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山:食用狗肉的歷史與現(xiàn)狀
最后更新: 2020-04-29 08:19:03二、世界各國食用狗肉的基本狀況
以狗為食是世界各國歷史上的普遍現(xiàn)象。
在亞洲,包括韓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狗肉都被認為是傳統(tǒng)的美食。朝鮮半島三國時代起,民間就開始食用狗肉。中國部分地區(qū)有著“伏天吃伏狗”說法,而韓國人同樣認為三伏天吃狗肉湯可以補身子,類似的民間風俗與傳統(tǒng)有很多共通之處。朝鮮半島相較于中國緯度偏高、氣候較寒冷,地形多山地少平原,農(nóng)業(yè)不甚發(fā)達。食物品類與中國相比并不豐富,在肉類食物上情況更為嚴重,因此韓國吃狗肉傳統(tǒng)比發(fā)源地中國更為普及、根基更深厚。但近幾年受西方文化、動保組織等因素影響,狗肉行業(yè)風光不再。
狗肉在越南市場非常受歡迎,當?shù)厝似毡檎J為狗肉相比其它肉類富含營養(yǎng)和蛋白質(zhì)。在越南有一種傳統(tǒng)的想法,認為當遇到壞運氣,吃狗肉可以改變運勢。但不應該在陰歷月開始的時候吃狗肉,否則會帶來壞運氣。
在歐洲,絕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有吃狗肉傳統(tǒng)。法國直到1910年還有專門售賣狗肉的鋪子。德國常常視狗肉為羊肉的替代品。例如20世紀初,其它各類肉的價格高漲迫使德國人廣泛消費馬肉和狗肉。
很多人心目中的“文明上國”——瑞士,仍是保持大規(guī)模吃狗肉傳統(tǒng)的國家。
瑞士的熱門狗肉食譜包括如紙一樣薄的切片狗肉,以及由鹽和干燥原料制成的熏狗火腿。瑞士的阿彭策爾和圣加侖州農(nóng)村有食用狗肉的傳統(tǒng),村民將狗肉制成肉干、香腸以及藥用狗脂肪,這些傳統(tǒng)現(xiàn)在仍然存在。
再說美洲,即便是在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島等普遍飼養(yǎng)“雪橇犬”的地區(qū),從古至今狗也都被當?shù)厝艘曌饕环N緊急食物來源。雪橇狗平時拉雪橇,但在找不到食物的情況下,它們也會被宰殺食用。
而在非洲,狗主要用作獵犬,有些部落的人會在狗死后吃狗肉。
三、當前世界各國食用狗肉立法情況
各國對狗的保護以動物保護法或者反虐待動物法居多。僅有個別國家立法禁止食用狗肉。如奧地利《動物保護法》規(guī)定禁止以食用目的宰殺貓和狗。還有少部分國家立法禁止販賣為目的屠宰犬類,也就是允許殺狗自己吃,但不得販賣,如加拿大為肉用目的屠宰狗類必須經(jīng)過政府批準,不許私宰犬類;德國《肉類檢疫法》禁止販賣狗肉。
雖然世界上真正立法禁止食用狗肉的國家和地區(qū)很少,但在東亞地區(qū)立法禁止食用狗肉的熱情卻很高。一方面是一些犬類動物保護組織的突然崛起,對食用狗肉提出異議;一方面也有討好歐美的相關輿論,迎合歐美價值的緣故。
如韓國早在1945年,剛擺脫日本殖民統(tǒng)治獲得獨立,首任總統(tǒng)李承晚就禁止吃狗肉未果。80年代韓國兩任總統(tǒng)全斗煥、盧泰愚先后通過頒布法律、政令的形式試圖封殺狗肉,而民間餐館則偷偷將狗肉湯改名為“補心湯”“補身湯”或“補養(yǎng)湯”,用改名戰(zhàn)術(shù)將吃狗肉“復活”,韓國政府也很是無奈,幾次禁止都是不了了之。2018年,韓國拆除了國內(nèi)最大的狗肉屠宰廠,在平昌奧運會時,韓國政府為了不讓外國人看到他們吃狗肉,政府出錢獎勵狗肉館的老板,讓他們把招牌換成羊肉館,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掛羊頭賣狗肉”。2019年10月,韓國首爾市政府宣布,最后一家狗肉屠宰場將在10月底停止營業(yè)。
四、飲食習慣及相關禁忌是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
在歐洲,鵝肝、魚子醬、松露并稱為世界三大頂級美食,非常受人追捧,但鵝肝、魚子醬其背后的制作過程非常殘忍。
歐洲人主要飼養(yǎng)的是朗德鵝,鵝剛出生后,就會被養(yǎng)殖鵝的工作人員帶走,放進小籠子里,只給它們露出脖子的空間,再用工具固定著,訓練它們的頸部肌肉。每天工作人員的工作,就是想辦法增加它們的食量,讓它們吃更多東西,因此每一只鵝的胃都被撐到很大,等到這些幼鵝的腸胃和頸部肌肉都變強大了,最難過的日子才剛開始,這個時候工作人員會拿個鐵管直接塞到鵝的喉嚨最深處,再將玉米飼料和其它飼料倒入管中直達鵝的胃部,這時鵝連消化都來不及消化,就要接著下一頓了。這種方法可以使鵝肝迅速增長到正常鵝肝十倍左右大小,重達800-1500g左右,然后再殺鵝取“肝”。
