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竹:林鄭月娥的勝選是“一國兩制”的勝利
關鍵字: 林鄭月娥林鄭月娥當選香港特首曾俊華占中一國兩制【3月27日“觀天下講壇”第2期特邀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召集人、原香港發(fā)展局局長政治助理何建宗先生,與上海春秋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寒竹研究員對談“特首選舉與香港的未來”。在分析此次香港特首選舉時,何建宗先生從民調、施政風格、競選方法等方面分析了《曾俊華看似更擅長選舉,為何贏得是林鄭月娥》。
此外,寒竹研究員從“一國兩制”的角度進行解讀,評價此次林鄭月娥勝選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國兩制”的一次勝利。本文根據研討會發(fā)言內容整理得出,已經其本人審閱修改。接下來我們還將推出第三篇,想知道兩位專家對香港住房、教育、經濟發(fā)展問題的思考與判斷嗎?敬請關注。】
回歸近20年來,香港一直實行“一國兩制”。但在香港的社會現實中,“一國”與“兩制”不是絕對的平衡,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一些人只看到了“兩制”,而對“一國”的重要性理解不夠。但這次林鄭月娥當選表明“一國”在香港的政治框架中仍然居于主導性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次林鄭當選是香港實行“一國兩制” 的一次重大勝利。
這次選舉從表面上看沒有任何驚奇之處,林鄭月娥當選了,從事實層面看,這是上一屆政府的政務司司長辭去行政職務,參選并勝出,成為下一屆特區(qū)政府的行政長官??梢酝茰y,新一屆香港特區(qū)政府在政治方向、基本方針上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但是,我覺得這次選舉仍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地方。
先看看這次香港特首選舉的大背景。也許有人已經注意到,在香港特首選舉之前,《亞洲周刊》發(fā)表了一組文章,指出香港“占中”事件發(fā)生以后,“港獨”來勢洶洶,曾經一度達到高潮。去年9月上旬,香港所謂的“本土派”在立法會選舉中似乎也取得了很大進展,獲得了六位議席。
但由于“本土派”偏執(zhí)的“港獨”言行,特別是代表“青年新政”(Young Spiration) 的梁頌恒、游惠禎在立法會宣誓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挑戰(zhàn)激起了廣大港人的憤怒,所以去年11月中旬香港高等法院取消梁游二人議員資格的裁定得到了大多數港人的支持。此后,批評“港獨”的香港人越來越多。
下面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次選舉的一個矛盾現象。大家知道,香港行政長官是由一個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出。本次選委會的實際人數為1194人,其中傾向“泛民派”的有329人,為歷來人數最多的一次(這里需要強調指出“泛民派”并不等于“港獨”),比上次梁振英和唐英年競爭時增加了100多人。所以,從選委會的成員構成看,“泛民派”似乎比過去有所斬獲。
此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所謂的“民調”。從曾俊華宣布參選以來,他的民調一直領先于林鄭。而在2012年梁振英與唐英年、何俊仁的競選中,梁振英在民調中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比起2012年選特首,雖然“泛民派”在選委會中的人數時多了100多人,林鄭的民調也低于5年前梁振英的民調,但這次選舉林鄭最后卻以777的高票獲勝,而當年梁振英勝出時,得票只有689票。也就是說這次民調比當年梁振英低的林鄭獲得的選票反倒比梁振英多了88票。
如何解釋上述的矛盾現象:林鄭的民調一直低于曾俊華,而“泛民派”在選委會中的人數也增加了三分之一,曾俊華為什么還會敗選?林鄭為什么能大勝?我想,因為這次特首選舉的民調更多的是一些政治派別制造輿論的一種手法,而非代表真正的民意表現。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起了作用,那就是“一國兩制”中“一國”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港人的接受和認可。
“一國兩制”是香港社會的基本框架。在這個框架里,一直有兩種力量博弈:“一國”和“兩制”。有的時候人們強調“兩制”多一些,有的時候強調“一國”多一些,二者不可能絕對平衡。
自1997年回歸至今,香港社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談“兩制”較多,談“一國”較少,這種現象造成了過去一段時間香港社會對“一國”概念的淡化以及對“一國兩制” 的誤解。
但這一次的選舉結果說明香港政治態(tài)勢正在發(fā)生變化,香港社會對“一國” 的認知變得越來越清晰。這次林鄭能夠勝出,最根本原因是越來越多的港人意識到“一國”的性質是不可動搖的。所以,朝未來看,我認為“一國”的分量會不斷加強,“一國兩制”在香港社會會得到越來越準確和全面的理解。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88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089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0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幫忙”,印度拒絕了
-
“他想在大馬士革建特朗普大廈”
-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