不行,可能你要查很多的工具書。這就需要很嚴謹的科學精神,你要判斷百度的條目、國外的維基百科那些資料是不是準確。
我通常養(yǎng)成一個習慣,以前學文學理論的時候,就知道要判斷和比較一下這些資料真?zhèn)巍,F在網上很多東西只是人家發(fā)了一個帖子,可是很多地方就把它直接公布出來了,它并不是一個真正準確的概念。比如中藥,這個專家講這個藥有什么作用,那個專家講的是相反的,那就需要找第三方的資料。因此,我們上網要用科學精神,要去辨別一些資料。現在網上找資料很方便,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很多困惑,因為有很多假資料。按照網上講,那我們現在什么東西都不要吃了,今天不能吃魚,明天不能吃肉,鴨子也不能吃,雞也不能吃,早上什么東西也不要吃,可是我們不吃早餐怎么去工作呢?所以你自己要去辨別真?zhèn)巍?
我15年前為了寫上市題材內容的書,想要寫清楚這是怎樣一家公司,怎么上市,可是那時候幾乎找不到中文資料,沒辦法,只能在網上找些英文資料,在美國交易所網站上去看人家上市的過程。為什么我喜歡寫不同領域的小說?因為寫作也是學習的過程。我原來對上市那些東西也不懂,上市有幾個過程,怎么個弄法,你必須要去看資料,你寫的小說才會成功。比如你寫中藥題材,你好像也變成了一個小小的中藥專家,必須要弄清楚中醫(yī)是怎么回事,那自己就要一邊寫一邊去學習,學習新的知識。
所有題材我都會寫,可我有一樣東西是不碰的,就是歷史題材,寫唐朝的、宋代的,我肯定不會去碰,因為要花的精力太多了,可能足夠我寫幾部長篇。當初的人穿什么服裝,喝什么酒,講話的語言風格是怎么樣的,你都不能寫錯。
我做新聞工作,也喜歡碰當下題材,但是寫當代題材并不討巧,不好寫。因為我寫的東西都是現在發(fā)生的事情,全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生活,要寫得好并不容易。我之前的《回流》出版,先在天津《小說月報》全文刊登,一本雜志基本就刊登這部作品,然后中國青年出版社出了《回流》,后來被買了版權。也就是說,你自己把握主旋律的題材,同時要把故事講得好,要對自己有信心,哪怕是主旋律的,也沒問題。北京有個作家叫陸天明,他也是寫主旋律的作家,他是故事高手,編故事編得好,把握好主旋律,講好故事就沒問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后更新: 2019-05-26 10:53:35
-
我們的軍事實力為和平崛起貢獻了什么?
2019-05-24 10:20 這就是中國 -
110秒!我們用RAP帶你看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
2019-05-23 14:00 上海觀察 -
沒有侵略他國沒有掠奪資源,中國為什么能夠和平崛起?
2019-05-22 17:00 這就是中國 -
緊張了一早上,《權游》“大結局”竟是…
2019-05-20 10:54 -
劉士余同志主動投案 正配合審查調查
2019-05-19 23:08 廉政風暴 -
臺媒擔憂:別為防堵大陸 關閉開放大門
2019-05-19 13:33 臺灣 -
西方靠戰(zhàn)爭掠奪舊中國,新中國得以趕超的基礎是抗美援朝
2019-05-19 11:15 這就是中國 -
有些人30年來一直預測中國要崩潰,卻從來沒對過
2019-05-18 20:00 這就是中國 -
尼克松讀完來自中國的信件后,基辛格說了這么一句話!
2019-05-17 17:07 中美關系 -
為東京奧運造勢,日本竟打算把它倆送上太空......
2019-05-16 18:28 -
陳道明:阿米爾·汗先生,你的電影我看過
2019-05-16 07:42 -
“美麗童行”慈善晚宴籌款1447萬元 關注兒童意外傷害預防和救助
2019-05-15 14:04 -
“葫蘆娃之父”走了,曾開創(chuàng)中國剪紙動畫
2019-05-14 07:36 國產動畫 -
“老子不批你能轉正?”這位車主好大的官威!然而…
2019-05-13 10:58 中國雷人秀 -
山東濱州多個市政工程拖欠工程款 150萬工錢欠10年
2019-05-13 08:09 基層治理 -
全國防災減災日重磅微視頻:《我來》
2019-05-12 09:41 安全生產 -
人人都想當網紅,但你知道復制一個張大奕有多難?
2019-05-09 13:23 -
“西方中心論”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是自己,中國有過教訓
2019-05-09 00:00 這就是中國 -
前4個月對美貿易順差5701.9億元,擴大10.5%
2019-05-08 11:48 中美關系 -
龍母喜提星巴克?HBO回應了
2019-05-07 16:11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
印度32座機場暫停對所有民用航班運營
-
英官員承認:美英貿易協議這條款,沖中國來的
-
巴外長:印度讓巴基斯坦別無選擇
-
巴基斯坦稱使用“梟龍”戰(zhàn)機擊毀印度S-400防空系統(tǒng)
-
搞錢色交易、貪欲膨脹,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王幼鵬被“雙開”
-
“跟巴西建這條鐵路,中國非常感興趣”
-
果然,英國被用來“立規(guī)矩”了
-
印度官員:印軍正做出回應
-
印方:一高級官員在巴方炮擊中身亡
-
巴基斯坦發(fā)起“銅墻鐵壁”行動:已打擊20多處印度軍事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