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心伯:現(xiàn)在看中美關系,頗有一種世道變了的感覺
觀察者網(wǎng):拜登勝選后,關于其對華政策有諸多預測,至少目前來看并沒有松手,甚至在對內政策上也以中國為“靶子”,內外相互嵌套。4月21日,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通過《2021年戰(zhàn)略競爭法案》,也叫“兩黨對華全面法案”。法案提到的諸多方面,與您之前文章中提到拜登時代中美競爭圍繞5個領域基本符合。首先,請您聊聊對于這一法案的看法,對中國影響幾何?尤其是結合您提到的價值觀之爭與規(guī)則之爭,當中國向世界輸出的不僅僅是日常消耗品,而涉及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等“深層產品”時,我們如何更好應對來自外界的、也無法回避的抨擊或是質疑?
4月21日,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通過《2021年戰(zhàn)略競爭法案》,又稱“兩黨對華全面法案”
吳心伯:價值觀之爭、規(guī)則之爭,背后是利益之爭、主導權之爭,當然也有心理和文化上的因素。比如,華為的5G產品,過去西方的先進電子產品賣到中國時,他們從來不講雙方價值觀不同,現(xiàn)在中國高精尖產品出口,就開始講價值觀,本質上反映出中國產品的技術和性價比已經超越他們,這就是利益之爭。
而且這些都是戰(zhàn)略產業(yè),美國講得很清楚,不能在這些重要的、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技術、產業(yè)領域內由中國主導。只不過,他們講出來的時候會包裝一下,比如安全問題,中國的產品安全不可靠,會安裝監(jiān)視軟件;但是當有些歐洲國家說,經過有關部門檢測,安全風險是可以解決的,那接下來怎么說?就是價值觀問題,因為雙方價值觀不一樣。如果之后有人說這個東西不涉及價值觀,那可能就會變成人種問題,這不是沒有先例,特朗普時期就有國務院官員說過,中美競爭是白種人和黃種人的競爭??梢?,他們總歸要找出理由的。
幾百年來國際政治經濟都由西方主導,現(xiàn)在中國追上來了,甚至在有些領域開始領先,他們內心是接受不了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至于中國如何應對,西方人要講價值觀,我們也不能不講。我覺得,我們要提倡人類共同的價值觀。最近楊潔篪主任在跟美方對話時就說了,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這是人類共有的價值觀,不能說中美完全不一樣,還是要強調共同點。
其次,在規(guī)則制定上,中國一方面要積極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要爭取通過多邊方式由各方合作制定規(guī)則,而不是像美國那樣,由他一家制定規(guī)則、其他人遵守。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地爭取其他各方共同參與,比如5G,可以跟諾基亞、三星合作制定規(guī)則,這就不是中國單方面的一個規(guī)則了,也符合中國一貫倡導的多邊主義路線。
再者,關鍵是最終還得靠市場說話,只要產品技術好、性價比高,市場不會不選擇。現(xiàn)在有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以前西方國家一直批評中國是政府干預、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但回看特朗普執(zhí)政四年,對其他國家實施幾千項制裁,這哪里是市場經濟?政府干預簡直登峰造極?,F(xiàn)在西方不僅在貿易領域制裁,還包括投資審查、技術控制等等,這還是市場經濟嗎?
所以,世道變了,以前他們都講要由市場來推動商品、技術、資本、人員的自由流動,但現(xiàn)在不行了,要管控。幾年前美國高喊自由貿易,但現(xiàn)在講公平貿易,所謂的公平就是對美國有利。拜登上臺后,根本沒提過自由貿易,一天到晚都是公平貿易。
3月31日,拜登公布2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并稱該計劃能讓美國在國際舞臺上更有競爭力,有助于贏得和中國的競爭(視頻截圖)
觀察者網(wǎng):確實,包括最近大力推動的基建計劃,過去西方國家一直批判中國的產業(yè)政策,但現(xiàn)在美國的這份基建計劃就是倡導政府推動或扶持產業(yè)發(fā)展,半導體、可再生資源等等都囊括在內。
吳心伯:美國的科技發(fā)展,特別是重大科技的發(fā)展,一向是通過政府的大規(guī)模投入來推動的。所以,最近美國兩黨內部也有一些反思,開始認為由政府推動的產業(yè)發(fā)展模式或者說中國模式好像還挺有用的。拜登上臺就是施行這個模式。
觀察者網(wǎng):不過目前拜登的內外政策似乎有一個特點,即便是對內政策,也要把中國樹為靶子,同時內外政策相互嵌套、層層推進,今后會帶來一些什么影響?