同樣殘忍的還有魚子醬。工作人員提取魚卵前,會對鱘魚進行快速的檢測,通過儀器檢查魚卵的數(shù)量和大小,如果魚卵還沒有達到要求,就放回去飼養(yǎng)。如果魚卵能達到標準,那么這條魚就要受苦了,這條鱘魚會先被打暈,但不會打死,因為魚死了魚卵很容易腐壞,而且后面魚還要留著產(chǎn)卵的。魚被打暈后,會被刀活活剖開肚子,接著被快速取出魚卵。別以為魚卵取出來以后,這條鱘魚的任務就完成了,有的人工飼養(yǎng)鱘魚被切開的肚子會被縫起來,然后放回去繼續(xù)養(yǎng)殖,繼續(xù)提供魚卵。等待下一次,鱘魚又有了魚卵,會再次重復上面的步驟,多次的剖魚取卵再縫合養(yǎng)殖再取卵,這條魚最終會因衰竭而死。
實際上,飲食習慣及相關禁忌是受地理環(huán)境、經(jīng)濟狀況、歷史傳統(tǒng)、風俗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的一種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并不存在絕對對錯,也難強求全世界統(tǒng)一。許多民族或宗教都有其特定的飲食偏好和禁忌,比如西方人對牛肉的偏愛和印度教的忌食、漢族的喜食豬肉與穆斯林的忌食等等。
這其中不存在誰文明、誰野蠻,誰必須服從于誰的問題。
- 原標題:食用狗肉的歷史與現(xiàn)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遙望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與當前美國的對華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關系 -
“官僚主義式”政治留下的歷史教訓,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為什么施政嚴猛?雍正自己這樣解釋
2020-03-02 07:27 -
對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優(yōu)勢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漢景帝不吃老鼠嗎?我們?nèi)绾慰创^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愿軍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歷史的”眼光與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沒有戰(zhàn)爭,西方怎能“脫胎換骨”?
2020-01-10 07:53 -
為什么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2020-01-01 08:44 -
古裝劇里“劉海兒”泛濫,歷史上到底什么樣
2019-12-20 07:46 -
薛紹墓找到了,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
2019-12-19 08:03 -
歷朝歷代都禁酒,想要暢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隊罪行新史料首次公開
2019-12-13 20:55 國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臺灣,“統(tǒng)左派”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2019-12-11 07:16 臺灣 -
日本二戰(zhàn)航母“赤城”“加賀”號殘骸被確認
2019-10-22 10:27 -
4K修復版《開國大典》10月18日全國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國電影 -
反擊“中國人種西來說”,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關于這支軍隊的史料甚少,但英雄與犧牲的故事動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陽首次公布“日軍制造平頂山慘案”歷史檔案
2019-09-19 07:42 國家公祭日
相關推薦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45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4“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51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jié)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