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體制“作弊”?窮國不這樣都翻不了身
關鍵字: 貿易戰(zhàn)中美貿易戰(zhàn)特朗普中美關系全球化全球經濟中國道路中國發(fā)展道路自由市場如果說政府的高瞻遠矚和國家能力為中國發(fā)展提供了動力的話,那么則是中國獨有的強大議價能力使國家政府具備了實現(xiàn)規(guī)劃的先決條件。在中國巨大的、快速增長的市場面前,國際大企業(yè)愿意與中國政府協(xié)商投資條件,而不像它們在拉丁美洲或非洲那樣,單方面決定投資條件。最關鍵的是,中國要求外國企業(yè)與中國企業(yè)設立合資公司才能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yè)得以從發(fā)達國家學習管理和技術。中國還制定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確保中國企業(yè)在獲得外國企業(yè)技術授權時占據有利地位。
中國通過商業(yè)間諜掌握了一些高端技術。這其實是發(fā)達國家——尤其是美國——走向經濟成功的老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美國剛建國不久,技術水平還很落后,特別熱衷于從英國走私和竊取當時最先進的生產技術。
其實,竊取技術只是中國戰(zhàn)略的一小部分。中國絕不像美國貿易“鷹派”羅伯特?萊特希澤所說的那樣,把商業(yè)間諜作為掌握高端技術的主要手段。萊特希澤領導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301調查報告的“不公平的技術轉讓機制”部分,花了極大篇幅抨擊中國通過合資企業(yè)、授權規(guī)定,以及并購外企等方式獲取技術,但實際上如果涉事外企不愿意與中國做交易,以上這些事就不可能發(fā)生。
議價能力更強的行為體總是能夠達成更有利于自己的協(xié)議,這是通行的市場規(guī)則,以上例子無一不在佐證這一點。歸根結底,中國獲得高端技術并不是真的靠“作弊”,而是因為中國沒有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致命弱點。對多數窮國而言,打破富國對高生產率技術的壟斷只能是一種希冀。
應該看到,中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產生了巨大的代價。一方面是中國努力吸引外資,另一方面,降低工資、瓦解工會是美歐日等地大企業(yè)的長期目標,這兩大進程重疊在了一起。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出現(xiàn),使得這些企業(yè)能夠用“產線向海外轉移”為由威脅本國勞動者,迫使他們接受停滯的工資和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發(fā)達國家社會契約的坍塌。
除此之外,中國人民也經歷了巨大的陣痛。出口導向型經濟必然導致對勞動人口的大力剝削,勞工權益組織被一再抑制。結果就是幾十年來,中國的勞動者們要面對危險的工作環(huán)境、微薄的工資、常態(tài)化的欠薪以及職場中的屈辱。令人震驚的是,2017年有3.8萬名中國工人死于工作事故。
由于在自由市場式全球化當中,自上而下的集權體制是謀求發(fā)展的先決條件,所以盡管發(fā)展給大多數中國人帶來更多賺錢的機會,但隨著財富的增長,貪污腐敗、公共服務退化、分配不公等問題接踵而至。市場力量越來越多地主導普通人的生活,加劇競爭激烈程度,促生不安全感,導致社會信任缺失。
這些問題并不是中國獨有的。在自由市場式全球化的挑撥之下,各國的工人們都想著如何從彼此的碗里奪食,為了競爭不惜突破底線。在這場斗爭當中,造成悲劇性結果的不是贏家也不是輸家。全球經濟的結構才是癥結所在。
對美國經濟最有活力的科技產業(yè)而言,產能過剩和來自中國的發(fā)展規(guī)劃都構成嚴峻挑戰(zhàn)。但我們不能靠阻止中國發(fā)展解決這些問題,而應該通過新形式的全球化在世界范圍內提高工資和生產率。民族主義者的方案是通過限制供給來限制競爭,但其實還有另一種方式,那就是通過擴大需求來解決產能過剩和市場受限的問題。
但是,這樣的解決方案需要我們超越左右政治,對全球經濟增長進行深刻反思。我們必須終止“向下競次”的格局,建立廣泛分配增長紅利的全球勞工機制,強迫企業(yè)通過投資員工而不是靠降低工作環(huán)境提高競爭力。我們還需要對全世界數十億陷入資本荒的人進行投資——自由市場拒絕了他們——這才能使那些深陷于貧民窟和農村地區(qū)的窮人轉化為未來的工人和消費者。
