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寧:“混合所有制經濟”大有玄機
關鍵字: 三中全會三中全會決定混合所有制國企民企所有制基本經濟制度聚焦三中全會三中全會《決定》第二部分在“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改革主題下,就“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單列一條(第二部分第6條)。
該條目的具體改革原則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實行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xiàn)形式,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它所有制經濟發(fā)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yè)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所有者的利益共同體。”
所有制歷來是執(zhí)政的經濟基礎和合法性來源之一。所有制實現(xiàn)形式關乎國家的經濟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歷來是改革的重大敏感點,亦是穩(wěn)健改革極端重要的改革內容。筆者以為,這段闡述所要力推的這項改革能否平穩(wěn)有序推進,直接關乎國運興衰,關乎未來數(shù)十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三中全會《決定》中最突出的深化改革突出亮點之一。而這段重要闡述本身,亦可稱為三中全會《決定》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作了延伸性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
在國內媒體就三中全會《決定》所作汗牛充棟的解讀中,人們見慣了媒體對諸如“減少死刑”、“廢止勞教”、“國資收益上繳比例將提到30%”之類的“率性”解讀。不是說這類深化改革事項就不重要,但權衡其分量,抑或說區(qū)分具體的改革事項權重,必須分辨哪些改革只夠得上“事務性改革”?哪些改革才是足以影響全局的重大改革事項?如是,若拿諸如“減少死刑”之類與“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一對比,前者猶如“芝麻”,后者才是“西瓜”。媒體版面有限,照說理當先“解剖西瓜”才是。
正常情形下,若具體的媒體確有“大擔當”之理想信念,不分條線,所有的記者編輯都得認真反復研讀三中全會《決定》,以敏銳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判斷力,在第一時間首先撿拾《決定》中的“西瓜”,然后再顧及對“芝麻”的解析。可筆者目力所及,在國內編輯記者隊伍中,認真研讀過《決定》的比例十分稀罕。用這種類似機會主義的心態(tài)來解讀研判國家重大政治決斷的現(xiàn)象,在媒體中已存在多年。于是說來特遺憾,筆者等了數(shù)天,未能等來媒體乃至專家學者,對中共為何在此時此刻提出“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及它將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作出深入解讀。無奈之下,筆者只好就此先“班門弄斧”一番:
第一,分析非公資本參股國企可能產生的預期效果,先從做道算術題著手。假定非公資本在某國企內交叉持股20%,完成交叉持股后該國企的總股本為100元,其中國資占比80元,非公資本占比20元,二者差額60元。再假設3年或5年后,該國企因現(xiàn)金流增加20元而得到新的發(fā)展,總股本遞增至200元,國資與非公資本所占百分比并未改變,但國資總股本已經遞增至160元,非公資本遞增至40元,二者差額則擴大到120元。如此這般,三中全會所設定的國資“保值增值”將在“不露聲色”中悄然實現(xiàn),提高國資競爭力從抽象變得可以觸摸,這難道不是“混合所有制經濟”隱含的魅力所在?
第二, 三中全會《決定》再次重申了中國基本經濟制度。這是中國未來數(shù)十年(至少在建國百周年前)必須始終堅持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必須毫不妥協(xié)堅守的改革底線。亦是三中全會前習總書記強調“改革必須避免犯顛覆性錯誤”的要義之一。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fā)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這段重要表述也挺抽象,可如果結合上文分析和所做算術題重新理解,“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盡在其中。所見,“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未來7年間,鞏固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抓手。
“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若操作上大體得當,無疑具有逐步為國資國企“正名”的額外功效
第三,立足國情并汲取西方的教訓,國有經濟和國企對中國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不言而喻。但經過30余年間,自由派原教旨主義經濟學者及近年間網絡大V和“經濟公知”反復的片面灌輸和故意抹黑,外加國資與國企在具體運營中的諸多問題甚至“不地道”對市場造成的真實傷害,以及對民眾利益的種種損害與不當占有,客觀上為全盤否定國資國企的輿論提供了諸多口實,導致國人不分年齡段,不分職業(yè)與身份,對國資國企抱定必須徹底否定的“不同政見者”大有人在。要逐步消解對國資國企的“政治偏見”和“市場偏見”頗為不易,許多時候官方甚至無所適從不知從何下手?立足于上述現(xiàn)狀,置身于“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觀察新高地,敏銳的網友們已不難體悟,“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若操作上大體得當,無疑具有逐步為國資國企“正名”的額外功效。
