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聯(lián)邦快遞的“物流劫持”,請美國給一個合理解釋
——中美貿易戰(zhàn)觀察(十)
關鍵字: 華為華為快遞聯(lián)邦快遞物流劫持中美貿易戰(zhàn)【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逸】
伴隨中美貿易戰(zhàn)的發(fā)展,全球不斷被美方持續(xù)的無底線操作震驚。路透社等媒體5月28日的消息披露,華為發(fā)現(xiàn)聯(lián)邦快遞將兩個寄給華為亞洲地址的包裹轉運至美國,還試圖改變另外兩個包裹的運輸路徑,并且沒有給出具體解釋。
聯(lián)邦快遞公司是全球知名快遞企業(yè),事發(fā)后,即便是一些持顯著親美立場的公眾號,發(fā)現(xiàn)要在符合“聯(lián)邦快遞”這個品牌水準的前提下,圓潤地提供某種完美解釋,無論是將其歸為“意外操作”,亦或者是“公司不知情情況下極個別美國情報機構的行為”,都是相當有難度的。
聯(lián)邦快遞的反應也是讓人費解的:一開始是全面否認的,后來則是將其歸結為極少數的意外,因為畢竟只有四個。但在中美貿易戰(zhàn)美方將矛頭轉向華為的背景下,4個華為包裹突然被“錯誤投遞”,人們完全有理由聯(lián)想:一次是意外,兩次是巧合,那么第三次和第四次算什么?
美國這方面的記錄并不干凈,不過是因為人們的善良不怎么計較而已。2013年斯諾登披露的系列文件中,就明確指出過,美國國家安全局定制接入辦公室,在遠程行動中心的配合下,對高價值的“硬”目標,就可以采取“物流劫持”的操作:敘利亞電信訂購的設備,被國安局行動隊從物流中隱秘劫持,拆封,植入后門信標,然后再重新打包發(fā)貨。一連串行云流水的操作,揭示了超級大國全球攔截行動的肆無忌憚。
當然,常規(guī)的執(zhí)法機構也具有類似的權限,2014年1月27日,某個參與能夠瀏覽暗網實施匿名網絡訪問的軟件Tor開發(fā)的程序員在網上發(fā)帖,稱在亞馬遜訂購的一個鍵盤沒有按時到貨,輸入追蹤碼后顯示,這個包裹奇怪地經歷了佛吉尼亞州某個區(qū)域的免費游歷,當然作為一種巧合,聯(lián)邦調查局總部正好在那個區(qū)域,國家安全局總部米德堡也在那附近,地圖顯示,兩者之間就是30分鐘的車程。
考慮到此次聯(lián)邦快遞物流劫持發(fā)生的背景,是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實施專利、技術、產品乃至服務的全面禁運,同時考慮到仍然處于進行狀態(tài)中的“孟晚舟案”,美方對華為提出的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出口制裁禁令的指控,再考慮到2018年中興事件期間,美方出示的證據中明顯包含以特殊取證方式獲取的中興公司內部文件,所以,此次事件大致可以有幾種解釋:
這是一次執(zhí)法取證行動。美國執(zhí)法機構要求美國聯(lián)邦快遞公司,配合進行取證。
這是一次情報機構執(zhí)行的物流劫持行動。美國情報機構采取某種方式影響了聯(lián)邦快遞的物流作業(yè)系統(tǒng),將其希望攔截的目標,轉向可以安全實施攔截行動的區(qū)域。
這是一次因為諸多與聯(lián)邦快遞公司整體水平不相稱的意外而導致的“意外”。一如當年用了舊地圖導致“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一樣,聯(lián)邦快遞犯了所有高水準的美國企業(yè)或者機構都一定會犯的低水準的錯誤,導致一地雞毛。
從理論上說,根據美國《1978年對外情報監(jiān)控法》相關規(guī)定,比較可能的具體場景之一是,美國執(zhí)法機構從秘密設置的對外情報監(jiān)控法庭獲取了搜查令,然后向聯(lián)邦快遞發(fā)出了“機密”的傳票,要求其在不披露收到傳票的情況下,配合執(zhí)法機構的取證行動。
5月28日,路透社報道稱,美國快遞公司聯(lián)邦快遞在未被授權的情況下,將華為的包裹轉運至美國。為此,華為正在審查與聯(lián)邦快遞的合作關系。圖片來源:IC Photo