當下,如果讓中國成為替罪羊,當然會殺死自由市場式全球化,但卻未能建立取而代之的新制度。這條死路只會造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經濟失靈和民族主義沖突彼此火上澆油,將世界推往更加危險的方向。對中國和美國而言,要另辟一條道路,必須直面強大的利益集團,它們過去數十年一直壓抑著勞動者的政治呼聲。不同于民族主義者的零和博弈思維,這條路代表著發(fā)展的全球視野。
(觀察者網張成摘譯自《外交政策》,楊晗軼校)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原標題:China Is Cheating at a Rigged Game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最后更新: 2018-08-16 09:25:09
-
這份防范隱性債務風險的重磅文件已經下發(fā)地方
2018-08-15 19:20 中國經濟 -
文在寅提議與中美朝等建東亞鐵路共同體
2018-08-15 17:07 三八線之南 -
記者臥底“北京炒房團”:990套房控制80% 下一站是天津
2018-08-15 16:36 中國房市 -
中美貿易戰(zhàn)中窺得商機,巴西農民紛紛棄糖投豆
2018-08-15 16:05 金磚國家 -
最新全國70城房價:一二線回落,三線成主力
2018-08-15 14:22 中國房市 -
重慶公安局介入 打擊房地產領域犯罪行為
2018-08-15 10:48 中國房市 -
美對光伏產品最高加征30%關稅 中國在WTO起訴
2018-08-14 22:16 中美關系 -
個稅增速遠超工資 怎么回事?
2018-08-14 16:46 中國經濟 -
眼紅中國有BAT?印度尋求限制美科技巨頭
2018-08-14 16:29 印度驚奇 -
據理力爭!浙江藥企赴美抗辯取得關稅豁免
2018-08-14 16:20 中美關系 -
高房價影響個人消費能力?統(tǒng)計局:應由數據說話
2018-08-14 16:01 中國經濟 -
7月經濟數據最大亮點:房地產投資增速重回兩位數
2018-08-14 12:07 經濟晴雨表 -
黃曉明賬戶卷入18億股價操縱案 被指曾組團操作長生生物前身
2018-08-14 10:51 明星那點事兒 -
知情人爆料:馬斯克私有化資金壓根沒搞定
2018-08-14 10:20 -
美國加緊外資審查,我商務部立即回應
2018-08-14 09:00 觀察者頭條 -
茅臺放棄“國酒”,向國家商標評審委致歉
2018-08-14 09:00 依法治國 -
習近平以實干精神筑牢改革之基
2018-08-14 08:54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李嘉誠之子650億欲收購澳天然氣管道公司 還差幾步?
2018-08-14 08:20 海外投資 -
微信轉錯賬維權難,騰訊被約談
2018-08-14 08:15 BAT -
財政部:前7月個人所得稅9225億元 同比增20.6%
2018-08-14 07:32 中國經濟
相關推薦 -
星辰大海第二站,天問二號為何選它? 評論 0印度人把抵制矛頭對準了這兩國 評論 201特朗普準備賣了“美國之音”總部大樓 評論 174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貨是侮辱 評論 68沃爾瑪準備以關稅為由漲價,特朗普威脅 評論 170最新聞 Hot
-
特朗普準備賣了“美國之音”總部大樓
-
沃爾瑪準備以關稅為由漲價,特朗普威脅
-
馬克龍“搭手示強”,反被埃爾多安“拿捏”
-
他痛批特朗普撒謊“不值一駁”,“令美國人民蒙羞”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貨是侮辱
-
面臨高關稅壓力,越美完成首次線下部長級磋商
-
臺“邦交”危機再起?“不意外,轉向或已近尾聲”
-
“船、箱雙雙告急!兩個月后更糟了”
-
克宮:“普澤會”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車回應“部分SU7前保險杠形變”
-
惡意傳播涉劉國梁不實信息,杜某川、湯某被處罰
-
韓船企利潤大增,中國被撼動?
-
美軍高官急眼:中國在拉美居然整了10個,沒人管…
-
無法一一談判,特朗普放話:將被單方面加稅
-
湖南懷化舞水河近期出現(xiàn)大量死魚,當地回應
-
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白宮急了:這是政治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