長期以來,國有與民有、國資與民資、國企與民企,已被輿論強行界定為完全的對立關系而非共生關系。久而往之,在民間,國有、國資、國企在很大程度上被曲解為市場經濟的“三大敵人”;而在某些官員和某些部門眼里,民有、民資、民企也被不同程度誤讀成與“三國”水火不容的、欲變相“私有化”的代名詞。各位看官須知,資本是“死”的,但資本是由人掌控的,而人是有靈性的。非公資本參股國資國企,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非公資本持有者對國資國企的看法和態(tài)度,使看法和態(tài)度由非理性變得漸趨客觀公允,至少會對國資國企有個重新認識。
建立于以上據實分析,人們不妨設想,一旦非公資本參股國企或參股國資投資項目,國資與非公資本有望從原先的“對立面”轉身為“利益共同體”,它一不改變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更不傷及基本經濟制度,而且還對非公資本進行了“利益捆綁”,可謂一石擊三鳥何樂而不為?可見,“混合所有制經濟”還是中共新的“經濟統(tǒng)戰(zhàn)工具”,其鞏固執(zhí)政基礎的政治智慧,絕對夠得上“大智慧軟件”級。
第四,目前,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管理層與員工的矛盾與沖突都很突出,私企的勞資矛盾更是政府和社會的一大心病,何況沖突與矛盾由來已久。此外,眼下國內企業(yè)不分所有制,員工歸屬感皆非常蒼白。就緩解私企勞資沖突,增強員工歸屬感,國外的通常做法尤其如日本,一般采取員工適度持股加以應對。但就中國而言,目前私企連“員工工資和基本勞保待遇集體協(xié)商”之推進都異常艱難,甭說普遍的私企員工持股,除少數(shù)私企上市公司和歸類為新興產業(yè)的私企,在中層管理骨干和技術骨干層面有所嘗試外,總體尚呈空白狀態(tài)。而熟悉國企改革史的網友一定記得,1997年中共十五大之后,曾有少量國企曾嘗試過員工持股改革,但2004年朗咸平挑起“朗顧之爭”后試點即被叫停。鑒于國企的全民屬性,放在今天的輿情下,國企員工持股甭說恢復試點,就連舊話重提都十分困難。而混合所有制恰能為重啟員工持股開辟操作通道,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和勞動所有者之間一定的“利益聯(lián)姻”,在一定程度上緩釋員工對資本的怨氣。
第五,在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雙重夾擊下,中國光伏產業(yè)產能過剩矛盾被突然放大,無錫尚德乃其中的典型。江蘇當局有心“救扶”,卻迫于輿論壓力難有作為,甚至弄到投鼠忌器、寸步難行之地步。相反,由奧巴馬主政的一向標榜自由經濟的美國,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肆救助美國金融、汽車等國民經濟支柱產(行)業(yè)陷入困境的大型私企沒有絲毫的顧忌。反差如此強烈,先不論美國是否表里不一,在筆者看來,奧巴馬是對的。同理,對于將在未來國民經濟中有可能成為新興支柱產業(yè)的重點私企,當其面臨暫時經營困難時,政府理當予以施救。而混合所有制企業(yè)所倚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在中國目前的現(xiàn)實輿情下,恰好能為政府施救“重要的”困難民企減少輿論阻力、拓展施救空間。這應當也系中共“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又一改革權衡,可視為國資對私企的另類交叉持股!
第六,三中全會《決定》承諾,到2020年國企上繳紅利要由目前的平均15%上調至平均30%。計劃經濟年代國企紅利全額上繳,國企所需資金則有財政通盤權衡后按計劃下?lián)堋?984年,國企改革恰從該僵化制度率先下刀。逐步發(fā)展到國企紅利不再上繳,全額用于國企再發(fā)展,發(fā)展資金仍不足部分則通過向銀行舉債自籌。國企重新上繳一定比例紅利已有數(shù)年,但國企再發(fā)展的資金來源格局并未改變——改革無回頭路可走。這就意味著,未來7年國企上繳紅利比例若要繼續(xù)提高,主要要靠發(fā)展產生的“增量”籌措。而允許并鼓勵非公資本參股國企,其性質又類似于國企直接上市融資,無疑包含有進一步做大做強國企,為國企加大向社會“輸血”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的隱蔽考慮。往大處說,這又系“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精明算計。
以上粗淺分析不一定完全在理,筆者歡迎探討。最后寫一段本文的題外話:人們常說任何改革都緣自時勢所倒逼。這沒有錯,但也有例外,“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就系改革者在順勢而為基礎上的“主動造勢”之謀篇布局。研讀三中全會《決定》,值得人們細細玩味的“改革事項”還有很多,有機會筆者還將“拋磚引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48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41“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5“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81最新聞 Hot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
法國稱“真沒藏毒”,扎哈羅娃嘲諷…
-
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實際一半都不到”
-
印度還慶祝上了,全國大賀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廳拒絕接待中國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
跟著特朗普去中東推銷星鏈,馬斯克賺大發(fā)了?
-
美國特務們的“噩夢”…
-
“好萊塢都是騙人的,真后悔…”
-
歐盟:中美邁出正確一步,但…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眼瞅著中美談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祝好運
-
“不夠啊,巴西還是比美國有優(yōu)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