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政明:10年,如何從“壓成餅”的史料中算出沉重的“抗戰(zhàn)傷亡3500萬”
關鍵字: 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抗戰(zhàn)中國傷亡人數3500萬(文/觀察者網 聞政明)“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鼻囊皇住秶鴼憽?,寫盡對為國捐軀的將士的哀悼之情?,F在,“8.15”又要到了,今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高規(guī)格的紀念活動、閱兵式、補貼抗戰(zhàn)老兵……既是展示中華民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后的騰飛,也是警告日本右翼勢力,還是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中國軍民致敬。
各種各樣的聲音、數字中,有這樣一組數字:傷亡3500萬,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按1937年幣值,下同),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這是為了維護民族尊嚴所付出的巨大民族犧牲,是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所做的巨大貢獻,不應被忘記,也不應被抹殺。
歷時10年的最新最權威的成果
數據,是歷史的抽象,數據的背后,是大量的事實、確鑿的證據,是無數人們的慘痛記憶和血淚控訴。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里,這樣寫道:“日本侵華:(1931-1945)中國傷亡3500萬人,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1998年11月,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期間,在早稻田大學演講時說:“20世紀30年代開始,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致使中國軍民3500萬人傷亡,經濟損失6000億美元以上,這場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民族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人教版全日制高中大綱教材 《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必修) 中的記載
但是這個“傷亡3500萬人”的數字,到了某些網站、媒體時,竟然變成了“死亡3500萬人”。對于日本帝國主義當年的罪行,中國人民、日本人民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都不應忘記。但是,要清算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那就要算清楚,而不能是一本糊涂賬。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對于抗戰(zhàn)八年的人員傷亡統(tǒng)計數字,是“傷亡1173萬人”。1946年底,國民政府抗戰(zhàn)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戰(zhàn)爭時期我國淪陷區(qū)有26省1500余縣市,面積600余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zhàn)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zhàn)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因逃避戰(zhàn)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不可勝計?!?
這一統(tǒng)計從1944年就開始,前后進行了三年,主要來源是國民政府和日偽政權的資料。1947年5月召開的“第四屆國民參政會第三次大會”期間,行政院賠償委員會提出的工作報告對1946的抗戰(zhàn)傷亡人員總數進行了修訂,增加到1278萬4974人。
1949年之后,新中國政府對國民政府的上述數據進行了修正,因為這個數字不包括東北、臺灣、海外華僑所受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領導的敵后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1995年統(tǒng)計的最低限),中國損失財產及戰(zhàn)爭消耗達5600余億美元。
其實,這一表述已經從歷任最高領導人口中說出,并且已寫入歷史教科書,然而由于不區(qū)分死難者和傷者,也遭受過質疑。就像日本右翼質疑“南京大屠殺遇難者30萬人”,他們非要說是20萬甚至更少,我們固然可以用“難道20萬不是屠殺嗎”來堵住他們的嘴,但如果有可能,誰不希望見到一個權威準確的數據呢?
