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屏山:美國是全副武裝,還是穿著病號服?
關鍵字: 南海局勢南海局勢最新消息欣克利角C核電站習近平訪英習奧會中美關系張維為一帶一路伊麗莎白二世曼徹斯特大學伊斯蘭國兩個多世紀以前,英王喬治三世派遣使者去往中國,希望能見到中國的皇帝。使臣馬戛爾尼勛爵敦促乾隆皇帝打開中國門戶,促進中英貿(mào)易往來。
其時英國已疲于用銀幣(當時的硬通貨)換取來自中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乾隆皇帝看看馬戛爾尼送上的“英國制造”的禮物,拒絕開放中國?;实壅J為中國不需要那些西方技術制造出來的東西,它們不過是小玩意罷了。
乾隆沒能親眼看到自己犯了個多大的錯誤,當初他要是同意中國開放口岸自由通商,誰知道中國社會會怎樣發(fā)展起來?之后英國自說自話,把一手規(guī)劃的“自由貿(mào)易”強加給了中國:把種在印度的鴉片賣給中國人,賺取白花花的銀子。
兩百三十多年后,時移世易。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jīng)]有坐等英國使者上門,再親口拒絕,而是親自前往倫敦,對大不列顛說“成交”。從許許多多的新聞報道里就能看到,“成交”的是幾百億美元的經(jīng)濟協(xié)議,包括投資并建設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站。
最后英國皇室和政府首腦全體出動,紅地毯鋪開了,皇家馬車載著習近平和伊麗莎白二世駛過皇家大道。我記不起有哪個美國總統(tǒng)在近期受過這樣的禮遇。
這預示著雙方將展開長期的友好往來。這份友情并不是在一夜間就生根發(fā)芽了的:在過去5年里,中國對英國的投資以每年85%的驚人速率增長。中國對英國的投資累計已超過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00億),占了中國對歐洲投資總金額的三分之一。
中國對英國的投資將會在未來十年內(nèi)翻兩番。顯而易見,英國在同中國的合作中受益匪淺。首相卡梅倫和財相奧斯本都很清楚,中英雙邊合作將有力保障英國經(jīng)濟的未來。
馬戛爾尼與乾隆皇帝
春秋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維為教授最近應美國華人社團“百人會”之邀前往舊金山,并在其同“英聯(lián)邦俱樂部”合辦的論壇上發(fā)言。論壇的主題是中美之間如何避免沖突。張教授對觀眾說,中美之間的雙邊貿(mào)易是中英貿(mào)易的9倍,照理說,中美合作的潛在效益也會比中英合作產(chǎn)生的效益大得多吧?
中國如果能同英國合作,它或多或少也會對美國抱有同樣的期許。張教授是復旦大學中國發(fā)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紐約時報》說他是中國國內(nèi)受到高度尊敬的思想者,中國領導人也高度關注他的“中國模式”理論。
事實上,國際上一批被高度認可的觀察者已經(jīng)在建議美國從英國的對華戰(zhàn)略中取一兩頁的經(jīng)了。畢竟,早在馬戛爾尼出使中國以前,英國就已經(jīng)在世界舞臺上展開博弈了。美國取得世界大國地位的時間相對來說還短,不過是二戰(zhàn)以后,而外交是門精妙復雜的藝術,并非簡單粗暴的工具,它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華盛頓之行才剛剛結束,人們對兩國關系還抱有積極的期待,美國接下來的行動卻是派遣導彈驅(qū)逐艦駛?cè)肓四仙橙簫u渚碧礁十二海里的領海。美國的立場是:它不能容許南沙群島軍事化,使南海的自由航行權受到威脅。
中國的立場是:在南海填沙筑島,建立燈塔確保安全行駛,這些并不是軍事行為。其它沿海國家早在中國動手前就做著相同的事情了。何況在中國統(tǒng)轄南海的悠久歷史上,南海海域的自由航行從來不成問題。
中國南海水域廣闊,有的是自由航行的空間。只有對那些有意登島的船只,中國修建的島礁才會成為威脅。美國聲稱南海的自由航行權因中國建島而遭受威脅,并沒有什么正當依據(jù)。
“無害通過”的拉森號導彈驅(qū)逐艦
在我看來,美國這次采取的單方軍事行動,很像“地頭蛇”所為。它無端挑釁,為的是什么?