而這次行動的“詭異”之處,或許在于,相關包裹的軌跡沒有進行任何的掩飾,就這么暴露在了各方面前:一種解釋,是美方還試圖進行某種公開的威懾,以顯示自己堅定的意志,并試圖威懾所有潛在的目標,迫使其與美方進行合作;另一種解釋,是美方根本沒有意識到有掩飾的必要,是一貫的粗糙;以及,在某種情況下,聯(lián)邦快遞發(fā)現(xiàn)只能用這種方式進行最低限度的軟抵抗,畢竟無論用何種方式披露來自美方政府調查取證的要求,都可能導致聯(lián)邦快遞直接違反美國的法律。
從實踐上看,在真實的世界中,聯(lián)邦快遞這樣的企業(yè),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其他國家,都必然與國家安全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網絡招聘信息顯示,聯(lián)邦快遞設有“高級網絡安全分析員”職務,在聯(lián)邦快遞治理結構中,承擔公司內部設立的“全球信息安全控制與響應”組織(Global Cybersecurity Command and Response (GCCR) Organization)與眾多美國政府部門之間的“情報聯(lián)絡”(intelligence liaison)工作。在聯(lián)邦快遞公司的治理結構中,11名獨立董事中有兩人具備美國政府情報界工作背景,其中包括曾經出任7年半國家安全局副局長職務的John C. Inglis。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套用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分析邏輯,就是那種抓著公司創(chuàng)始人曾經的從軍經歷不放,把整個華為打成與解放軍密切聯(lián)系,、甚至看做是解放軍本體之一的邏輯,聯(lián)邦快遞的這種治理結構以及相應行動,應該能妥妥地直接認定為美國情報機構外圍甚至分支機構了吧。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后更新: 2019-05-30 17:21:46
-
“馬來西亞將盡可能使用華為技術”
2019-05-30 17:21 華為 -
印度小姐……也全長一個樣了?
2019-05-30 16:56 觀網看片 -
讓奧總理下臺的視頻,竟是女大學生“擺拍”?
2019-05-30 16:54 歐洲亂局 -
“中美女主播辯論”, 外交部:鼓勵中美各界理性對話
2019-05-30 16:21 中美關系 -
是否會用限制蘋果反制?商務部回應
2019-05-30 16:20 中美關系 -
男子在白宮附近草坪自焚 原因不明
2019-05-30 14:21 美國一夢 -
強生因阿片類藥物被告,美檢方:想想19世紀中國…
2019-05-30 13:37 洋藥企 -
外國網友意猶未盡:如果劉欣有機會提問會怎樣?
2019-05-30 13:27 中美關系 -
中國足協(xié):譴責!
2019-05-30 13:21 中國足球 -
通用電氣裁員1000怪他?法國人又提“美國陷阱”
2019-05-30 11:51 歐洲亂局 -
從F35到導彈“無一幸免”,美國防部為稀土忙活起來
2019-05-30 11:45 中美關系 -
上個月才選完,以色列又要大選了
2019-05-30 09:57 巴以恩仇錄 -
劉欣跨洋辯論背后,傳遞三個道理
2019-05-30 09:56 中美關系 -
孟晚舟被拘押后 首位加省長訪華
2019-05-30 09:14 中國外交 -
美媒把“勿謂言之不預”放頭條了
2019-05-30 08:25 中美關系 -
-
學術組織IEEE排斥華為,北大清華學者當即抗議
2019-05-29 23:41 華為 -
WiFi聯(lián)盟、JEDEC協(xié)會也恢復了
2019-05-29 23:07 華為 -
他最可能接班梅姨,但先遭法庭傳喚
2019-05-29 22:49 不列顛 -
為歐盟主席人選,德法杠上了
2019-05-29 21:28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