吳心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以前我們在中國討論問題的時候,喜歡以美國作為參照系,你看美國是這么做的,我們也應該這么做;現(xiàn)在倒過來了,美國拿中國做參照系,提到美國國內事務時會說,你看中國已經在做了,我們也要做,包括基建計劃。
這里涉及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美國確實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落后于中國,不管是基建設施、科研投入還是清潔能源,他們意識到自己落后了。
第二,是拿中國問題來凝聚國內共識,在黨派政治下,執(zhí)政黨推動的計劃很難爭取到反對黨的支持?,F(xiàn)在拜登為了爭取共和黨支持,就說你看中國這么做了,我們再不做的話,就會被中國超越,這樣對方就不好意思反對了。拜登打這張牌,某種意義上越來越強化美國人將中國視為對手甚至敵手的意識,無疑會對美國人的中國觀產生負面影響。
不過,換句話說,拜登承認在很多領域落后于中國也不是壞事,至少能夠客觀看待中國的發(fā)展。以前他們可能根本不在乎你,提都不提你,現(xiàn)在只要講什么事情,先看看中國做的怎么樣,這并不一定是壞事。
如果我們去看美國的民意調查,總體上美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是比較負面的,但是有一個群體例外——29歲以下的年輕人群體,這個群體對中國的看法是正面超過負面。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
美國年輕人看中國,沒有歷史包袱,沒有意識形態(tài)、冷戰(zhàn)等因素干擾。他們成長的這個時代,更多的是看到中國的發(fā)展、中國的進步、中國的領先。在他們看來,中國是一個很成功的發(fā)展中國家,有很多方面值得美國學習。這可能也是中美關系的希望所在,將來總歸還是由年輕一代來處理中美關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美國務卿“虛擬訪問”尼日利亞,尼方敦促美軍非洲司令部遷址
2021-04-28 07:37 非洲之窗 -
美國新增確診52362例、死亡669例
2021-04-28 07: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藥有效性高于輝瑞?匈牙利國內吵起來了
2021-04-27 23:5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她終于發(fā)聲:我感到受傷和孤獨
2021-04-27 23:24 歐洲亂局 -
莫迪的叔母因新冠去世
2021-04-27 23:01 -
澳高官:全球“戰(zhàn)鼓”正在敲響,澳需為地區(qū)沖突做好準備
2021-04-27 22:27 -
俄羅斯反壟斷局對蘋果公司實施1200萬美元的罰款
2021-04-27 22:00 大公司 -
世衛(wèi)首席科學家:印度實際感染人數(shù)可能高達5億
2021-04-27 21: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巴西拒絕引進“衛(wèi)星V”,俄方:有另一個國家施壓
2021-04-27 21:2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方愿隨時向印度人民提供幫助”
2021-04-27 20:18 龍象之間 -
過去10年,美國創(chuàng)下大蕭條以來最低人口增速
2021-04-27 19:20 美國一夢 -
向伊朗外長出賣以色列機密?克里遭共和黨圍攻
2021-04-27 18:36 伊朗局勢 -
疫苗專家建議印度求援中國,印媒想起這張圖
2021-04-27 18:1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方是否有為印度抗擊疫情提供幫助的計劃?外交部回應
2021-04-27 16: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澳方自己得了病,卻讓別人吃藥”
2021-04-27 15:56 中國外交 -
歐盟內部報告曝光:稱中歐“存在根本性分歧”,不能被掩蓋
2021-04-27 15:36 -
CNN評論員:美國在白紙上創(chuàng)立,現(xiàn)在沒多少印第安文化
2021-04-27 14:30 美國一夢 -
世衛(wèi)首席科學家:印度實際感染人數(shù)或比報告數(shù)高20至30倍
2021-04-27 14: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刷新紀錄,印度空手道運動員表演1222輛摩托從身上碾過
2021-04-27 13:42 印度驚奇 -
都這時候了,菅義偉與莫迪通話還在“關切”中國
2021-04-27 13:37 日本首相
相關推薦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1“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0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12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1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