有人評論說美國在南海上進行軍事演習是為了給它在南海地區(qū)的戰(zhàn)略伙伴們吃一顆定心丸:它們選擇同美國站在一起是絕對正確的,美國軍隊一定會在南海地區(qū)保護它們的安全。
從另一個方面看,美國在中東地區(qū)持續(xù)失控,沒人再敢相信它有自知之明。
小布什、切尼、拉姆斯菲爾德三人組發(fā)動了伊拉克戰(zhàn)爭,他們在那個地區(qū)造成的權力真空為“伊斯蘭國”開辟了活動場所。而奧巴馬與克林頓隔岸坐觀“阿拉伯之春”,后果就是數(shù)百萬難民失去家園,每天都有人在流亡中丟掉性命??赡苤挥行荒崴剐颐庥陔y。
現(xiàn)任奧巴馬政府眼巴巴看著烏克蘭分裂,也無力阻止“博科圣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犯下一系列暴行。
美國作為“世界警察”的地位顯然在衰退,但它自有一套說不清道不明的理論:美國一向以“我說什么就是什么”的態(tài)度聞名于世,它闖入并不存在沖突的南海地區(qū)(起碼在美國介入前,南海還是平和的),讓自己陷入了更深的泥淖。
英國已經(jīng)看出對美國亦步亦趨的惡果。當年追隨小布什侵略伊拉克的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如今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向英國人民道歉。
英國對美國做出的另一個“叛逆”舉動,就是無視華盛頓政府的敦促,領著一大隊發(fā)達國家加入了亞投行的創(chuàng)始成員國之列。英國選擇了經(jīng)濟發(fā)展,而不是沖突紛爭。
在習近平訪問英國期間,中國的華為公司也宣布同曼徹斯特大學合作,將石墨烯引入手機產(chǎn)品的開發(fā)。曼徹斯特大學在石墨烯技術方面是世界公認的領跑者,他們很高興同“一個領先全球的科技品牌”合作——而在沒多久前,美國國會斷然拒絕讓華為進入美國市場。
石墨烯是未來材料之王,它在民用與軍用方面的潛力尚待開發(fā)。中英之間的這種共同信任并不僅僅是口頭上的。不必說,中美之間永遠不可能達成這樣的協(xié)作。
我問張維為教授中國將如何實行其“一帶一路”倡議,他回答說中國將挑選最可靠的合作伙伴進行第一輪基礎設施投資。因為“一帶一路”項目將以“雙贏”原則為基礎,合作雙方都會以同樣的熱情確保投資成功。而第一批項目的成功則會促使更多國家加入。
顯然英國是了解中國的“雙贏”原則的,它已經(jīng)是中國在西方最好的合作伙伴了。不久后,當輪到其它國家選擇——是做中國的經(jīng)濟合作伙伴,還是成為美國在全球部署的軍事基地之一,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山姆大叔深信“我說什么就是什么”,對全世界指手畫腳,以為自己還是全副武裝。但也許在其它國家看來,他穿的不過是病號服而已。
(觀察者網(wǎng)劉旭爽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劉旭爽
-
最新聞 Hot
-
澳大利亞直說了:中國可是我們最大買家,美國你算啥?
-
美企急電:快取消越南、印尼訂單,轉(zhuǎn)回中國
-
加拿大:出人意料,是中國而非美國
-
一個說毫無成果,一個說滿意
-
“日本決定要更硬氣,不然…”
-
跪了?“還沒”
-
終于談上了,俄方要求美土離場
-
“無論承認與否,硅谷精英變成‘中國必勝論’擁躉”
-
9500車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歐洲,“彰顯中國雄心”
-
黃楊鈿甜佩戴高價耳環(huán)引網(wǎng)友質(zhì)疑,經(jīng)紀公司回應
-
槍殺安倍嫌犯將于10月首次公審
-
俄烏土耳其談判將安排兩輪對話:土美烏先聊,土俄烏再談
-
特朗普:給F-35加個引擎,叫F-55
-
拿中國說事,美高官想攔下這筆交易
-
中哥走近,美國又跳出來
-
歐盟“更硬”了:稅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