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鵬鯤:當部分美國科學家萌生去意,中國該不該拋出橄欖枝?
最后更新: 2025-04-30 18:14:07【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余鵬鯤】
特朗普上任之后,不斷對教育界和科技界發(fā)難,導致美國科學家處境越來越艱難。
3月31日,約1900名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和醫(yī)學院的院士通過《科學美國人》雜志,以個人身份聯(lián)合發(fā)布了一封名為求救、實為抗議的公開信,指責特朗普近期的政策正在摧毀美國科學事業(yè)。
美國院士數(shù)量相比中國國內(nèi)要多得多,以上三院共有8000余人,因此參與聯(lián)名抗議的院士人數(shù)已接近總數(shù)的1/4,具有相當?shù)拇硇院蜋?quán)威性。
公開信正文部分
根據(jù)世界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雜志此前針對美國科研人員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約75%的受訪者考慮離開美國。對于美國科學家的遷居傾向,世界各國已有很多機構(gòu)主動示好,希望引進優(yōu)秀人才。
眾所周知,意大利曾是文藝復興時期世界科學研究的中心,誕生了伽利略、達芬奇等巨匠。而英國在17世紀中期后來居上,成為新的中心,這種地位上的轉(zhuǎn)變被認為和天主教會的打壓息息相關。
二戰(zhàn)前后,德國政府對猶太人的迫害以及科研投入不足,也讓大批科學家奔赴美國,從而促進美國在戰(zhàn)后成為新的世界科學中心?,F(xiàn)在特朗普的政策讓不少美國科學家考慮離開,因此在中國高校圈和自媒體都有人大聲疾呼:要抓住機會吸引科學家來中國工作,推動世界科學中心轉(zhuǎn)移到中國。
美國科學家的困擾
按照美國抗議院士的說法,特朗普存在四項罪名:削減研究經(jīng)費、解雇數(shù)千名科學家、阻礙公眾了解科學數(shù)據(jù)、基于意識形態(tài)妨礙研究獨立性。
在大部分國家,直接拿走高校的經(jīng)費都會招致輿論的批評。因此,特朗普削減美國高校開支沒有一個公開的計劃,而且往往借由其他名義進行。
其中最正當?shù)睦碛墒锹男懈傔x承諾,按照《科學美國人》的說法,通過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特朗普政府已取消數(shù)十億支持氣候變化、公共衛(wèi)生及其他領域研究的撥款。這里的其他領域主要是新能源、芯片和國際交流。
此外,特朗普上任后,顛覆性的政策層出不窮,而且朝令夕改、政出多門,有中國網(wǎng)民戲稱這就是美國版的“百日維新”。這些計劃既雜又難,導致華盛頓的聯(lián)邦政府經(jīng)常陷入混亂和停頓,很多撥款自然就推遲了,目前已有數(shù)千項與科學研究相關的撥款陷入停滯。
從2023年10月開始,美國大學的學生多次召集聲援巴勒斯坦的集會。由于加沙問題背后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銳,這些舉動自然遭致猶太裔和支持以色列的學生的敵視和抵制。隨著沖突升級,部分親巴勒斯坦學生進一步將抗議、甚至辱罵對象延伸到以色列和猶太人,甚至有一些規(guī)模不大的武力沖突。
2023年哈佛大學一次聲援巴勒斯坦的集會
特朗普當選后計劃在中東問題上采取支持以色列的立場,于是借題發(fā)揮,將這些抗議活動定性為反猶太主義。1月29日,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司法部“立刻行動”,打擊“席卷我國街頭的反猶太主義”,并承諾驅(qū)逐參加過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非美國公民。
特朗普指責高校通過灌輸不符合傳統(tǒng)的種族和性別意識,鼓動學生反對美國。削減高校開支時,打擊反猶太主義又成為特朗普的工具。
美國政府已經(jīng)對近100所大學發(fā)起了反猶太主義調(diào)查,并可能進一步擴大。哥倫比亞大學不幸首當其沖,包含教育部長在內(nèi)的審查團隊取消了對哥倫比亞大學4億美元的撥款,并威脅稱,如不整改,將最高取消50億美元的撥款。
3月,哥倫比亞大學服軟,接受了政府提出的所有要求,包括修改學生紀律條例等等。其中沖擊最大的是答應對該校的中東研究系進行審查,并采取懲戒措施。有消息稱,該系目前處于被“學術(shù)接管”的狀態(tài),未來不排除該系遭整體或部分撤銷。
“學術(shù)接管”是通過行政力量剝奪教授治理的權(quán)利,以使失范失常的教學機構(gòu)恢復正?;蜿P閉的非常規(guī)手段。美國自麥卡錫運動后未曾采用過該措施,因此路透社評論稱“聞所未聞”。