這份工作終究還是有人做的。從2004年10月開始,中央黨史研究室組織全國黨史部門和其他部門單位的有關人員,開始對“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研。
為什么搞這個調研?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曾表示,中華民族在那場戰(zhàn)爭當中所遭受的災難是一個巨大的歷史事件,是中國人民難以忘懷的一個巨大傷疤。作為歷史工作者,有責任也有權利把這樣的災難完整、準確、如實地記載下來,這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傷亡的同胞們負責,也是對子孫后代負責。子孫后代如果問起當年我們到底受了多大傷害,我們到底死了多少人,我們到底遭受了多大損失,如果說不清楚,我們何以對得起我們的子孫。另外,也是對國際社會負責。當年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法西斯勢力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我們有責任把這樣一種實際的情況告訴世人。
這一調研歷時10年,先后有60萬人參與,主要方式是查閱和搜集各種檔案文獻、當年的報刊資料及多年研究的成果;對一些重大、特殊的事件,走訪當事人、知情人和有關研究人員,記錄證詞證言,有條件的還進行司法公證。調查從省、市、縣一直深入到鄉(xiāng)鎮(zhèn)甚至村一級。一些重要的涉及多個地方的專題,如勞工、細菌戰(zhàn)、化學戰(zhàn)、“慰安婦”、難民、華僑等,則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調研。還有多個查檔小組分赴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搜集資料。另有17個省區(qū)市的課題組前往臺灣查檔,得到了臺灣有關機構和人員的支持幫助。
10年辛苦,終于在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收獲了成果。近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調研工程的第二批成果已經由中共黨史出版社陸續(xù)正式出版。
調研成果編纂成《抗戰(zhàn)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調研叢書》,分為A、B兩個系列,總數將達到300本左右。每本調研成果大致包括調研報告、檔案文獻資料、口述資料、專題、大事記等若干部分,著重概述日本軍國主義的具體罪行。其他部分均為翔實、確鑿、具體的原始檔案和有關資料,包括證人證詞、照片等等。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調研取得重大成果 調研叢書開始分批出版
第一批調研成果已于2014年9月正式出版,共5類46冊,包括12本省卷,即北京、天津、內蒙、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廣東、廣西、甘肅,第二批也包括12本省卷:即遼寧、上海、福建、湖南、海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青海、寧夏、新疆。第二批叢書還包括4本專題成果,即《日本侵華細菌戰(zhàn)研究報告》、《抗戰(zhàn)期間中國勞工傷亡調查》、《抗戰(zhàn)時期海外華僑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抗日戰(zhàn)爭中國軍隊傷亡調查》。此外還有中央檔案館編纂的《抗戰(zhàn)時期解放區(qū)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檔案選編》,該書全部選自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各解放區(qū)的原始檔案,絕大部分是第一次公開出版。接下來還將出版的第三批“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調研成果。
從“壓成餅”的史料發(fā)掘數據
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遭受了巨大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果在60年前、70年前就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查,那會方便得多,事情剛剛發(fā)生,很多當事人都健在。但由于種種原因,當時雖然做了一些調查,但沒有做到底,不夠系統(tǒng)、全面。
1947年5月,“第四屆國民參政會第三次大會”召開,國民政府行政院賠償委員會提出的工作報告:軍人作戰(zhàn)傷亡322萬7926人,軍人因病死亡42萬2479人,平民傷亡 913萬4569人,總計人口傷亡 1278萬4974人。
國民政府1947年的數字,比前文提到1946年的數字,增加了105萬人,主要是在平民傷亡數字,增加了71萬多人。1947年的軍人傷亡數字比1946年減少,但是增加了“軍人因病死亡42萬2479人”。
通過上述數字可以看出,國民政府還是組織過比一些調研,也留下了比較豐富的檔案。但是因為幾十年積壓,沒有很好地整理,按李忠杰的話說,有的資料都“壓成餅”了。
國民政府的一些檔案非常仔細,比如說某個人受傷了,他口述受傷的情況很詳細,甚至受傷的部位,在手臂的什么地方,都很清楚,有的還附有草圖在上面,確實證據確鑿。
目前尚未有國民政府公布的平民死亡的具體數字,這就給后人帶來一些尷尬。日本有一些試圖淡化侵略史的右翼勢力老是說,你們如果說傷亡,你們提供名單啊。這番攻訐雖然惡意,但是副符合國際社會的慣例,就是說傷亡情況最好是提供到名單。
但是,提供當年的名單對中國來說是比較復雜的,因為當年中國對死亡者的檔案記錄不是那么嚴格、那么完整,而且加上國民政府松弛的基層控制力和戰(zhàn)爭帶來的混亂,幾乎拿不出像樣的名單。
現在,共產黨正在把這一課補上。在此次調研當中,山東省就把全省在抗戰(zhàn)期間死難者的名錄全部整理出了14本。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梁福龍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75“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1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112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