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額爾瑾:中國和韓國的端午節(jié),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關鍵字: 端午端午節(jié)端午祭韓國江陵端午祭【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額爾瑾】
中韓兩國的民間風俗節(jié)日中,都有“端午節(jié)”,但兩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從時間維度來說,中國的端午節(jié)較早,而韓國的較遲。從活動內容來說,韓國的端午節(jié)仍有許多方面是延續(xù)了中國的實質內容的。
中國式的端午節(jié),起源很早。從根本上說,這一節(jié)日,是中國古代農(nóng)耕社會“觀象授時”活動的產(chǎn)物。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紀念屈原早得多。
“五月五日”在古代的祭祀學中,就吉兇本質而言,是“惡月惡日” ,于是就有了此日生子“不舉”的講究(《史記· 孟嘗君傳》)。由于孟嘗君在世年代與屈原相當,因此,基本可以肯定,屈原是知道“端午日”的特殊性的。
屈原以端午之日自沉汨羅,遂使“五月五日”的宗教祭祀活動有了新的對象、新的軌道。漢代《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庇衷唬骸拔逶挛迦绽m(xù)命縷,俗說以益人命。”《續(xù)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輒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薄断尻栵L俗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太平寰宇記》)《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边@就是南方民間的端午節(jié),因為屈原之死,從而被賦予了新的內容與形式。這是中國式端午節(jié)的一大轉折。
現(xiàn)代人組織的祭祀屈原活動(新華社 郝同前攝)
而在屈原沉江之前,端午節(jié)的活動就已經(jīng)和春秋之末的吳臣伍子胥之死相關聯(lián),或者與更早的晉臣介之推之死相關聯(lián)。但是,最終還是定位在紀念屈原之上。自南北朝以后,中國式的民間端午節(jié)基本定型,未見有顯著的變化。
中國的端午節(jié),起源于三代的觀象授時,反映的是農(nóng)耕社會的氣象需求,以及對人的安危生死的關注,屈原則給這一節(jié)日涂上了憂國憂民的色彩。
端午節(jié)在后來的發(fā)展中,祭祀的色彩仍然明顯。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俗稱惡月。”又云:“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載:“瀕江諸廟皆有船,四月中擇日下水,擊畫鼓,集人歌以櫂之,至端午罷,其實競渡也,而以為攘災,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際設神盤以祀神,為酒肉以犒擢鼓者,或為草船泛之,謂之送瘟?!?
然而,因為中國是多民族國家的特色,因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色彩越來越多,祭祀色彩已經(jīng)不是主流。
在中國不同的地域上,不同的民族中,端午節(jié)呈現(xiàn)出特別豐富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五月五日為通行的端午節(jié)時間,湖南、湖北、四川一帶則稱五月五日為小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端午節(jié)俗活動在十天以上。“五日競渡,楚俗所同。至十五日名曰大端陽。食角黍、飲蒲酒如前。十三、十四、十五三日,龍舟尤勝,與他郡異。”
四川華陽縣對于五月五日,“俗謂之‘端陽’”;對于五月十五日,“俗謂之‘大端陽’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五月)初五日為‘龍舟會’。士女皆泛菖蒲、雄黃酒,懸蒲、艾于門以辟邪。親友咸以角黍相饋遺,近水居民則為龍舟競渡。相傳屈原以是日沉江,故為角黍、龍舟以吊之。十三日為‘關帝會’,二十八日為城隍生日,鄉(xiāng)鎮(zhèn)士女駢集喧闐,市為之哄?!保ǘ∈懒迹w放《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 西南卷》)
至今流行于臺灣近海地區(qū)的五月初五至初七舉行的扒龍船活動則是集紀念屈原、辟除邪惡、祈求人壽年豐為一體的儀式。
苗族的龍船節(jié)雖然摻雜著紀念屈原的內容,但“龍船節(jié)從祭祀活動到競賽場面,都標志著苗族舉行這一活動是為了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百業(yè)興旺……整個活動更像是一次群眾性的禳災祛病、除污去毒的衛(wèi)生運動”(李廷貴,張山,周光大《苗族歷史與文化》)。黔、湘一帶的苗族是日還舉行傳統(tǒng)的賽馬、斗牛、踩鼓和“游方”活動(徐杰舜,徐桂蘭《中國奇風異俗》)。
云南開化彝人“五月五日正午走馬,以角力射柳為節(jié)” ,而且,地方文獻稱此俗傳自明永樂時代的宮廷(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
藏族青年男女“于是日到郊野游樂,進行賽馬、對歌、丟手帕、搶帽子等活動”(葉大兵,烏丙安《中華風俗辭典》)
從這些列舉出的習俗來看,端午節(jié)發(fā)展到后來,更趨向是一個節(jié)日,以祭祀為主題,過節(jié)為主要目的。
元代王振鵬《龍池競渡圖》,臺北故宮藏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后更新: 2019-06-07 08:28:51
-
前方高甜!七旬奶奶抽血 老伴這個動作羨煞網(wǎng)友
2019-06-03 13:46 暖心聞 -
《切爾諾貝利》熱播,中國女生走進了真實的輻射無人區(qū)…
2019-06-02 14:10 -
“我是毒販!”姐姐收到弟弟一段駭人視頻,真相更可怕
2019-05-30 10:38 禁毒戰(zhàn)爭 -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丨那些激蕩人心的“第一”
2019-05-24 11:16 上海新高度 -
揭秘“解放軍露宿街頭”照片拍攝始末
2019-05-22 18:5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2019-05-08 08:23 70年對話5000年 -
青春的顏色,叫奮斗!
2019-05-03 11:54 新時代之聲 -
西藏考古大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青藏高原首個史前人類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賓發(fā)現(xiàn)新的古人類物種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
選舉產(chǎn)生官員是反民主的,在過去兩千多年里曾是婦孺皆知的常識
2019-03-25 17:38 觀學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場戰(zhàn)爭中的英雄和烈士們敬禮!”
2019-02-17 22:47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zhàn)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zhàn)役”
2018-12-09 12:14 觀學院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nóng)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