此外,由于政府效率部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精簡的現(xiàn)象”,美國政府取消了美國國際開發(fā)署和國防部決定的撥款,并取消了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的數(shù)百筆撥款。
總之,撥款的減少是美國科學家和特朗普之間的主要矛盾,是盡管百般遮掩,但無可辯駁的事實。為了反對削減資金,從3月初開始,美國科學家就多次在重要紀念建筑附近發(fā)起“堅持科學”的抗議集會。
林肯紀念堂附近的一次“堅持科學”抗議
其他抗議內(nèi)容中,所謂“解雇科學家”,正是減少撥款的直接后果。招生所需的項目被裁,造成導師無法招收新的學生。另外,大學不知道最后能獲得多少撥款,往往只能減少招聘新的教師。
至于“阻礙公眾了解科學數(shù)據(jù)”以及“基于意識形態(tài)妨礙研究獨立性”除削減經(jīng)費的部分外無從證明,更多的是一種個人體驗。
標簽 美國科學家-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上臺100天,說100個謊√”
2025-04-30 16:42 -
擬解除對5名歐洲議會議員制裁?中方回應
2025-04-30 15:57 -
美國新任駐華大使確認,中方回應
2025-04-30 15:55 中美關系 -
外交部再次否認:沒談
2025-04-30 15:5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日菲同意擴大安全合作,外交部:反對任何在本地區(qū)拉幫結(jié)派的做法
2025-04-30 15:50 南海局勢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宮備忘錄沒敢提對華關稅…
2025-04-30 15:3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加拿大人突然對華更友好:中國制造比美國制造強多了
2025-04-30 14:2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15箱中國貨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純瘋啊
2025-04-30 13:5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死磕”海底挖礦:美國落后,中國就高興了
2025-04-30 13:5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我駐智利大使質(zhì)問:美國懷疑中國,那美國自己呢?
2025-04-30 13:43 -
王毅發(fā)出5連問:各國都應作出選擇
2025-04-30 12:59 中美關系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報顯示,印度將在36小時內(nèi)動武
2025-04-30 11:52 印巴沖突 -
“拜登這損招反逼他人找中國買”,特朗普想修改…
2025-04-30 11:42 觀察者頭條 -
國臺辦怒批:一錯再錯,只會讓臺灣更加任美宰割
2025-04-30 11:10 臺灣 -
-
法國也來,要對中國小包裹下手
2025-04-30 10:36 法國見聞 -
韓國打臉美財長:沒這事
2025-04-30 10:25 三八線之南 -
美國新駐華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對特朗普“忠誠”
2025-04-30 09:33 中美關系 -
“不追網(wǎng)紅不追星,只追中國儀仗兵”
2025-04-30 09:26 -
白宮怒批是“敵對政治行為”后,亞馬遜和沃爾瑪慫了
2025-04-30 09:2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相關推薦 -
“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88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0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中美會談結(jié)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
看看特朗普這一家,在中東全是生意
-
全球股市普漲,金價大跌
-
“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
推遲半天后,印巴軍方通話了
-
特朗普要“幫忙”,印度拒絕了
-
“他想在大馬士革建特朗普大廈”
-
中美日內(nèi)瓦經(jīng)貿(mào)會談聯(lián)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diào)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